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在高校大学生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使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和生活化成为新课题。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新媒体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诸多机遇,提供了最好的师生互动平台;尊重大学生自主与个性,网络新媒体的作用是提高大学生信息整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7,(7)
新媒体的产生,对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新媒体环境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认识和适应新媒体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任务。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恰当运用新媒体技术,加大对大学生正确应用新媒体来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指导,创新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田国霞 《学理论》2015,(4):247-248
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日益成为其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同时新媒体自身的特点也挑战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性、大学生正确价值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和道德约束。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4.
李慧敏 《学理论》2013,(16):201-202
近年来,新媒体发展迅猛,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了解外界和交流沟通的主要渠道,改变着大学生的认知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要重视新媒体,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发展校园新媒体,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主动抢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加强新媒体的导向、监控和管理,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5.
徐瑶  李朗 《学理论》2013,(15):386-387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利用呈现出"意见领袖"主导、向"用户时代"迈进、拟态环境特征显著等态势,并呈现普及性、日常性、便利性等特征。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利用研究,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能密切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关系,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我们已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所具备的多元性、开放性、互动性和虚拟性特点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提高了大学生对社会关注度、增强了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激发了大学生追求和展示个性愿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对策如下:转变观念,发挥新媒体作用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搭建新媒体平台,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7.
复杂的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媒体素养亟需提高。文章结合对大学生媒体素养现状与特点的分析,从意识形态安全、网络道德失范等角度指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挑战,强调要把新媒体素养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3,(35)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艺术类大学生深受影响。通过学生有关新媒体方面的抽样调查,可以发现当代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应对建议如下:加强官方网站建设,创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网站;以新媒体技术为依托,创建一支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结合艺术类大学生自身及专业特点,在传统说教方式中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  相似文献   

9.
于扬 《学理论》2012,(17):285-286
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地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思维及生活方式,也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如何应用新媒体技术手段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也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全新的观察视角和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文化形态和思考方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拥有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利用新媒体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平台,同时建设一支优良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为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7,(10)
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快捷性、虚拟性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仅能打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界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然而,新媒体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相应的挑战。高校应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多样化的优势,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新媒体文化,强化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媒介素养,以实现新媒体视域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观念形成、生活习惯养成和学习行为育成,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清醒地认识到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有效地利用新媒体环境,把握好新媒体技术,需要每一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警钟敲醒、认清使命、革新手段来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时代,新媒体衍生的新教育环境,使原有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受到了挑战。这种新的教育环境要求全面革新现有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降低教师的主观引导性,进行适当的角色转换。如何进行以新媒体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现在教师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4,(35)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变化。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创新发展的对策是:利用新媒体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加强教学队伍建设;加强对高校大学生新媒介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1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深受其影响,应引起高校领导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从阐释相关理论概念入手,结合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提出了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4,(27)
新媒体时代的迅猛发展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的同时也蕴含全新挑战,面对这些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切实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新媒体时代的新特点需要我们处理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以此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改进,本课题着眼于新实际、新情况,提出需要注意的三个关系。这将有利于开展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有利于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数字时代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对新媒体的运用越来越普遍,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心理意识、思维方式、语言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完善时期,把握机遇,创新思政课模式,对大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新媒体是把双刃剑,给新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教育强则国强,教育兴则国兴。"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创新教育方式,在此背景下,探索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柴艳莎 《学理论》2013,(21):240-241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和发展,使大学生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通常扮演着信息的制造者、转发者、围观者、评价者的角色,他们在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情况影响着信息传播的效益性,因此媒介素养教育是引导大学生正确应用新媒体、正确认识信息传播的必要途径,同时,媒介素养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分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既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体现了媒介素养教育的方向性。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6,(2)
新媒体在大学生中运用甚广,学生对微信、微博、QQ、校园BBS等新媒体的运用和接受能力很强。目前,大学生廉洁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若将新媒体巧妙应用于大学生廉洁教育中,必能使大学生廉洁教育收到较好的效果。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媒体的形态和作用,进一步阐述了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最后提出了应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7,(7)
通过文献法了解西方国家思想教育的基本情况,进一步探究实现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意义,从而揭示新媒体时代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教学实践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