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傩戏,因地域和民族的不同,又称为傩堂戏、傩坛戏、傩愿戏、傩神戏、神戏、脸子戏、师道戏、师公戏、阴戏等。这种戏剧在南方各地、各民族中都有流行。傩戏,产生并依附于原始的宗教祭祀仪式,是傩祭仪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傩坛祭祀中除了包含有叫做“正戏”的傩戏外,还有大量的祭祀仪程——“法事”。法事与正戏相互衔接,形成一个祭祀的整体,以达到一个共同的愿景:或祈祀丰年、或禳灾纳吉、或求子赐福、或超度亡灵。傩戏剧目的内容与祭祀的目的有着密切的关联。如:傩戏正戏《搬先锋》与除驱鬼疫的目的直接相连;《三妈土地》与农业丰产和人…  相似文献   

2.
庐剧春秋     
《廉政瞭望》2012,(20):44-45
近日,“比基尼京剧”向传统戏曲文化发起挑战,在商业化经济的催动下,国粹京剧到地方的传统戏曲文化渐渐淡漠。庐剧,旧称“倒七戏”,是安徽省地方戏主要剧种之一。庐剧曲调清新朴实,优美动听,清末以来,主要流行于安徽境内的淮河以南,曾经红极一时,现也是“夹缝存生”渐渐被遗忘在城市的角落。  相似文献   

3.
熊力 《廉政瞭望》2023,(17):50-51
<正>音乐渐起,黑红配色的面具遮盖住凝肃的表情,身躯开始律动,四肢舒展,旋转、跳跃,动作逐渐夸张,大开大合……近日大火的影片《封神》的首映礼中,舞蹈演员张力天向所有人展示了一段粗犷而神秘的舞蹈——“傩舞”。傩舞是“中国戏曲活化石”傩戏的表现形式之一。“傩”意为“惊驱疫厉之鬼”,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的图腾崇拜,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刘祯将其分为四个系列:傩祭(即傩仪)、傩俗、傩艺和傩技。傩戏在过去具有宗教和艺术的双重色彩,后受戏曲影响逐渐独立出来。  相似文献   

4.
黄土哨阳戏概述 “傩”源于巫,其意为“驱逐疠鬼”或“驱邪纳吉”,是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一种文化遗存。贵州傩随着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的发展,在傩歌傩舞的基础上嬗变成了傩戏。傩戏有阴戏、阳戏之分。以酬神和驱邪为主的称之阴戏,以娱人和纳吉为主的称之为阳戏。目前,仅见于贵州省福泉市的阳戏,前身叫“元皇宝坛”。福泉阳戏从军傩演变而来,是我国整个傩文化活动中以娱人和纳吉为主的“乡人傩”的分支,是原始  相似文献   

5.
江正云  李松 《学习月刊》2013,(14):23-24
在当前的中国戏曲史研究中,学界关于戏曲现代戏的概念一直存在模糊之处。本文拟结合戏曲现代戏、京剧现代戏、"样板戏"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具体的史实予以辨析。一、何谓戏曲现代戏学界关于现代戏的界定未有定论。刘厚生认为"我们所说的现代戏概念,主要是指二十世纪初清末以来的当代题材戏";高义龙、李晓主编的《中国戏曲现代戏史》清理了戏曲现代戏的历史过程,他们认为,20世纪前三十年表现当时社会现实的戏曲称为时装新戏;而30年代起在陕甘  相似文献   

6.
巴陵戏.原称“巴湘戏”.民间称为“岳州班”。1953年始定名为巴陵戏.是湘北人们喜爱的地方大戏剧种。  相似文献   

7.
地处豫西的汝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不仅有闻名天下的瑰宝汝瓷,更是曲剧的发源地。曲剧是河南第二大剧种,也是我国著名的地方戏种。其唱腔淳朴自然,韵味醇厚,富有田园情趣。《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对“河南曲剧”条目的释文是:“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中杂牌小调与民间歌舞踩高跷相结合,于1926年经临汝县农民‘同乐社’搬上舞台,发展为戏曲剧种……”曲剧的发展演变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陈鲁民 《唯实》2007,(3):95-95
众所周知,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官家组织编写的《二十四史》外,还存在着许多虽不见经传却丰富多彩的民间历史;如果《二十四史》叫“正史”的话,民间历史就叫“野史”。  相似文献   

