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当前“打黑除恶”的斗争中 ,必须正确处理“黑恶势力”、“黑社会性质组织”、“流氓团伙犯罪”等的法律适用问题。“黑恶势力”并非法律概念 ,应按其作恶的程度和表现 ,分别按照刑法规定有关罪名定性处理。“黑社会性质组织”是当前黑恶势力发展的最高形式 ,其组织较严密 ,人数较多 ,一般有经济实体 ,同时在国家工作人员中寻求非法保护 ,在一定区域或行业里形成“恶名”和势力。“流氓团伙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 ,应正确处理好共同责任和一罪、数罪问题。  相似文献   

2.
依法有效打击黑恶势力犯罪,既是公安机关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也是确保社会治安取得新的明显进步的重大措施."恶势力"不是法定罪名,而是一个犯罪学概念,必须按照现行刑法分解处理的原则,准确界定相关罪名,依法从严、从重予以打击;认定和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必须结合我国现阶段有组织犯罪的现状,正确认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充分体现"打早打小"的立法精神;推动"打黑除恶"斗争的深入开展,必须统一执法思想,把握办案原则,正确适用法律,加大打击黑恶势力犯罪的力度.  相似文献   

3.
《刑法修正案(八)》是近年来对《刑法》所作的最重大的一次修改,其中修改完善与打击黑恶势力犯罪有关的规定是重要内容之一。比如,修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罪状表述方式,将立法解释的有关规定吸收入法,对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增设财产刑,提高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和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法定刑,完善敲诈勒索、强迫交易、寻衅滋事等犯罪的法律规定,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设为特别累犯等。《刑法修正案(八)》对黑恶势力犯罪突出了从严打击的立法思想,必将对日后打黑除恶工作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政法机关要正确、充分适用《刑法修正案(八)》条文,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  相似文献   

4.
目前,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和流氓恶势力,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出问题。多年来,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各地公安机关尽管把黑社会性质组织和各种恶势力作为打击重点,先后摧毁了一批称霸一方、作恶多端、欺压群众的黑恶势力,有力地维护了社会治安稳定的大局。但是,由于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一些人受帮会思想、江湖义气的影响,总想盘踞一方,称王称霸;由于中国目前正处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诱发、滋生犯罪的各种社会消极因素大量存在,一些人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  相似文献   

5.
2000年间月 11日,是一个令全国黑恶势力胆战心惊的日子。公安部召开全国公安机关“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务必给各种黑恶势力以毁灭性的打击。从这一天起,一场扫荡黑恶势力的狂飙席卷全国。中国黑社会犯罪现象日趋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受社会负面效应影响和海外黑社会犯罪侵蚀,我国逐渐出现了一些从事各种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犯罪集团,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经济、交通较为发达的中心城市,并向周边呈放射状蔓延。犯罪集团规模逐渐扩大,活动日益猖獗,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并已经形成犯罪的链条,使它们从一般…  相似文献   

6.
2000年12月11日,公安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公安机关“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中纪委、中宣部、中央政法委等11个部委的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在会上指出,务必给各种黑恶势力以毁灭性打击。世纪之交,一场针对黑恶势力的围歼战迅即展开。 黑社会性质犯罪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最高犯罪形态,被称为“世界三大犯罪灾难之一”。臭名昭著的黑社会如美国、意大利的黑手党、日本的山口组、台湾的竹联帮、中国香港的十四K等,在国际上都是恶迹累累。正如意大利著名的反黑手党斗士法尔科内说:“黑手党绝非一…  相似文献   

7.
通过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初期实践,本文认为,要把这场斗争引向深入,需要注重解决好三个问题:一要充分认识黑恶势力犯罪的严重性和开展“打黑除恶”斗争的必要性、紧迫性;二要充分认识黑恶势力犯罪的特点,充分估计这场斗争的难度,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三要充分认识黑恶势力产生的根源和公安机关在“打黑除恶”中的职责。  相似文献   

