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京法院积极探索缓解"执行难"的途径,构建出了"立足自身,立足法院,立足社会"的执行新模式。通过不断强化执行管理,创新执行方法,树立执行权威,南京法院的执行工作步入了良性循环。2006年,该市法院新收执行案件16722件,结案16941件,  相似文献   

2.
一、案件执行不能的原因分析 执行不能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司法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市场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存在着广泛的社会原因和历史背景,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细究法院案件执行不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在"执行难"仍然是制约目前法院工作的瓶颈的情况下,北京市一家基层法院在对该院近五年来全部"中止执行"的"骨头案"的"执行难"成因的调查研究发现:被执行人下落不明和确无给付能力的"不能执行"是"执行难"的最大成因,占全部执行中止案件的70%以上。其中,被执行人下落不明的占27%;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不能执行"竟占45%。 现在,法院尝试建立申请执行人救济制度,告别"法律白条"。  相似文献   

4.
人民法院审结的各类案件难执行已成为社会的共识,法学界一直都在探讨“执行难”的根源及解决办法。事实上,“执行难”并不是法院难执行,很多案件不能执结的原因是当事人当初未能考虑自己的商业风险,是由被执行人下落不明或无财产可供执行以及根据法律规定不能执行等客观原因造成的。就法院来讲,执行工作就是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依照法定程序,将工作做得扎实细致,程序到位。为此,许多法院都在改革执行案件的内部工作程序,以此取得了执结率提高的较好效果。但除了法院内部机制问题外,还有因制度不完善相应制约执行效率和执行效果的…  相似文献   

5.
沈志富  孔平 《法制与社会》2013,(15):186+194
法院的执行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近些年,人民法院在执行工作中遇到这样的案件:被执行人对执行的抵触情绪较大,执行中逐渐发展成暴力性、破坏性的群体性事件。此类群体性事件是社会矛盾在执行工作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不仅影响社会稳定,也是法院"执行难"的具体表现,不但影响法院正常执行工作,还有损司法权威,已经成为各级法院特别是基层法院执行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3月19日,北京市东城区法院为30起涉民生执行案件当事人发放案款110万余元。在随后召开的新闻通报会上,北京高院向社会公布,自去年12月下旬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以来,北京市法院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各级法院共执结涉民生案件2260件,执行到位金额6719.59万元。在本次专项集中执行活动中,北京市各级法院充分抓住元旦、春节、元宵节等关键节点开展执行工作,一方面利用被执行人节日期间放松警惕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夜查"、"突击执行"等活动,有效查找被执行人及其财产线索;另一方面打好节日"温情"牌,寓教于执,通过教育引导、亲情感化等方式,督促被执行人自动履行义务。同时,北京市法院加大了各类执行措施、执行手段的运用。截至目前,全市各级法院共对696件案件356人次采取了强制执行措  相似文献   

7.
戴天华 《法制与社会》2012,(26):253-254
执行是法院工作的难题,而赔偿案件执行难成为执行的重点.赔偿案件矛盾尖锐并容易激化,法院执行难度大,执行的实际效果和社会效果不够理想.本文从赔偿案件执行的特点入手分析形成原因,据此寻找解决赔偿案件执行难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执行终结作为法律明文规定的一种结案方式。初衷系为解决执行不能问题提供一条出路.避免被执行人确实没有履行能力的执行案件困扰法院的执行工作,减少法院执行案件存量总数。体现司法有限救济  相似文献   

9.
针对执行难,最高法院于2007年1月1日起在全国法院推行全国法院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是在互联网上建立的案件信息系统,各级法院将全部执行实施案件录入这个系统,其目的一方面是让当事人能够通过互联网了解自己案件的进展情况,另一个更主要的  相似文献   

10.
基层法院执行难问题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层法院作为执行的主阵地,担负着全国80%的案件执行。但基层传统的文化背景、特殊的地缘关系使得基层法院的执行现状并不乐观,案件的实际执结率不尽人意。一、基层法院"执行难"极具代表性的三类案件第一,离婚案件。在农村离婚案件执行实务中,由于执行地点的特殊性(大多在被执行人住所中进行)、家族势力的参与性、农村社会舆论的影响等原因,极易造成当事人之间、当事人亲属之间的矛盾尖锐对立,引发事端,严重影响和阻碍了案件执行。其中涉及子女抚养权,探视权的执行案件难度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人民司法》2012,(5):11-14
2010年以来,安徽法院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统一部署,大力开展创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活动和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整个执行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11年,全省法院共执结各类案件65192件,正常期限内结案率达96.4%,实现对执行积案的有效防控;实际执行率达79.9%,执行标的到位率达79.8%,同比均上升了约10个百分点,执行效果显著,大量执行案件实现案结事了;当事人自动履行率达到较高水平,全省法院民事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前自动履行的比例达到60%,跃升约15个百分点;法院、人大等多渠道统计的涉执行信访案件数量均大幅度减少,突出的地方降幅超过80%,且息访率全部在95%以上。全省124个中基层法院,2010年有65个法院被评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2011年有80个法院被评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  相似文献   