9.
游宇明 《唯实》2013,(7):96-96
我没看过多少西洋传统戏剧,不知其演员在台上扮演各种人物时是否有面具,但中国一些民间戏曲是必备此物的。比如傩戏的面具就有玉雕、青铜雕、木雕等等,造型往往因角色的不同而有差异,通过五官变化和装饰表现人物的骠悍、冷静、英气、狂傲、奸诈,等等。中国传统戏曲虽然不用面具,却有画脸谱的做法。所谓脸谱,就是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生、旦、净、丑各不相同,它的意义类乎面具。  相似文献   

10.
“精神的新发现,信仰的新解读,人物的新表现和镜头的新表达。”这是我看完戏曲电影《铡刀下的红梅》后对它的整体评价。艺术形象的产生是一部电影的最高标准和终极目的,更是一部电影的灵魂和支撑,《铡刀下的红梅》为我国电影特别是戏曲电影的画廊增添了崭新的艺术形象。为什么说它新呢?。  相似文献   

11.
傅举有 《新湘评论》2005,(12):63-63
傩戏,因地域和民族的不同。又称为傩堂戏、傩坛戏、傩愿戏、傩神戏、神戏、脸子戏、师道戏、师公戏、阴戏等。这种戏剧在南方各地、各民族中都有流行。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戏曲在中国农村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形式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就当前戏曲传播面临的严峻形势来看,“戏曲消亡论”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必然性。顺应再造农民福利导向的新农村建设的形势,可以通过实施文化反哺战略、剧团差异化发展战略,以及政府购买战略来推动传统戏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傩舞戏在永靖俗称"七月跳会"。这一民俗文化具有较强的舞台表演性,堪称戏剧舞蹈的"活化石"。2007年,永靖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傩文化之乡"称号,傩舞戏进入甘肃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倡导  相似文献   

14.
2013年.武汉市江夏区继续打造谭鑫培京剧文化品牌,在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谭鑫培杯’2013武汉戏曲达人秀”活动.给广大票友戏迷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为弘扬传统戏曲文化,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文化惠民,建设文化强区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07,(1):47-48
小康,最早源出《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而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西汉《礼记&#183;礼远》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小康思想在中国民间影响深远,成为普通百姓对富裕生活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乔布英 《实践》2008,(10):53-54
鄂尔多斯音乐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出土文物和有关资料记载,在鄂尔多斯地区,战国时期就有匈奴人的胡笳等乐器,西夏时期就有琵琶等乐器:元代.有“牛皮大鼓”、“胡笳”和萨满教的“仪鼓”、“拍板锣”等。据明代人记载:鄂尔多斯地区的蒙古族群众往往于劳动之余,聚集在一起吹胡笳,弹琵琶,引吭高歌,翩翩起舞,民间的音乐、舞蹈活动相当频繁,历史题材的说唱也很普遍。到了明代后期,蒙古族的民间说唱艺术比较活跃,如民间歌曲《三百六十个黄羊》、《四公主》等流传较广。  相似文献   

17.
余未人 《当代贵州》2010,(11):58-58
布依戏的诞生和成长,走过了漫长的路程——把民间流传的故事和摩公的祭祀跳神唱段剥离出来,配上各种民间器乐再搬上舞台,一步步地艺术化。在这华丽的嬗变中,浸透了布依族戏师天才的创造,使得布依戏在音乐上悠扬缠绵,表演上有摩公作法的动作特征。  相似文献   

18.
吴江 《学习导报》2008,(9):55-57
在全国300多个戏曲剧种中。京剧是观众最广泛、最有代表性的剧种。京剧刚产生的时候叫皮黄戏。又叫京腔大戏,后来叫京戏、京剧,在台湾和海外,也称为国剧。  相似文献   

19.
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多用方言),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相似文献   

20.
常德丝弦戏,是由曲艺品种常德丝弦发展而来的地方戏曲新剧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