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2 毫秒
1.
图书推介     
王金玲主编的《中国妇女发展报告N o.1(’95 10)》(妇女发展蓝皮书)2006年3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力图以妇女 本土的立场,以学者 行动者的视角,在中国社会—文化存在与变迁和全球化这两个背景下,对1995年世妇会以来中国妇女生存与发展态势进行分析与评估,并提出政策  相似文献   

2.
当下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讨论都离不开现代价值和全球化的语境,同时也要十分突出本土性与主体性。中国文化应该改变被动、应激性的回应模式,主动面对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挑战,这不仅是重新找到当下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在全球化文化图景中建立主体性的必然选择。中国文化体系又是十分复杂、内部互补的,任何一种本土文化都可以为现代化和全球化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其中道家与道教传统以独特的生命观、历史观、超越性达成社会政治及个体精神的平衡,更应该完成公共领域指向的话语建构。在这个基础上,中国传统文化才可能是世界的,也才可能是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3.
“前现代”、“现代”、“后现代”这三种在西方原本历时递进的文明形态,在中国却共时并存,异常复杂。要么西方化而丧失自我,成为西方的附庸;要么以本土文化为本位而无法进入现代,无法融入全球文化。中国文化的全球化正面临着这一两难困境,也正在为走出这一困境而努力。  相似文献   

4.
以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和西方文明的本土化面貌出现的中国文化发展问题,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反复与纠缠,在社会全面发展的今天取得了巨大的现实成就,这就为中国文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现代化之延伸的全球化并不可怕,文化的差异性与民族个性不会因此而必然走向衰落;而文化怀古倾向却极有可能导致文化传统的衰萎。彻底抛弃“中西之争”、“古今之辨”的陈旧思维模式,在古今中外的多种文化资源之间形成高度辩证的联结。21世纪的中国文化必须通过新的整合与创造,努力完成价值系统从前现代向现代的转换,同时超越西方式现代性的弊端,构建起先进的本土文化。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语境中的先进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内涵 ,将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身处全球化时代 ,先进文化必须以开放的姿态 ,主动地迎接外来文化的挑战 ,积极地参与文化的互动和融合 ;必须始终注意把握文化发展的规律和方向 ,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必须始终以先进性为准绳 ,正确地处理一般与特殊、认同与拒斥、文化关系与国际关系等矛盾。  相似文献   

6.
谭贤楚 《前沿》2002,(12):148-150
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 ,经济全球化日益激烈 ,学者们越来越关注“文化创新”。本文通过对科学文化与创新文化的关系的探讨 ,认为科学文化是创新文化的前提和基础 ,并指出二者的“融合”是实施文化创新的关键 ,文化创新是其它一切创新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7.
王艳秋 《理论月刊》2004,(3):122-123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实际上是在全球化萌芽和发展的早期对全球化所作的深刻的分析。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基础和主要内容,并导致了文化帝国主义现象抬头,而非领土扩张化才是目前全球化的文化状况。在全球化的未来发展中,多元文化仍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其基本原则。这一原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非常一致。而对各方面因素的全面考虑又体现了中国传统思维中的辩证法思想。科学发展观还是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在全球化时代的必然演化物,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新发展和最新要求。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 ,江总书记又进一步把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标志。这反映了我党对先进文化作为一种重要国力的深刻认识。一、树立文化国力新理念当前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特别是以文化国力为焦点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将成为世界发展新的重要现象。文化将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标志和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电影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电影“出海”对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具有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生机勃勃的现实社会,为中国电影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用中国电影讲好中国故事,既要以本土文化为背景,寻找与海外受众的最大情感公约数,实现故事内容和价值理念的共鸣合拍;也要借助不断释放的政策红利,创新传播方式、拓展发行渠道,让电影这一跨文化传播的载体“走出去”,进一步推动中国电影全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了解和反思西方本土人类学,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中国人类学本土化问 题的认识。中国人类学本土化问题的重新提出、讨论与实践,实际上是对西方人类学理论方法的 批评反思和对其文化霸权的解构,同时也是为了消解国内文化“殖民遭遇”和填平“文化鸿沟”, 进而创建起适合于中国社会的本土人类学体系。人类学的“本土化”与“国际化”并不矛盾,而 是互为参照、相互依存的。  相似文献   

