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1 毫秒
1.
农民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与稳定的基础.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利益问题,包括农民收入、农民负担和民主政治权利等方面.而其中最基本的方面是农民收入问题.这是因为,从农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只有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才有能力和热情对农业不断增加投入,这是农业发展最根本最直接的措施和途径;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只有增加农民收入,才能不断提高农村购买力,开辟新的农村市场,搞活城乡经济,推进国民经济持续、高效、健康发展;从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角度看,只有增加农民收入,才能减轻农民的相对负担,增加统筹提留的绝对额,促进农村社会的公平和繁荣;从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看,只有增加农民收入,才  相似文献   

2.
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民收入的高低与农村人力资本的质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因此,要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健康素质,畅通劳动力的流通渠道,提高农民的增收能力。  相似文献   

3.
《实践》2010,(10)
<正>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电力企业在加快自身建设的基础上,要不断推进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切实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电力保障。为新农村提供电力保障是电力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电力企业的发展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电力的综合利用,可为发展乡镇企业和庭院经济创造条件,增加农民收入;用  相似文献   

4.
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历史任务。从根本上来说,农民增收能力的问题其实是我们党领导农民发家致富的能力问题。因此,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以加快三明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切实增加三明农民收入的当务之急就是必须在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发展能力上下功夫。一、增强完善家庭经营体制的能力。改  相似文献   

5.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改革的第二次飞跃,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发展规模经营。通过合作社对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可以解决农民低卖高买的问题,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6.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改革开放初期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提供了一个稳定可靠的制度保障。但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其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农地零碎化的种种局限,使农业生产发展减速,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因此,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新时期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客观需要和现实选择,是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新形势下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有效途径,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当前,着力拓展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包括:一是要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增强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二是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要建立农民稳定增收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8.
"九五"以来,与全国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曾持续回落相对照,浙江农民收入一直保持了快速增长,已连续16年位居全国各省区首位.其主要成因是: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效益农业,力保农民农业收入不减少;积极推进乡镇企业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促进乡镇企业大发展大提高,努力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转移,不断扩展农民的就业空间;不断加大扶贫开发的力度,努力提高低收入农民的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9.
童芽 《求实》2004,(6):63-65
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的总体思路是 :1.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村经济 ,通过工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2 .用产业化、科技化、市场化的思路经营农业 ,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3.用城镇化发展启活农村经济 ,通过减少农民总量增加农民收入。 4 .推进农村的体制创新 ,通过政策扶持促进农民增收。 5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6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通过减负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0.
农民素质低是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段时间以来,理论界提出了许多增加农民收入的办法,对于农民增收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目前农民整体增收仍然乏力,不得不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其深层原因。笔者通过对农民增收实践的深入调查发现,目前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个致命因素,是农民素质的普遍低下。这里讲的农民素质是指农民能够满足增收需要所应具备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对农民增收而言,最关键的素质是能力素质。具体讲就是农民是否具备对国家方针政策的认识把握和自觉运用能力;是否具备接受和把握新知识、新思想、新技术的能力;是否具备摆脱封…  相似文献   

11.
党校要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就必须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高四种能力:积极拓展办学思路,不断提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深化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教学内容改革,不断提高理论武装的能力;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提高组织教学的能力;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农村“提留统筹”难的成因 1.农民收入增长滞缓,难度加大,已成为当前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凸现出来。农民收入关系全局。只有经济收入不断提高,“提留统筹”才会有牢靠的基础,也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农民缴纳税赋的积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提高到1999年的2210元,增长了15.2倍。但是,如果对近几年农民收入情况作冷静客观分析,就会看到一个十分严峻的事实:农民收入增长逐渐步入一条下降的轨道。1997年,农民年收入增  相似文献   

13.
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我省是个农业资源大省,破解"三农"难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三农"问题说到底是农民问题,其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要使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需要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完善的制度安排。随着促进农民增收各项政策的逐步到位和良好的制度环境的形成,从长远和根本上说,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关键是解决好农民就业问题,治本之策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要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关键是解决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突出表现在贫困农民家庭子女上大学、农民工自身权益保护、留守儿童、农民的医疗等方面。要解决上述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发展西部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并建立助学机制,保障贫困农民家庭子女考试合格的能够上大学;建立援助机制,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关心留守儿童,保障农民工子女的权益;完善医疗体系,保障农民的身体健康;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5.
党建短讯     
高青县注重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六种能力”。一是增强带领群众寻找致富新门路的能力,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增强培养造就新型农民的能力,努力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三是增强民主理村的能力,实现村级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四是增强带领群众建设新家园的能力,切实改善村容村貌。  相似文献   

16.
农村的主体是农民,治理好农村,必须懂农民、爱农民、为农民,全力做好群众工作。农村第一书记,肩负重托,工作在农村第一线,那里情况复杂、矛盾集中、问题具体。在新时代,农村第一书记必须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加强自身素养,研究新时代农村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规律,切实把握群众工作的"六种方法",才能不断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群众对党的工作满意度、才能更好地领导群众全面建成小康、才能肩负起乡村振兴的重任。  相似文献   

17.
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目前我国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一是要控制农业人口数量,提高农业人口素质;二是要坚持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依靠科技创新农业功能:三是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民的保护力度,改变政府扶持农业的方式;四是要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五是要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做大做强劳务经济;六是要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七是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不断减轻农民负担。  相似文献   

18.
增加农民收入问题是我国经济建设中一个重要问题。农民增收困难不仅影响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而且严重制约农村购买力的提高,成为扩大内需的重大障碍;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事关全局,意义重大。文章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从体制上、政策上、经营方式上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以分析近期农民增收幅度减缓的原因入手,提出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标本兼治。既要进行短期的政策调整,又要着眼于长期的制度建设;既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又要加大科技兴农的力度,从提高农民的素质中实现增收。更重要的是,要切实保护好农民的积极性,把增加农民收入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发展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展农村教育是解决中国的农村、农民、农业问题的关键。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增加农民的收入,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中外的历史经验都表明,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就是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工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只有实现农村劳动力不断的、大量的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才能有效的提高农民收入。要实现农村人口的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