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0 毫秒
1.
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也给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实施监督法,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大监督工作.是各级人大常委会当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蔡宏伟 《云南人大》2009,(5):18-18,27
监督法作为人大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的一部专门法律,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具有重大的作用。石屏县人大常委会为了把监督法学习好、贯彻执行好,狠抓措施落实,形成良好的工作局面。  相似文献   

3.
今年1月1日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正式实施。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健全监督机制,增强监督实效,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都具有重大意义。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在“2007年的主要工作任务”中也提出。要以实施监督法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那么,各设区市人大常委会将如何结合监督法的精神,开展今年的人大监督工作昵?在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本刊记者采访了参加会议的11个设区市的人大常委会主任,他们就监督法实施后,今年将如何开展本市的人大监督工作畅谈了各自的打算和设想。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已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更好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如何学习贯彻监督法,做好新形势下的监督工作,笔者认为应该把握“四个特征”.突出“四个注重”。  相似文献   

5.
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监督法实施近三年的实践看,各  相似文献   

6.
被称为“二十年磨一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终于出台了,并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这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将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通过学习.笔者认为.要全面理解贯彻监督法,必须牢牢把握监督法的四个特点,着力解决好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对于保障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有重要意义,南靖县人大常委会主要根据本县实际、选准事关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来贯彻实施监督法。”5月下旬的一天,南靖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余水旺开门见山地对记者说道。  相似文献   

8.
对本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实施监督,是宪法赋予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监督法的颁布实施更为各级人大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提供了依据和保障。我区人大常委会按照监督法的规定和要求,在依法行使监督职权、改进和加强监督工作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采取有力措施,增强了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们知道,监督手段或形式的选择和使用,是为监督权的有效行使服务的。  相似文献   

9.
监督法颁布实施.为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人大监督工作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推动人大监督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是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需要不断实践、探索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要贯彻实施好监督法.各级人大常委会必须努力做好三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0.
实施监督法的主体是各级人大常委会。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以及监督法规定的程序,行使监督职权。人大专门委员会虽然不是监督法的执法主体,不行使人大常委会那样的监督职权,但是,专门委员会“具体组织实施常务委员会的监督工作”,在实施监督法和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中处于重要位置,担负重要责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程湘清 《人大论坛》2007,(12):14-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不仅对各级人大常委会如何行使监督职权作出规范,而且对“一府两院”如何履行接受同级人大常委会监督的义务也作出规定。因此,监督法颁布实施后,各级人大常委会都要依法加强对同级“一府两院”的监督;政府和法院、检察院也都要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  相似文献   

12.
翟峰 《人大研究》2007,(1):33-34
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对于我国各级人大常委会进一步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于2006年8月27日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于2007年1月1日施行。应当说,监督法的出台,在赋予人大七项监督职权的同时,对人大监督工作也是一种规范,有利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提高监督实效,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然而,从我国的国体和政体的实际情况出发,各级人大常委会在贯彻监督法和实施监督工作中,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14.
《天津人大》2008,(10):20-21
监督法是各级人大常委会做好监督工作的行为规范,对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年多来,河东区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贯彻监督法,积极探索监督的新方法,提高了监督质量,增强了监督实效。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制定监督法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保证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监督职权;另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通过对监督法实施半年来情况的调研和了解,笔者感到,要保证监督法真正贯彻实施到位,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必须通过深入学习宣传,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监督法的认识,深化对监督法的理解,为监督法的贯彻实施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6.
监督法的出台,对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加强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葫芦岛市龙港区人大常委会认真领会监督法精神实质,牢牢抓住四个关键环节,加大人大监督力度,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7.
公艳萍 《时代主人》2006,(11):14-15
2006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并将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更好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监督工作是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工作。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对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开展监督工作.更好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贯彻实施监督法,重在提高监督实效,促进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06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监督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件大事,必将有力地促进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实施《监督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不断提高监督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树立人大监督的权威。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贯彻和实施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切实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城县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水城县人大常委会2007年监督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