8.
沈飞 《淮海论坛》2011,(2):26-27,22
徐州地区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交通运输发达,人员密集。流动量大。同时,受历史上“尚武重义”的影响,民风强悍,暴力型犯罪一直较为突出。其中,以黑恶势力犯罪为主的有组织犯罪比较活跃,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受利益驱动,滋生黑恶势力犯罪的土壤和因素不同程度存在.逐渐产生了地域称霸型、农村宗族型、  相似文献   

9.
以范和荣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组织采取非法手段,强行垄断汕头市澄海区至浙江省义乌市的货运经营路线,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其隐蔽性、组织性和暴力性较强。因此,公安机关在开展打黑除恶工作中必须加强协调配合,明确责任,形成合力;同时,要加强对高危行业的监管,铲除黑恶势力的生存土壤,建立健全打黑除恶工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黑恶势力是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趋向极端化、扭曲化的集中反映。文章从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组织结构、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以及境外犯罪的渗透等方面分析了黑恶势力的成因,并从预防和控制两方面对构建打黑除恶长效工作机制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瑞安市“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摧毁的一宗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为研究对象 ,从发展轨迹、思想意识、组织形态、犯罪手段等方面分析青少年涉黑涉恶犯罪特点 ,并据此对原因进行剖析 ,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的深入,公安机关正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如何适应形势,构建新的"打防控"机制,以有效地发挥打击与防范、管理与服务的职能,是当前各级公安机关正在实践和探索的课题.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公安机关,更应当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现实与发展的关系,使警力资源得到最大利用,努力建立起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打防控"机制.  相似文献   

13.
凌云 《公安学刊》2002,(5):72-74
“打防结合”是党中央对治安战略的高度概括。本文试就中央提出的“打防结合,预防为主,重在防范,重在治本”战略方针进行学理上的解读,以期对新的治安价值观念的建立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4.
调查、披露与处罚科研不轨行径(misconduct),应当是科学之社会运行的一种“制度性安排”,是科学的激励机制的一部分。但是在这方面,我们的科研管理部门经验不足,做得不够(学术界有责任)。近几年随着因特网的普及,“科学打假”或者更一般意义上的“学术打假”竟然时髦起来,大学或研究所中的某个科学家可能出奇不意地被拎出来,在网上被痛打一番。这反映了正规投诉体系和处理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黑恶犯罪形势及"打黑除恶"工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黑恶犯罪给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秩序带来严重危害,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隐患.加强"打黑除恶"工作,应该明确"打黑除恶"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全面推行和落实"打黑除恶"责任制,建立公安机关"打黑除恶"协调机制,建立打击有组织犯罪的专门机构和队伍,充分运用侦查谋略和手段,坚决冲破"关系网",打掉"保护伞",加强打击有组织犯罪的立法工作,广泛宣传发动群众,畅通群众举报渠道.  相似文献   

16.
邪教的"邪"指其反政府、反社会、反科学、反人类的反动本质;邪教的"教"指被其篡改、歪曲了的宗教。新时期邪教在我国滋生蔓延趋势是由于人们的社会认同出现了危机、市民社会发育不成熟、地方政府治理力不够和国际因素的影响。治理邪教违法犯罪需要公安部门根据邪教违法犯罪的新情况、新特点,厘定"领导作用与职能作用"的关系以提高应对复杂局势的能力,厘定"防范与打击"的关系以提高预防和处置能力,厘定"违法与犯罪"的关系以提高公正文明执法能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流氓恶势力在一些地方滋生蔓延,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些流氓恶势力犯罪,具有地方性和公开性、团伙性和职业性、残忍性和顽固性、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社会背景等特点。究其滋生和蔓延的原因,主要有教育乏力、管理失控、打击不力等方面。打击和整治流氓恶势力犯罪,必须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达成共识,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各司其职。一是要突出重点,强化打击力度;二是要打防结合,建立防范机制;三是要严明纪律,确保斗争顺利开展;四是要统一执法思想,形成打击合力。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刑事发案总量大、公安机关警力少、经费困难的情况下,提高打击质量和社会效益尤显必要.提高打击质量和社会效益,一要创新思想观念,二要落实工作机制,三要抓准打击重点,四要整合社会资源,同时还应处理好三层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