12.
珠海山水相拥,江海一脉,毗邻港澳,地接广州。自明清四百余年以来,一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海上走廊。近代以来,自然山水与人文历史的孕育、本土文化与“欧风美雨”的碰撞,使得这片并不辽阔的土地,成为近代中国思想启蒙、文化解放的发源地之一,诞生了一批“睁眼看世界”的人。  相似文献   

13.
根植于本土优秀的传统法文化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在时间浸润之下因当代中国法治建设实践而被赋予了新内涵和新使命。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与传统中国“德法互补,共同为治”,“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源泉”与传统的民本思想,以及抓“关键少数”与古代中国“依法治官”这三大方面存在暗合与差异。这启示我们既要彰显文化自信,更要辩证对待传统文化。在正确处理古今中西文化之间关系的前提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4.
文化多样性下的“以人为本”与“和谐为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小文 《人权》2010,(6):8-11
当今世界,人类文明正处在又一个重大转折时刻,继经济全球化之后,文化全球化成为紧随其后的一种必然趋势。传统的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都主张一神论和普世论。正如亨廷顿所说,“自创始起,伊斯兰教就依靠征服进行扩张,只要有机会,基督教也是如此行事,‘圣战’和‘十字军东征’这两个类似的概念不仅令它们彼此相像,而且将这两种信仰与世界其他主要宗教区别开来。”这就有只强调自己的“人权”而罔顾他人的“人权”之嫌。而中国文明与此不同,更多地体现了“文化多样性与人权”的精神。它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不以自己认为是好的东西就强加于人。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视野中的文化发展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晓黎 《前沿》2002,1(10):132-136
全球化是个多层次的发展性概念 ,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全球化是其中相互关联的三个方面。从文化结构上看 ,全球化使各民族的实用性文化日益趋同。准确认知其特征是深入理解其涵义的重要前提 ,通过对文化全球化发展所表现的“同”与“异”、追求文化的原创性及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多功能性的分析 ,阐释了在全球化趋势下的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丙珍 《前沿》2012,(22):128-130
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中,少数民族文学既有本民族文化的特征,又有跨文化建构的维度,少数民族文化、区域文化与本土文化根植于少数民族文学之中,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学.在此,以鄂伦春族史诗“摩苏昆”为例,从文化认同功能的角度阐述作为文化承担者的普遍认同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由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引发的文化冲突和利益分化,使当代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制度认同危机.这已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和制度变迁阶段的核心问题.以文化认同为基础,以制度公正为核心,以制度文化自觉的培育为重点,重建制度认同,这是当代中国人基本的政治和文化价值诉求,也是全球化进程中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发展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战略视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文化产业要确立“走出去”的方针,在直接参与全球化竞争、扩大国际文化市场占有率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其关键是:1、创作和研发出大批既代表中国民族文化、又为国际文化市场所欢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产品;2、促进现代科技与文化创意的结合,以科技含量高、文化含量高、服务质量高的“三高”产品,在国际文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3、建立一套经常调整的、重在促进对外文化贸易的法律和政策,以体制创新来积累竞争优势。此外,中国文化产业还要大力拓展对外贸易渠道,利用文化商品出口,扩大服务贸易。  相似文献   

19.
文章尝试从元理论研究、描述主义和规范主义研究三种视角分析全球化中的价值冲突。广义的价值冲突包括价值的冲突和价值观念的冲突。全球化中价值的冲突主要是“南”与“北”的经济价值的冲突 ,“东”与“西”的政治价值的冲突 ,价值观念的冲突主要是本土与外来、中心与边缘的价值观念的冲突。面对全球化中的价值冲突 ,中国应该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并举 ,坚持和平共处与反对“和平演变”相结合 ,批判地继承传统与批判地吸收外来价值观念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伴随经济全球化运动和过程出现的“全球文化”是新世纪人类文化的主流 ,其主体形态则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工人阶级的文化 ,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 ,是规范人类实践活动的行动纲领 ,具有世界意义和人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