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社会交往的视角看青少年社会人格的塑造刘伟、张建平/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 提要:从青少年社会交往的特征和青少年社会化人格对社会交往的依赖性的分析中,探讨青少年社会化人格塑造的有效路径和对策选择。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对策魏续臻/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相似文献   

2.
山东农村青年社会意识的跨国比较张华/青年研究.2001,(5)提要:1999年至2000年,中、日、韩三国青少年研究工作者进行了青年社会意识的对比调查。根据本次调查提供的数据,本文重点分析了山东农村青年社会意识的特点及其与日本、韩国、中国城市青年之间的差异,并尝试对这些差异作出合理的说明。DIY精神和现代社会薛红/青年研究.2001,(5)提要:本文将DIY作为关注的焦点,阐明了DIY的行为、生活方式、精神三种表现层面。同时分析了DIY作为休闲文化、时尚制造、自我表达的体现对于现代生活的意义。从DIY的悖论中看到DIY作为一…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日青少年生活状况比较张家勇/《青年探索》2000年第6期提要:文章从与家人的交往、课余时间(玩)、学生的烦恼和担忧、自我期望四个方面,对中日青少年生活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中日青少年在自我评价、对健康的关注、集体意识、毕业后从事的职业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遇到困难时中日青少年都愿和父母商量,但与祖辈的交流都不多;两国青少年的烦恼、担忧都集中在学习上。比较还显示,中日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以及培养子女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城市外来亲族网群体及青年在群体中的作用张胜康/《青年探索》2000年第6期提…  相似文献   

4.
城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湖北省三城市450名独生子女家长和150名非独生子女家长的问卷调查,本文从家庭互动、家庭期望、家庭观念和家教方式四个方面比较了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发现“四过”现象仍然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误区,在家庭教育中引入“适中原理”,是提高独生子女家庭教育质量、促进独生子女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一个网络的时代,青少年是网络社会的主体.网络对青少年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影响已引起许多青年学者、社会学者和教育学者的关注,并做了大量的研究探索.本文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总结并简要分析了我国学者关于网络与青少年的研究成果,以推动此类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青少年与媒体”研究述评唐美玲、尉建文 ∥ 青年研究. 2002,(7)提要:本文通过对近十年来发表在青年研究、中国青年研究、当代青年研究等主要研究刊物上的有关“青少年与媒体”的文章的分析,考察我国“青少年与媒体”研究的状况,并且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和成功恐惧研究张积家、陈俊 ∥ 应用心理学. 2002,(2)提要: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成功恐惧有四种,分别与人际、家庭、学业和事业有关。成功恐惧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和专业差异。成就动机、追求成功的动机与成功恐惧负相关显著,避免失败的动机与成功…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弑亲行为是青少年犯罪行为之一,也是社会伦理典范的表现之一。通过对16年间我国媒体集中报道的47例青少年弑亲案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出生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独生子女家庭或者单亲家庭,同时又处于初、高中阶段的男性青少年是发生弑亲行为的高危人群;青少年弑亲行为出现低龄化趋势;家庭教育方式失当和网络成瘾是导致青少年弑亲的主要原因;青少年犯罪心理成熟,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的意志非常坚定和明确。因此,要预防青少年弑亲行为,关键是要从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四个方面消除青少年弑亲的动因。  相似文献   

8.
社会思潮与大学生之关系探析雍自成/《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提要:社会思潮作为社会范围中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思想意识,它必然对社会成员产生重大影响,而其中青年大学生所受的影响又必然是巨大的。与之相联系,青年大学生对于社会思潮的形成与发展也具有其他社会成员不可替代的作用。二十一世纪面临的十大犯罪挑战李贤华/《青少年犯罪问题》2000年第3期提要:二十一世纪,世界将面临以下的犯罪挑战:毒品泛滥、跨国犯罪、生化恐怖、网络恐怖主义、绑架勒赎、海盗横行、贩卖难民、宗教狂热、克隆技术滥用、腐败。美国对违法…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大学校园文化新变化:精英阶段与大众化阶段中国大学校园文化特点的比较研究苏国红/青年研究.-2002,(1)提要:20世纪中国大学的校园文化是精英背景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它的特点是批判性、启蒙性、边缘性与独立性;进入21世纪,中国大学的校园文化是在大众化趋势下的校园文化,它具有创新性、先锋性、兼容性、个性化与民主性的特点和庸俗化、垄断性与冲突性的误区。东南沿海过渡地段农村青年的“回流”现象透视:以浙西南“N”地个案访谈为例张文江/青年研究.-2002,(1)提要:本文以浙西南J市N地为例,采用访谈法,以资源为…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与对策杨绍兰、李贤民/《文化研究》2001,(2).提要:网络文化是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它一方面使各民族文化在冲突和融合中统一性和共通性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对于以信息接受为主的非英语和发展中国家来说,与全球网络的互联有可能造成对本国文化的冲击和忽视。本文综述其主要观点并提出了我国抵制“信息殖民”、弘扬中华文化的若干思考。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张建明、李遵清/《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1).提要:校园文化建设是新时期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在高校校园文化建…  相似文献   

