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4 毫秒
1.
遏制刑讯逼供当靠制度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河北的聂树斌被冤杀到湖北的佘祥林冤案,一桩接一桩的刑事冤案似乎再现了古代“公案”小说或古装戏剧中的刑讯逼供。佘祥林冤案的发生十分复杂,自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某一部门、某一个人的错误。但追根溯源,为什么古今中国会一再上演几千年的历史悲剧?80高龄的刑法学家马克昌先生一语道破天机——都是刑讯逼供惹的祸。那么,怎样才能有效遏制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刑讯逼供呢?请听各位专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河北的聂树斌被冤杀到湖北的佘祥林冤案,一桩接一桩的刑事冤案似乎再现了古代“公案”小说或古装戏剧中的刑讯逼供。佘祥林冤案的发生十分复杂,自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某一部门、某一个人的错误。但追根溯源,为什么古今中国会一再上演几千年的历史悲剧?80高龄的刑法学家马克昌先生一语道破天机——都是刑讯逼供惹的祸。那么,怎样才能有效遏制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刑讯逼供呢?请听各位专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日,湖北“杀妻”冤案主角佘祥林提出437万元的国家赔偿申请,为自己所蒙受的11年冤狱讨要赔偿。而今年5月12日,恰是《国家赔偿法》颁布11周年。  相似文献   

4.
孙铖  曾娟 《求实》2012,(Z1):97-99
一、我国引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背景及本土化进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学者研究的热点。随着佘祥林案、聂树斌案、赵作海案等一系列冤假错案的相继出现,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取证行为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亟待消除。学界认为应当尽快在我国构建非法证据排除制度,  相似文献   

5.
《廉政瞭望》2013,(14):14-14
冤假错案在中国的司法史上可谓接连不断。从当年的佘祥林、赵作海到如今的李怀亮、张氏叔侄,萧山五青年等冤案人物镜像,我们不禁拷问错案为何在近年被不断曝光,错案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范?  相似文献   

6.
王贵容  陈蕊丽 《求实》2006,(Z2):283-284
近期,各新闻媒体都花了大量的篇幅报道湖北京山县"余祥林杀妻"一案,也从各方面分析了这一冤案产生的原因.作为一名物证技术学的老师,我认为,这冤案的发生从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我们基层公安人员的"物证"意识不强.如果在案发当初,我们能够对无名女尸作一个身份鉴定,即可查明死者身份,避免冤案的发生.但是,我们并没有这么做,而是过分相信所谓"口供",致使无辜之人蒙受了不白之冤."余祥林杀妻"一案的发生使我强烈感受到我们公安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学中,除了让同学们掌握这门刑事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培养同学们的"物证"意识,让"物证"意识深植于同学们心中.那么什么是物证意识呢?我们知道,意识是人的头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应,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所谓物证意识,是指现场勘查人员和办案民警内心世界对犯罪现场各种痕迹物证的一种感受和态度,也是一种诉讼证据意识观念的体现.在教学中,应如何强化学生的证据意识呢?  相似文献   

7.
刑讯逼供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顽症,特别是近些年来,刑讯逼供案件层出不穷,影响极为恶劣。为什么在刑法、刑事诉讼法修正以后,刑讯逼供现象也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而在司法实践中屡禁不止呢?本文从刑事诉讼制度存在的弊端入手,首先揭示了刑讯逼供屡禁不止的深层原因,进而为遏止刑讯逼供提出了有建设性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看冤狱     
冤狱,是人类历史上千年不绝,令人望而生畏、思之伤神的黑色风景线。近年来,由刑讯逼供造成的冤案在整个冤案中占有一定比例。在我国,办案人员屡屡发生刑讯逼供现象,究其原因,乃封建剥削腐朽思想余毒在作怪。建国近50年了,可某些司法人员封建剥削思想仍很严重,把...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备受关注的湖北省京山县佘祥林“杀妻”案,由于“被害”妻子的突然“复活”而真相大白于天下,蒙冤入狱十一载,饱受戕害的佘祥林终于沉冤昭雪、重见天日。一起视法律法规如儿戏、视人民群众生命如草芥,严重亵渎法律尊严、草菅人命的司法腐败案惊曝天下。执法者的冷酷、草率以及非要“把错案办成铁案”的一诣孤行,大大损害了司法机关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公正形象,司法腐败又一次成了舆论的焦点和人们关注的热点。法律借助公正降临尘世,司法被认为是代表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没有公正就没有人间天堂。然而综观近几年司法系统暴露出的…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桩离奇的冤案。“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江青之流制造了成千上万的冤假错案,此桩冤案却是发生在粉碎“四人帮”之后;而导致这飞来横祸的竟仅仅是一份延安时期写的证明材料。  相似文献   

11.
司法案件的审理,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不合程序的判决,不具有正义性。但程序是形式,案件的实质内容更为重要。赵作海一案再次表明,刑讯逼供是造成冤假错案的直接原因。冷静地剖析这一错案、冤案的形成过程,有助于防止此类案件的再度发生。  相似文献   

12.
洗冤之路     
2014年底再审改判的呼格吉勒图案,是十八大以来纠正的一起极具社会影响力的重大冤假错案。十八大以前纠正的佘祥林案、赵作海案等,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些案件都是如何发现并得以再审改判的呢?近年来在处理冤假错案的过程中又有何新变化?  相似文献   

13.
“文化大革命”是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来篡党夺权的一场“浩劫。”国家主席刘少奇横遭林彪、江青一伙的政治迫害和人身摧残。然而,历史就是裁判: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已先后被粉碎;刘少奇却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那么,这一桩我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又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非法证据排除都是我国法律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点,司法实践中由于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证据导致的一系列冤假错案也吸引着公众的媒体的目光。2013年1月1日施行的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正式在立法上确立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刑事司法发展过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将为完善我国刑事司法制度、促进刑事司法文明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袁祥等在4月9日的《光明日报》上报道:长期以来刑讯逼供禁而不绝,根源到底在哪里?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认为:刑讯逼供是一个顽症,不是一朝  相似文献   

16.
王春 《廉政瞭望》2006,(3):27-29
刑讯逼供行为均属于“酷刑”范畴,刑事古典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利亚忠告世人:“酷刑的场面给予人们的常常是一副铁石心肠,而不是教人悔过。”可以说,酷刑堪称人类文明星空中阴霾般的“黑洞”。为此——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尉氏县公安局“弄虚作假.谎报战绩”.居然将精神病人刘卫中抓走充抵“杀人犯”.好在刘卫中没有像赵作海那样遭受刑讯逼供.也没有蹲上十多年的冤狱.而是被监禁20多天,充抵过“杀人犯”之后就被释放了。尽管如此.刘卫中假案与赵作海冤案一样.都严重侵犯了当事人的权益.  相似文献   

18.
和静钧 《廉政瞭望》2010,(12):17-18
赵作海冤案目前的一个“基本共识”,就是其主因是“刑讯逼供”。南于有了9份有罪供述,才导致法庭作出了赵作海故意杀人罪成立的判决,也就是说“错”在侦查机关,而法院是“连带受蒙蔽”的。假如我们真的只停留于这一步,我们也许虽然“平反”了一个赵作海,但可能无力阻止下一个赵作海的出现。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增加的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来自于联合国的规则,也是刑事司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一原则的引入,对于遏制我国存在的刑讯逼供这个顽症,避免冤假错案,充分保障人权,提高侦查人员的办案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平反了十年动乱中制造的无数冤假错案。在这无数的冤假错案中,有一桩发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肖尔瓦克管理区三小队百岁老人买买提木沙阿洪家庭。冤案就是接受贺龙赠送的手杖引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