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昔人有言:“盖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拟也。”去年荣获泰皇普密蓬·阿杜德陛下颁赐玛希隆哇拉努颂荣誉纪念盾和最佳社会福利家光荣称号的谢慧如先生,就是当代一位具有非常之事和非常之功之非常者,一位名倾泰国朝野、誉满中华乡邦的泰籍华人大企业家、大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文化交流历来都是双向交流.既有东学西渐,又有西学东渐.在清末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我国大批留学生承载着“救亡图存、开启民智”的历史使命,求新声于异域,引入和借鉴异域文化,为西学东渐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能在东学西渐和西学东渐之间游刃有余者则甚少,而陈季同便是这少有者之一,故有“中国东学西渐第一人”和“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之美誉.本文将从陈季同亲历法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以及引入法国文化等方面阐述其在晚清中法文化交流中所作的特殊贡献以及其在中法交流史中的历史地位,旨在给当今日益繁荣的中西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一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凭工资过活的公职人员,几乎成了寓言里那对牵驴的祖孙,怎么走都惹人嘲笑。今年的春节话题除了亲情、家风、春晚-年终福利是一个异常火爆的题材-并且由于"公务员"这一特殊群体的存在更显得别具意味。翻看近段时期的新闻、评论、论坛,"这个年,公务员们过得还好吗"似乎成为了全民焦点。吐槽者有之、奚落者有之、怀疑者有之,让凭工资过活的公职人员,几乎成了寓言里那对牵驴的祖孙,怎么走都惹人嘲笑。  相似文献   

4.
王志强 《当代韩国》2014,(3):121-124
正按照陈寅恪的说法,"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借用佛教初果之名)"。1就是说,举凡一个新时代的新研究,不仅要有新材料,更要有新的问题意识。近年来国内外学界有关东亚历史的研究热潮,与21世纪初东亚各国寻求建设一个东亚共同体的现实努力显然是具  相似文献   

5.
张书元  石斌 《美国研究》2007,21(3):116-133
一西方正义战争论的历史演进 对于战争及其他大规模、有组织暴力使用的道德评判和论辩,从来就是政治哲学、政治伦理和政治实践中最重要和最困难的任务之一.与此相关的原则、信念或思想状态对战争发动者、参与者和关切者的动员能力、道德自信心或情感认同的巨大影响,一向是决定战争能力、战争胜负或战争之政治与心理后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因而具有重大的实际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6.
每一本旧书,都极有尊严的样子,占着它该占的位置,"沽之哉、沽之哉,我待善沽者也"。我当了一个学期的客座教授,从台湾带回三箱新旧书,除了随身的一箱,有两箱尚未寄到。而师弟傅杰从台湾竟能淘回十几箱旧书,以及书友钟锦从温哥华托运回三十六箱书,庶几相当于石崇斗富的  相似文献   

7.
“华侨”名称的出现考证者颇众,李长傅要言不烦,于《南洋华侨史》云:“清末因革命运动,中华二字始注入侨民之脑中,有中华会馆、中华学堂之建设,乃发生华侨之名称。”“中华”两字是否因为清末革命运动,始注入侨民之脑中,鄙意对此窃有所疑。 “中华”一词由来已久,最初曾以人名出现于史前传说,《路史》有关于黄帝封东山而  相似文献   

8.
现有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蛰居者与父母等家人同居,成为没有经济来源,不能自立的寄生族.家庭既是青少年蛰居的温床,也是蛰居问题迁延性的根源.伴随着蛰居时间的延长、蛰居者及其父母年龄的增长,蛰居者家庭面临着较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其生存现状堪忧.鉴于蛰居问题与家庭的密切相关性及蛰居者对接受援助的抗拒性,应对蛰居问题有必要首先从家庭入手."K HJ父母会(家庭会)"作为唯一的全国性援助蛰居者及其家庭的民间团体,其核心援助对策是组织召开父母会(家庭会).旨在开导蛰居者父母正视问题,改变对蛰居者的训斥态度,缓解家庭紧张关系,从而实现帮助蛰居者走出家门,接受相关机构援助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姜涛 《德国研究》2011,(4):51-58,80
受制于宪法所确立的“社会国家原则”,德国劳动刑法整合社会的价值观念,强化对劳动者的刑法保护,约束雇佣者的自由权,从而在法规范上构建出与劳动者的人性尊严相一致的劳动刑法体系,即在以刑法严厉打击雇佣者严重侵害劳动者之劳动权的犯罪的同时,强调刑法对正当的集体争议行为的刑事免责以及不正当的集体争议行为的刑事干预.  相似文献   

10.
姜浩峰 《新民周刊》2015,(47):27-29
芭蕾舞剧《白毛女》,是中日"芭蕾外交"的一段佳话。及至近年,当上海芭蕾舞团将《简·爱》搬上英国舞台,亦有媒体称之为"芭蕾外交"。时过境迁,就历史意义来说,"芭蕾外交"无出《白毛女》之右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