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当代广西》2011,(2):17-17
1月6日上午,作为西南工业重镇的柳州市召开了全市大型工业企业、大型商贸企业座谈会,主持会议的市长郑俊康表示,今年要把城市做大,向苏州学习,重点做好八项工作,主抓汽车城建设和工业结构调整及升级转型。2010年柳州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为"十一五"画上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2.
《当代广西》2008,(3):26-27
柳南区位于广西柳州市区西南部,交通便利,商贸繁荣,工业基础雄厚,拥有柳州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柳州上汽通用五菱、二汽柳州东风、鱼峰水泥集团等大型名牌企业10多家。  相似文献   

3.
肖珊  覃茂鑫 《当代广西》2005,(18):24-24
除了支柱企业,柳州市更多的是中小企业。目前柳州市中小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9%。去年,柳州市中小企业实现的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分别占全市工业企业的一半左右,资产总额占全市工业企业的60%,安置就业人员占全市工业企业的74%。“再造一个工业柳州”,做强做大中小企业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  相似文献   

4.
作为广西工业企业的排头兵,"十五"期间,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柳钢)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现已形成了年产钢600万吨规模,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职工生活水平大大改善。柳钢人得出这样一条经验就  相似文献   

5.
高旗燕  覃守超  王军 《当代广西》2010,(7):F0002-F0002
<正>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柳钢)始建于1958年,位于水陆交通便利的广西工业重镇柳州市北郊,资产总额约300亿元,职工总数17000人,是广西最大的工业企业、国家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相似文献   

6.
《当代广西》2008,(10):F0002-F0002
<正>广西中烟工业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28日,下辖南宁、柳州两卷烟厂和甲天下辅料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9月24日,广西中烟工业公司将南宁、柳州两卷烟厂联合重组成广西卷烟总厂,与广西中烟工业公司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的一体化运作。  相似文献   

7.
大型工业企业普遍呈现集团化管控与多点生产布局并行的特点。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此类企业需要集中部署企业内部物流系统,兼顾各生产点与上下游企业的物流对接。以安徽中烟工业有限公司为例,阐述企业内部物流系统整合路径,完善"标准物流、科技物流、精益物流、人本物流"四个物流建设,建立"集中统一、上下协调、全程监控、高效服务"的物流系统,解决企业内部分散物流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军 《当代广西》2013,(3):62-62
近期,一汽解放柳州特种汽车有限公司在南宁世盛销售公司汽车展场举办"喜迎十八大,携手奔小康——让利服务回馈用户活动"启动仪式。一汽解放柳州特种汽车有限公司位于广西工业重镇柳州市,占地面积19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19亿元,拥有合同制员工530余人,是广西重点企业、广西100强企业、国  相似文献   

9.
王军 《当代广西》2013,(10):F0003-F0003
柳州正菱集团有限公司坐落于"南方汽车工业城"柳州市,是一家以汽车、工程机械、发动机、机床及其零部件为主业,业务领域涵盖水泥、建材、商业贸易、房地产、酒店、非银行金融服务业的专业化、多元化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集团拥有员工一万余人,总资产超百亿元;曾两度荣登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连年被自治区级银行评为AAA企业,荣获国家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全区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工业兴桂战略,培育壮大了一批强优工业企业,为鼓励先进,树立榜样,推进全区优势工业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根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强优工业企业奖励办法>的通知》(桂发[2004]26号)精神,决定授予年产品销售收入或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达到150亿元以上的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广西电网公司,100亿元以上的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50亿元以上的广西卷烟总厂、广西投资集  相似文献   

11.
《当代广西》2014,(22):44-45
正得益于各类人才的创新推动,柳州产业升级转型。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5.45亿元,增长9%;全部工业总产值2097.2亿元,增长10.7%。尤其是柳州汽车产业"逆风飞扬",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柳产汽车成为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增长的一大亮点,在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前十企业榜中,只有四家企业实现增长,柳州企业一枝独秀,占了两家。其中上汽通用五菱乘用车销量超过41万辆,以56%的同比增幅蝉联自主品牌乘用车榜首;东风柳汽以32%的同比增幅,排在第六位。  相似文献   