12.
谷升  付雪 《法庭内外》2012,(7):57-58
"做梦都没想到,法院这么快就帮我拿回了救命钱!"因交通事故受伤住院的张老汉,紧紧握住送来案款的执行法官的手激动万分:"常听人说在法院打官司难,执行更难,没想到在房山却不是这样。"当"执行难"成为困扰各地法院的普遍现象,以致一些学者称之为"社会顽疾"的时候,类似案件圆满执结的场景在地处北京西南郊的北京市房山区法院却时常可见。执行工作被视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随着人民法院审结的经济、民事纠纷案件大量增加,申请强制执行的案件有增无减。“执行难”已成为当前法院工作的一个棘手问题。由于执行是诉讼的最后程序,它是审判工作产生社会效果的直接反映。目前全国各地人民法院都在积极地探索总结经验。据了解,在执行过程中各地法院的做法不尽相同,但普遍存在着以货抵款的现象,且不少执行人员认为此办法省时、省力又较为奏效。但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如果不分情况、不加区别地单纯采用此方法,不但不能产生较好的社会效果、不能充分地  相似文献   

14.
吴志强 《特区法坛》2002,(72):36-37
近年来,广大群众对法院“执行难”、“难执行”的问题反映日益强烈,严重的影响了法律的公正和尊严,干扰了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特别是在经济民事(债务)案件审判中的“执行难”、“难执行”更为突出。它不仅成为困扰法院的突出问题,也成为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焦点和对人民对法院工作不满意的热点问题之一。这些案件审判中的执行难问题,究其原因,其中既有法律方面的,也有政策和社会以及法院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的,是社会各种矛盾,各种利益在执行工作中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福建省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推出保障当事人处置执行财产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举措,让两级法院的执行多了一双"监督的眼睛",涉执信访案件迅速下降,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司法的公正与温暖。  相似文献   

16.
一、我省法院委托执行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一)我省法院委托执行案件的基本情况从调查统计情况看,近几年我省法院办理委托执行案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委托执行案件数量占执行案件总量的比  相似文献   

17.
付勇 《中国审判》2009,(9):98-98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通过对执行积案的调研发现,无财产可供执行是造成执行不能的主要原因之一,日积月累,给法院带来越来越沉重的执行积案包袱,极易引发信访问题,甚至引起社会公众对法院执行工作的误解和无端的批评,损害法院形象。针对这种情况,市南法院实行了“执行退出机制”,采用“三个结合”的原则,设立包括前置、审批和保障三部分的程序系统,对确无可供执行财产的案件裁定终结执行,进而把执行力量有效地集中到具备执行条件的案件上来。  相似文献   

18.
魏群 《山东审判》2012,(4):32-35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法院认真贯彻"高快好省"的办案要求,强化了对审判、执行工作的调度、检查和督导,全省法院审判、执行工作运行态势总体上继续呈现健康平稳的良好发展态势。一、审判、执行工作运行的基本特点1-6月份,全省法院审判、执行工作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一)诉讼案件总量持续上涨,各类案件收案增减各异从今年1-6月份各统计区间案件数量同比增幅上看,各类案件收、结案数量持续增长,其  相似文献   

19.
非诉行政案件执行难已成全国尤其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基层法院的不能承受之重.以浙江省台州市为例,从2007年至2010年5月,该市9个基层法院受理并裁定准予执行的非诉行政执行案件高达10390件,平均每年3041件.然而,绝大部分案件无法执行完毕,三年来,法院执行完毕的只有3014件,实际执行率仅为29.0%,还有7376...  相似文献   

20.
受法律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法院在案件处理中往往出现执行难的问题。案件执行难不仅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更是党和政府重视的问题。对此,最高院通过下发文件和作出报告指出具体解决执行难的措施。而各人民法院针对该问题也在积极得探索中。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法院执行工作中,财务知识在执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运用财务知识对执行案件中的情况加以分析,查明执行人在银行的资金情况,能够提高案件的执行效果。因此,值得重视。本文就财务知识在法院执行工作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