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瞭望》2008,(17)
首届"北京人权论坛"开幕,3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代表参加。在《世界人权宣言》诞生60周年之际,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的首届"北京人权论坛"21日在京举行,3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110余名代表参加。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罗豪才在开幕式上说,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发展、安全与人权"。  相似文献   

2.
《瞭望》2000,(18)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56届会议18日举行唱票表决,通过了中国代表团提出的一项动议,决定对美国提出的所谓“中国人权状况”议案不予审议和表决,这是美国在日内瓦人权会议上利用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图谋第九次遭到失败。 古巴首都哈瓦那18日举行大规模群众示威游行,强烈抗议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会议当天通过的所谓的“古巴人权状况”议案。 为期10天的越南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九次会议19日在河内开幕。会议决定在2001年3月召开越共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 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21日批准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世界人权大会将于6月14日至25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会议将回顾和总结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通过以来国际人权领域所取得的进步与不足,审议人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讨论并通过一项《最后文件》。这是1968年德黑兰世界人权大会之后国际人权领域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人们对这次大会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会议能够认真总结联合国几十年来,特别是德黑兰会议以来,维护和促进人权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并为今后国际人权领域的活动提出积极可行的建议和指导方针,以利于所有人民充分享有人权这一崇高理想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4.
共商二十一世纪中非合作大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与非洲友好合作关系取得引人注目进展之时,我国政府将于10月10日──12日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长级会议”,这是新中国对非关系史上首次面向整个非洲的多边政府间高级论坛。世纪之交,中国与非洲国家进行如此广泛的磋商和交流,无疑将对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全面合作的中非友好关系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将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产生积极影响。 增进了解扩大共识 中国与非洲国家有传统的友好关系。半个世纪以来,双方有共同的利益而没有对立或冲突。中国人民与非洲各族人民在…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56届会 议4月18日以唱名表决的 方式,通过了中国代表团提出的一项动议,决定对美国提出的所谓“中国人权状况”议案不予审议和表决。这一结果使美国在人权会上利用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图谋又一次遭到失败。自1990年第46届人权会议以来,美国反华人权提案9次被挫败的事实再次印证了一个道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对抗是没有出路的。 今年4月3日联合国秘书长向联大提交了题为《我们的人民:21世纪联合国的作用》报告,供今年9月6日至8日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审议。安南的目的很明确,即…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中国需要建设一个开放 的生态经济区。这是出席“流 域管理国际研讨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向中国高层决策者呈上的一份世纪箴言。 由中科院/香港中文大学地球信息科学联合实验室、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及中德合作江西山区可持续发展项目办公室等四家单位联合举办的“流域管理国际研讨会”不久前在南昌召开。江西省委书记、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主任、高级农艺师舒惠国,中科院院士陈述彭、孙鸿烈,美国国家环保局项目官员杨泰安博士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位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学习邓小平关于人权问题的思想李燕奇人权问题是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上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当今国际国内意识形态方面和政治领域争论的热点。某些西方势力借口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把人权作为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斗争手段。为了驳斥西方资产阶级对我国进行的人权攻击,捍...  相似文献   

8.
4月2日下午,泰国曼谷亚太经社会大厦会议厅中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为期五天的世界人权大会亚洲区域筹备会通过了《曼谷宣言》,取得圆满成功。根据联合国大会的有关决议,世界人权大会将于今年6月在维也纳举行。这是国际人权领域的一次重要会议。亚洲国家和人民高度重视《联合国宪章》中有关保护和尊重人权的原则。亚洲是人类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勤劳、勇敢、智慧的亚洲人民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养成了尊重国家、社会、家  相似文献   

9.
“当前国际人权领域形势与人权理论研究”讨论会综述今年3月30日,中央党校人权研究中心主持召开了“当前国际人权领域形势与人权理论研究”讨论会。来自中央党校、外交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北京大学等单位的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30...  相似文献   

10.
国际人权保护是现今国际人权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把国际人权保护同尊重国家主权的原则对立起来,为其干涉别国内政制造借口。其实,国际人权保护与尊重国家主权是一致的。国家主权没有过时,国际人权保护以尊重国家主权为前提,不能以人权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国际干预也不能单方面地进行。  相似文献   

11.
第60届联大5月9日举行了新成立的人权理事会首届选举。 191个成员国全部出席投票,选出了包括中国在内的47个人权理事会成员。这无疑是一次事关联合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历史性的成功选举,是联合国人权工作的新起点。但回顾人权理事会从成立到选举一波三折的创建历程,展望6月19日即将召开的首次会议和未来的国际人权的发展前景,相信许多人的感觉大体可以概括为喜忧参半。  相似文献   