12.
2012年以来,田阳县继续沿着"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努力构建"大工业"的发展格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培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断优化工业结构,并抓好传统企业技术革新,不断激发企业竞争活力。2012年,田阳县共有广银铝业、果香园等8家企业列入《2012年百色市推进中小企业上规模计划表》。其中,百色壮乡河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方圆混凝土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通过国家统计局审核,成功列入规模工业企业。  相似文献   

13.
广西工业重镇,柳州,2005年大写辉煌——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83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80.01亿元、财政收入实现80.18亿元,顺利实现“三个八”的奋斗目标,“再造一个工业柳州”的目标提前两年实现。  相似文献   

14.
<正>"妈,快点,待会没位置了。"周末,晨曦刚从房前那棵玉兰树上筛下淡淡的树影,柳州市民邓曼的儿子就起来催她,一起到工业博物馆的"24小时列车书吧"去看书。工业博物馆位于柳州市柳东路220号,那里记载了柳州自清末民初始至今,从柳州制造到柳州创造再到柳州智造的工业  相似文献   

15.
肖珊  覃茂鑫 《当代广西》2005,(18):21-22
柳州是我区的工业重镇,现有工业企业2000多家,产业工人近40万,规模以上企业40家。上汽通用、柳钢、柳汽、柳工等4家企业跻身全国500强行列,形成了以汽车、机械、冶金三大支柱产业为龙头的现代工业体系。柳州市通过加大技改投入、调整产权结构、引入强势资本等方法,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拉动经济发展,实现了工业增长从量到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6.
“如果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品牌,任何一个工业‘重镇’都会很快陷入衰落。”今年2月,在柳州市委九届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市委书记吴集成提出,柳州市要大力培养一批名牌产品和竞争力强、知名度高的品牌企业,形成“柳州制造”的品牌效应。今年上半年,柳州市明确提出把柳州制造作为再造一个工业柳州的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17.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2001年我市工业企业坚持一手抓好"七个一批",一手抓紧构建"三大基础",全市工业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扭转了近年来我市工业发展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状况,工业经济综合效益刷新了重庆工业发展的历史记录。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重庆工业企业50强评选办法的通知》(渝办发[2002]74号)和《重庆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工考办市经委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关于重庆市奖励工业企业领导集体管理办法的通知》(渝府发[2002]53号)文件精神,经考核审定,市政府决定对评选出的2001年度重庆工业企业50强予以命名表彰,同时对27个获奖工业企业领导集体和12家连续10年评为重庆工业企业50强的企业领导集体给予奖励。现通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当柳州传出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3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利税达80.01亿元的喜讯之际,记者专访了柳州市经委主任李新元。多年来,柳州工业一直在大作创新的文章。“创新,是贯穿柳州工业的一条主线。我们的工业以企业为主体,企业则以产品为主体,产品就要靠创新来支撑。”李新元如是说。观念创新:从“柳州制造”向“柳州创造”的转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曾让柳州引以为荣的制造业,开始面临严  相似文献   

19.
正柳州是我区的工业重镇,也是全区非公企业最活跃的城市之一,全市共有非公企业6000多家。同时,柳州的北部三县——融安、融水、三江,也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融水、三江还是国家级贫困县,脱贫任务艰巨。2016年以来,柳州在"两新"党组织中积极开展"百企扶百村"、"三联"结对共建、"党旗领航·电商扶贫"等活动,将非公企业的资金、技术、人员等优势引向贫困村贫困户,走出了"两新"党组织"党建+"精准扶  相似文献   

20.
2009年,柳州高新区高新技术工业实现总产值580亿元,近3年年均增长率超过70%,占柳州市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的83%。在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省级高新区中,柳州高新区的工业总产值、利税、出口创汇等主要经济指标均排第一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