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龚育之是著名的中共党史学家。他博闻强记、学贯两科,知识底蕴丰富,理论功底深厚。从1975年10月起,龚育之的研究重点开始转向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理论方面。他治学严谨、精钻细研,从诸多方面为中共历史研究做出了贡献。龚育之在中共历史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与他本人的特殊经历是分不开的。概而言之,龚育之研究中共历史的人生轨迹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丝不苟编文献阶段(1975年10月1988年3月);殚精竭虑著党史阶段(1988年3月-1999年3月);“自由翱翔”写札记阶段(1999年3月-2007年6月)。  相似文献   

2.
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来看,井冈山根据地是我党创立的第一个红色根据地,井冈山苏维埃政权是第一个红色政权,因此,研究党的执政能力应该以井冈山作为起点。我们不妨从党的价值观视角去回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20世纪20年代的那场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面临着历史的抉择,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重要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艰难困苦中进行不懈的探索,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闯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初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代表人民利益是这一时期价值观的核心,其集中体现在毛泽东同志…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是人类一直在追求的美好理想,而真正能始终不渝、坚持不懈地追求和谐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人对和谐社会的追求是在实现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不断成熟的。从中国现代化的宏观历史进程来看,中国共产党人对和谐社会的探索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第一个历史时期是和谐社会的路径选择;第二个历史时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初步探索;第三个历史时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野转变;第四个历史时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理念的成熟。回顾这四个时期,我们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对和谐社会的艰辛探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4.
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起,“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准备”的观点,已成为中共党内的共识。但是,这一“共识”的达成却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共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解读,大体上经历了“价值重估”、理性回归、初步确立三个阶段。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但可以深化对中共党人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历史定位的认识,而且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思想史曲折发展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关于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研究已得到国内学界的广泛关注,无论从数量到质量、还是从深度到广度上都取得新进展。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新闻出版、与其他杂志流派的关系、社团史、新青年同人分化等研究成为新的论域。但学界关于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形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共产党早期新闻思想等问题。通过大量的史料整理研究发现,学界缺乏对中共早期报刊的整体性及互动性研究、对中共早期报刊的文本考证不足、甚至有过度拔高中共早期报刊的地位和作用的现象。因此,在今后研究中应当继续深化早期报刊的史料挖掘,增强研究的学理性,拓展中共早期报刊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使中国现代化的探索由被动推向主动,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人类文明实现现代化的新道路。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历程来看,中国共产党促使中国的现代化探索实现由被动适应到主动引领的深刻转变,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历史必然;从现代化的理论特性来看,中国共产党构建了不同于中国传统的、西方国家的、以往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理论体系,创造了面向未来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从现代化的实践图景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关键在党,必将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7.
最近,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组织部,党史研究室和党史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了党史学习直播课堂。第一讲邀请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布青沪,以《在历经磨难中不断走向辉煌的90年》为题,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辉煌走向辉煌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围绕着治理什么样的社会、怎样治理社会的问题来看,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的历史是一部探索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之路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治理思想从理想走向实践,经历了从社会改造到社会管理再到社会治理的演变过程。回首百年党史,坚持党对社会治理的领导,发挥多元主体治理效能;以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为指导,兼采中外社会治理优秀思想资源;以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为重心,加强社会治理制度体系顶层设计;坚持系统性思维,全面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的重要经验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9.
“反党集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问题,是大讲阶级斗争年代出现的特殊现象。按历史时期划分,中共历史上的“反党集团”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延安整风时期;1955—1956年;1957—1958年;1959—1965年;“文革时期”。“反党集团”的最后结局分为三类:彻底平反;作为“反革命集团”已经平反,但对其中的主要分子没有彻底平反;仍维持原结论。对“反党集团”这一问题,笔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对于什么是“反党集团”从来没有一个明确的党纪规定或法律的界定;对于什么人,什么机关才可以打成“反党集团”,从来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和法律的界定;对于要不要经过法律机关的审判才可以打成“反党集团”,从来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帝和法律的界定。  相似文献   

