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正萍 《湖湘论坛》2015,28(2):41-46
抗战时期,陈毅按照中共中央"发展华中"的指示,率领新四军渡江北上,来到苏北,开辟和建立了苏北抗日根据地,壮大了新四军的力量。在此过程中,新四军一心抗日之心昭昭,急民众疾苦之举动,深深地打动了苏北民众。随着与新四军的不断接触,苏北民众对新四军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新四军与其他军队不同,是由中共领导,真心抗日,有谋略有力量,为民着想的一支人民军队。  相似文献   

2.
回苏北看看     
邓友梅 《北京观察》2004,(10):21-23
早春三月,"中国报告文学学会"要组织作家到外地采风,去苏北.我是新四军的小兵,一听到"苏北"两个字,潜意识中就感到像回到了战火纷飞的时代. 1941年1月,抗日战争紧张阶段,新四军军部自皖南奉命北上东进抗日,我们的"友军"将领向蒋先生报告说:"遵钧座六日电示,以迅速围剿该若匪之目的,于苏南及宣城方面对敌伪暂取守势,以主力于本日拂晓开始围剿茂林,铜山徐一带之匪军".  相似文献   

3.
1940年夏秋之时,陈毅率领新四军东进,一举攻克黄桥、姜堰等重镇,广泛发动各阶层群众开展抗日爱国活动。而反共老手、江苏省政府主席兼苏鲁战区司令韩德勤却偏偏制造摩擦,迫不及待地要打内战,引起爱国人士的强烈不满。善于做统一战线工作的陈毅一到苏北,就礼贤下士,连连造访知名人士韩紫石老人。 互赠联语表心声 抗日时期,韩紫石以80岁高龄的在野人士身份,奔走呼号,出面组织苏北抗战联盟,主张各种势力都要“团结对外,扫荡敌氛”。头一次登门,陈毅就从历史上的扬州“屠城十  相似文献   

4.
《天津政协公报》2011,(2):34-36
<正>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关系曾一度紧张。中国共产党为了维护团结抗战的大局,防止国民党继续扩大军事冲突,采取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方式,与国民党进行谈判。"政治上取全国攻击,军事上取守势"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一方面指示八路军、新四军在军事上坚决实行  相似文献   

5.
徐建兵  张立 《群众》2023,(8):64-65
抗战期间,新四军到达盐阜地区后,抗日民主政权阜宁县县长宋乃德率地方民众建成捍海大堤,虽屡经冲击,仍巍然不动。地方百姓为感谢新四军,把这条海堤与宋代范公堤相提并论,称为宋公堤,作家阿英称为“苏北伟大的水利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6.
1944年,我在新四军一师一旅一团一营一连,担任党支部书记。为了沟通苏中与苏北、淮南、淮北的战略联系,发展扩大苏中根据地,新四军一师师长粟裕同志亲自组织车桥战役。  相似文献   

7.
《群众》2021,(14)
正毛泽东曾指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应该把报纸拿在自己手里,作为组织一切工作的一个武器,反映政治、军事、经济又指导政治、军事、经济的一个武器"。抗战时期,新四军创办的革命报刊在党的报刊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党我军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新四军以报刊为武器,发动对敌宣传攻势,争取共同抗日力量,同时也加强了新四军的自身建设和发展,为苏北地区的大众文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5月20日,阜宁县隆重召开纪念湖海艺文社成立70周年座谈会,开国元帅陈毅之子陈昊苏,现代著名剧作家阿英之女钱璎女士,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仇学富等应邀出席了座谈会。最真实的怀念——精神传承湖海艺文社创建于1942年。1941年皖南事变后,陈毅同志受命任在苏北盐城重建的新四军代军长。1942年7月,新四军重建军部转移到阜宁县陈集乡的停翅  相似文献   

9.
在姜堰市的白米镇,有一座现代化的企业建筑群矗立在穿镇而过的328国道边,她像一座巍峨的雕塑,烘映着古镇白米的雄姿,又如一座壮丽的丰碑,在姜堰这块热土上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0.
《前进论坛》2010,(8):52-53
<正>抗日烽火1938年春夏之交,季方在上海经王绍鏊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王绍鏊还介绍他参加了宋庆龄发起的"华东武装抗日自卫委员会",联络和争取苏北地方杂牌部队参加抗日,积极配合新四军的东进。1937年,南京已沦陷,蒋政府迁至武汉,苏北还有20多个完整的县没有敌人据点。土匪帮会蜂  相似文献   