11.
观点与数据--青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独生子女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新认识 凤笑天在《中国社会科学》中撰文,运用5次大规模调查所得的资料,再次对独生子女问题进行研究。据国家计划生育部门统计,至1997年末全国领证的独生子女人数已达5337万人。目前,全国独生子女人数估计已超过5800万,差不多相当于整个法国的人口和两个加拿大的人口。作者在对国内外文献分析后认为,对独生子女的现有研究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不足,为此本项研究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对象以13~19岁的城市中学生为主,并以6~12岁的城市小学生与之进行比较,以描述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社会化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家庭结构与青少年发展关系密切,但鲜有研究注意到其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本研究以近视为例,强调独生子女带来的亲子唯一性和强势社会化对我国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家庭居住安排不同带来的条件叠加效应。基于CEPS数据的分析表明,独生子女近视几率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居住安排对独生子女是否近视没有影响,但会显著改变非独生子女近视的几率。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这种效应的大小虽有所下降但仍显著存在。因此本研究认为,家庭结构变迁,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增多也是近几十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率不断增高的社会原因。未来研究应就此进行更加丰富的探索,厘清其中的作用机制,从社会科学的角度为全国性的近视防控提供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逐渐成为我国青少年生活、学习、娱乐以及交往的重要工具,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网络诱因越来越凸显。青少年犯罪的数量日趋增多,其诱因主要表现在网络交往、网络游戏、网上不良信息及网瘾导致的侵财类案件四个方面,除了青少年自身要自律,家庭、学校及社会等方面的责任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五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中期以来 ,中国的家庭教育领域遇到两个强有力的挑战 :一是独生子女的普遍化 ;二是社会“双休日”制度的实行。由此家庭教育在时空方面进一步拓展 ,家庭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强化。中国的家庭教育问题正在变得日益复杂 ,家庭教育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的任务更加繁重。国内外的一系列研究表明 ,家庭环境和家长教育态度对独生子女的身心发展有重要影响 ,独生子女教育已成为广大家庭面临的头等大事。因此 ,利用家庭教育中的有利因素 ,排除不利因素 ,使独生子女健康成长 ,便成为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必要前提。正是在这一思…  相似文献   

15.
试论21世纪青年工作者的"网络意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蓬勃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突飞猛进,为跨入以全球数字化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网络经济时代和全人类的文明进步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信息多媒体”、“数字化生活”,尤其是“信息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化影响的全面介入,必将对新世纪成长中的青少年的社会意识、社会行为和社会生活,以及个体技能、素质等的综合发展,产生一系列重大、深刻地影响。这一背景要求我国青少年工作要构建面向21世纪的新模式,青年工作者要增强三大“网络意识”:(1)青少年工作的网络战略意识;(2)青少年工作的网络价值意识;(3)青少年工作的网络对策意识。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与面向21世纪的党建带团建工作李世云/3一3略论三代领导人的青年教育思想特征…王明华/4一3我国“网络与青少年”研究述评……沈汝发/6一3广东青年生活状况分析 一广东社会变迁调查之一……唐咏/6一8城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 ························……罗凌云风笑天/6一12盛世隐忧 —来自北京青少年社会公德的报告 ””””’“’‘.’‘”’··,················二··…余逸群八一3青年志愿者素质结构的分析···……陈国海/1一7高校学生业余时间及休闲方式…  相似文献   

17.
关于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行为的关系研究 张璐斐、吴培冠/社会心理研究.2 001,(2). 提要:在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中,父母严厉的教养方式、不良的学校环境与青少年的反社会行为有相关关系,而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则不显著。本文在调查结果的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妇运》2006,(6):4-10
越秀路街居民石万清和李佩文夫妇在子女教育方面有独到的探索和研究,为他们的独生子女石域建立了家庭教育成长档案,共积累了八大门类336卷,记录了女儿石域从出生到发明大字钢笔获国家专利,再到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以及硕士毕业留任天津师范大学从教的成长过程。家庭教育成长档案记录了石万清夫妇教子成长全过程,同时也记录了石万清夫妇教子成才的拳拳之心。石万清老师不仅将自己的女儿培养成才,还在1985年创办了“六宝斋”学堂。教学的目的是“四提高”: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提高家长的教子水平,提高家庭的生活质量,提高社会的文化氛围。教学内容有六个方面:书法、写字、写作、诵读古诗文、实践能力、家教知识、社区公益。  相似文献   

19.
2016年5月27日,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重庆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成为我国大陆首部以“家庭教育”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开启地方立法先河.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对于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与威才起着特别的主要作用.但是在立法层面,家庭教育立法明显滞后,在全国尚未有成熟法规条例的背景下,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动探索、先行先试.  相似文献   

20.
论家庭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家庭德育佐平家庭教育。即在家庭内部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子女(或其他年幼者)所实施的教诲培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具有奠基性、连续性、终身性、家庭教育与家庭生活一致性等特点,对于儿童、少年、青年健康成长和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