10.
于欢 《黄埔》2012,(1):62-63
三、黄埔军校对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支武装力量——叶挺独立团的作用与影响 从铁甲车队到叶挺独立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早掌握的第一支武装力量。最早的铁甲车队队长徐成章,是黄埔军校的教官;叶挺独立团除叶挺毕业于保定军校第六期工兵科外,其余主要干部,包括中共党组织领导成员、各级主官乃至连排长,绝大多数系黄埔军校教职员及前五期生充任。  相似文献   

11.
合理的定位:社区党建中的理论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程中,党的建设始终伴随其中。党的建设是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中国共产党在其几十年的发展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党建经验。但是,在新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下出现的社区党建,是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 新时期社区党建的 政治意义 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从根本上讲,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的必然要求。从历史来看,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发展来看,没有中国共产党就不可能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所以,江泽民指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是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2.
《精神文明导刊》2014,(12):16-17
不少历史剧,不论“正说”还是“戏说”,在选择题材上存在着皇权崇拜、暴力崇拜和权术崇拜,缺少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有的政协委员对以抗战史为题材的某些历史剧存在的“武侠化、偶像化、鬼子脸谱化”等乱象和问题提出了严厉批评;有的政协委员更是提出了“历史剧缺乏正气”这样掷地有声的批评,直指当前历史剧中存在的价值观缺失问题。那么,从整体上看,当前历史剧中主要存在哪些值得注意的乱象和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而且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即使仅从我国国内形成比较牢固的中共领导,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来说,其划时代意义也是不可低估和值得充分肯定并加以发扬光大的。如果从194...  相似文献   

14.
警以民立,还是警以威立?对于这个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国家或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都会形成自己独有的民族思想,而且在特定的时代也会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所以,一些看似孰是孰非的问题,如果站在历史与核心价值观的角度来看,或许就会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15.
袁成亮 《长白学刊》2010,(6):115-118
从1956年中共八大到2007年中共十七大,中共对于解决台湾问题提法经历了从“台湾回归祖国”到“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转变。事实上,台湾自1945年日本投降后就已经回归祖国。十三大以前,中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的不当提法与朝鲜战争后美国对台湾的武装侵略与干涉是密切相关的。随着1978年美国对台湾“断交、废约、撤兵”以及中关建交的实现,中共也逐渐注意到“台湾回归祖国”提法不仅不符合台湾的历史与现状,在客观上也不利于反对外国势力分离台湾的阴谋。中共十七大报告特别指出“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这是中共依据台湾的历史和现实,对台湾问题作出的精准表述。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过程。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命题的思想资源看,研究者己从中西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遗憾的是,不少研究者对作为和谐社会命题重要思想来源的中共历史文化传统未给予足够重视。实际上,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产物,有深厚的中共历史文化传统积淀。也可以说,和谐社会命题既源于中共历史文化传统,又是对中共历史文化传统的新提炼、新概括、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具有深厚的内在逻辑基础。从理论逻辑基础来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科学把握历史规律、坚持正确的历史认知以及坚守党的初心使命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深厚理论基础。从实践逻辑基础来看,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构筑的精神谱系、实践中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对未来发展的科学谋划等从实践层面强化了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现实底气。从历史逻辑基础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基础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文化根脉,培厚了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思想底蕴。  相似文献   

18.
人民军队的历史.不仅是记录人民军队从胜利从向胜利的历史,也是记录人民军队履行神圣使命、培育优良传统、创造辉煌业绩的历史。学习研究人民军队优良传统与历史使命,对于筑牢当代革命军人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思想基础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培育当代革命军人“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加强人民军队的软实力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卢纲  刘永峰 《黄埔》2023,(5):74-79
<正>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继往开来中铺展,时代的华章总是在接续奋斗中书写。历史事物都有其继承性,如同任何人的出生都有其母体,一支军队的诞生,也必然有其历史继承性和延续性。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立革命军队的开始,标志着中国新型的人民军队的诞生。梳理探析黄埔军校与中共建军的历史渊源,特别是其中武汉分校与中共建军的历史关系,以及武汉黄埔军校对中共建军的历史贡献,对于回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来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有一个从当时实际情况出发的鲜明主题。十六大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确定这样的主题,就是要向党内外、国内外鲜明地宣示,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就是要总结党的历史经验,认清党的历史方位,抓住新世纪之初的历史机遇,加快发展。中共十六大的这一主题,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党心民心。中共十六大的这个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