11.
韦一平与“中安”轮事件单杰华解放后打捞出水的“中安”轮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国共两党重庆谈判达成的协议,新四军苏浙军区奉命北撤c1945年则月,五万余指战员忍痛撤离出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根据地,移师苏北。从苏南到苏北,长江天险是必经之途。在当时历史条...  相似文献   

12.
杨晨  周罡  张泽民 《今日浙江》2021,(12):68-69
坐落于长兴县煤山镇温塘村的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在碧空翠林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严.70多年前,这里迎来了一批身穿军装的特殊客人——新四军.这批客人的到来,也给当地沈家大院留下了一个新的名字——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旧址.这里曾被誉为"江南小延安",也是浙江境内第一座解放的县城和最先开展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城市.  相似文献   

13.
罗志军 《群众》2012,(7):4-6
4月6日至10日,在省委、省政府即将召开苏北工作会议前夕,我来到泗洪县上塘镇垫湖村,进行今年的“三解三促”驻点调研。垫湖村所在的西南岗地区,是全省贫困人口最集中、贫困面最广、脱贫难度最大的地区,是苏北发展“短板”中的“短板”。因此,如果说去年我在姜堰沈高村的第一次驻点调研,是带着推动这一活动的想法去作尝试的,那么今年更...  相似文献   

14.
<正>韦一平(1906—1945),原名韦家惠,又名韦瑞珍,罗城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战争、广州起义、海陆丰起义和百色起义。中央红军长征后,他留在湘赣边区坚持了极其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抗战全面爆发后,任新四军驻吉安通讯处副主任、主任,兼吉安中心县委组织部长、宣传部长。1939年赴江苏,任中共苏北特委书记,后任中共苏北区委会组织部部长兼泰兴中心县委书记、苏中第三地委书记兼苏中军区第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17,(15)
正坚守可持续发展理念,创新驱动苏北转型发展多年来,苏北地区沿袭发达国家和地区曾经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特别是跟随不同时期的苏南发展模式,曾先后经历了兴办乡镇工业、建设开发园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等主要阶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发展不充分问题,但事实证明这条老路不可持续。新时期的苏北发展必须彻底摈弃"先污染后治理"  相似文献   

16.
1939年初,我江南新四军根据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的形势,为坚持团结抗战,反对分裂投降,遵照党中央关于“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指示,派出第一支队第二团一部,协同丹阳游击纵队向江北发展,并控制了扬中和大桥一带江北沿岸阵地,执行开辟苏北,发展华中的战略任务。党的统战工作奠定了我军开创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基础苏北位于宁、沪、徐之侧背,地处万里长江门户的北岸,有二千多万人口,盛产粮、棉、盐,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具有很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是,在抗日战争初期,辽阔的苏北平原大片地区除少数被日军占领外,其余为国民党军队所控制…  相似文献   

17.
1942年深秋,日寇对苏北大扫荡前夕,我在新四军三师供给部锄奸特派员的工作岗位上忽然接到调令,要我去供给部所属羊案合作社(商店及纺织工厂)担任副主任兼警卫部队的政治指导员。师政治部敌工科王央公科长告诉找,这一工作变化是身份的社会化,是为了适应日寇对苏北大扫荡的备战需要。我即改着便装,以一个商业工作者的身份往返于羊寨、东沟、益林镇之间,以经商为掩护从事情报工作。广交“朋友”,搜集怕报1943年3月,日寇对苏北大扫荡,并很快占领了东沟、益林等重要城镇。师政治部通知我立即移交工作,找盐阜地委敌工部长高原和副部…  相似文献   

18.
李伟 《群众》2013,(10):32-3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姜堰撤市设区后,加快融入泰州,实现与中心城市同步发展、同标准民生水平,成为姜堰群众的衷心向往,我们积极顺应广大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相似文献   

19.
姜堰古称"三水",历史上系江水、海水、淮水交汇之地,城区总面积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万人.  相似文献   

20.
苏北好     
今年暑期七月二十二——二十六日,为了开扩政治教师的眼界,丰富感性知识,苏州市教育工会组织中学政治教师四十人,参观访问了苏北《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江都水利工程,苏北油田,扬州工艺以及平山营和鉴真和尚纪念馆等。这次活动普遍反映较好,不少同志深有感触地说:这次活动使我们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