12.
国际人权斗争与公民的人权意识黑龙江省社科院金增林国际人权斗争的发展趋势及其新的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对提高公民的社会主义人权意识问题给以充分的重视。本文拟从国际人权斗争需要的角度,对我国公民的人权意识及其提高的问题,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一、国际人权斗争的...  相似文献   

13.
《瞭望》2000,(27)
非洲一些国家6月20日举行大型活动,纪念非洲难民日,并呼吁非洲大陆应消除战争,实现和平,从根本上解决非洲日趋严重的难民问题。 叙利亚执政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第九届地区代表大会6月20日在大马士革闭幕,会议选举武装部队总司令、已故总统阿萨德的次子巴沙尔为该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独联体国家元首理事会会议6月21日在莫斯科闭幕。与会的12国元首强调,必须加强独联体范围内的合作,协调对外政策,加快建立独联体内自由贸易区的进程。 俄罗斯战略火箭部队与航天部队总司令雅科夫列夫6月21日警告说,一旦美国部署国家导…  相似文献   

14.
回顾国际人权领域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我们一方面看到联合国为促进和保障人权所建立的历史性功绩,推动了世界人权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价值观不同,社会制度、历史和文化背景各异,国际社会对人权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人权行为的判断标准相去甚远。特别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凭借自己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硬是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塞进国际人权领域,挑起国际人权领域中的激烈斗争,造成世界的对抗、冷战、动荡和战争。  一、美国在国际人权公约问题上的霸权主义表演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  相似文献   

15.
2000年9月6日至8日联合国在纽约隆重举行了千年首脑会议,15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与会,是联合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跨世纪盛会。在人类即将迈进新世纪、新千年时刻,这些肩负着历史使命的国家领导人围绕着“21世纪联合国的作用”这个中心议题,就新世纪内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社会和经济的均衡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强联合国作用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次会议的成果集中体现在会议最后发表的《千年宣言》中。《宣言》不但把“自由、平等、团结、容忍、尊重大自然和共同承担责…  相似文献   

16.
人权问题,是当今国际政治、外交和意识形态诸领域斗争的一个焦点问题,也是我国理论 界和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长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利用所谓人权 问题作为其向社会主义及发展中国家施加政治压力、干涉别国内政的一个主要手段,不断在人 权...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国际关系中各个领域话语权所占的比重也日益增大。但在某些关键领域仍处于弱势地位,尤其在人权观念领域,中国所倡导的人权观念与西方国家主流的人权观念存在重大分歧。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传统文明历史的国家,而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对西方国家人权的解释并不十分赞同,而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的人权理念也不甚了解。正是这种分歧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国未能在人权领域取得与其国际地位相平等的国际话语权。如何谋求在人权领域的国际话语权,是中国在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时事聚焦     
《瞭望》2005,(25)
中国(6月11日-6月17日) (?)影像中的毛泽东首次“登陆”台湾。12日,在台北开幕的题为《在毛泽东的那个年代》摄影作品展上,毛泽东的照片首次“登陆”台湾。近年来, “补齐彼此历史记忆中失落的一角”已经成为两岸摄影界的普遍共识。(?)我国将首次举办大型道路运输国际会议。13日消息, “第三届欧亚道路运输大会”将于今年9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在道路运输领域举办的首次大型国际会议。  相似文献   

19.
国际评论1999年4月23日下午,在日内瓦万国宫第17会议厅举行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55届会议上,中国提出的一项对美国关于“中国人权状况”决议草案“不采取行动”动议获得人权委员会广大成员国的投票支持,使美国提出的决议案未经会议表决即“胎死腹中”,再一...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后,世界并不太平。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较量和斗争仍在继续。与以往不同的是,这种较量和斗争在很大程度上采取了不同人权观念对立的形式。国家解体,民族战争,军事对峙,贸易争端,所有的矛盾和冲突似乎都可以用人权的语言来解释,也似乎都可以从人权问题中找到根源。可以肯定地说,在当前的国际政治中,人权问题和对于人权的不同主张是一条重要战线。而这一条战线的一个新的特点是亚洲国家向一直在国际人权领域占主导地位的西方的人权观提出了挑战。“亚洲国家的人权观”作为与西方世界的人权观不同的声音经常处在人权论战的前沿,这意味着亚洲国家的人权观念和主张已经大张旗鼓地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