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曾几何时,重庆被人称作“文化荒漠”。可短短几年,重庆已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地标”:如火如荼的“唱读讲传”、川剧《金子》、大剧院的芭蕾舞、走向全国的“红岩联线”、杂技《花木兰》远赴美国演出、《摩尔庄园》畅销上百万册……  相似文献   

2.
《当代贵州》2012,(15):62
本套丛书以“口袋书”的形式呈现,由《阳明文化》、《土司述略》、《沙滩文化》、《黔史掠影》、《懂点夜郎》五本构成,用大白话和通俗易懂的故事叙述贵州文化,让更多读者了解贵州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3.
近日,记者从省文化厅获悉,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文化年鉴》和《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公布的数据:2012年,四川公共文化投入进步指数位居全国第一、人均为全国第三,2011年四川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指数(总量)全国第四。3个数据显示,四川公共文化迈进全国第一方阵。近年来,我省以"文化  相似文献   

4.
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志刚 《求是》2012,(2):54-5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高度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决定》对如何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和明确部署。  相似文献   

5.
余秋雨是开辟"文化大散文"先河的第一人。80年代后期开始写作《文化苦旅》等文化散文。所写的《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开启了一代文风。他旅行式的散文,以大众化的笔法,形象、具体地为每一位读者展现出了他所到之处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作为文化散文,余秋雨的旅行式"文化大散文"已超越了散文单纯的阅读功能,更起到了为国人普及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周文彰 《前线》2014,(3):5-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重大部署,文化体制改革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改革,文化生产力、文化传播力、文化竞争力以及文化影响力必将得到进一步释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全面领会全会的改革思路要贯彻好全会《决定》,把文化体制改革引向深人,不能只看全会《决定》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这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学习领会好《决定》向我们传递的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研读全会《决定》可以看到,这次改革的思路有三点非常突出。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使命,为我国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的文化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正如《决定》所说的,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相似文献   

8.
王玉斌 《江淮》2012,(12):28-29
文化是民族之魂、崛起之基,是发展之要、和谐之本,是沟通之桥、创新之道。省第九次党代会围绕建设美好安徽,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奋斗目标。为全面实现这一目标,日前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文化强省建设实施纲要》。这一《实施纲要》与《经济强省建设实施纲要》、《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共同构成美好安徽建设的纲要体系,充分体现出四个方面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9.
陈志环 《唯实》2012,(4):63-66
《新民主主义论》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论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新民主主义文化问题认识的成熟。它科学界定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内涵及特点,指明了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上重要的基础理论文献。学习《新民主主义论》对待文化问题的基本精神对当前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共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称《决定》),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军号角,是我国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1.
《求是》2011,(2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并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相似文献   

12.
我国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一样,需要以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为基础、作指引、划方向。文化发展促进法的立法目的是为实现文化强国的战略提供法律保障。《文化发展促进法》的核心内容是要将《决定》、《纲要》确立的文化发展繁荣目标上升为国家意志,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的手段,以确立法律权利、法律义务的方法,增强全社会的文化发展观念、文化法制意识;同时,通过法律规范的鼓励、倡导和形成作用,将我国文化建设中国家、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个人的职责、权利、义务,合理确立、依法规范,完善文化法律体系与结构。  相似文献   

13.
启瑄 《学习导报》2012,(7):11-1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全会《决定》),作出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战略部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在短期内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新民主主义文化也逐步向社会主义文化过渡。《解放日报》和《人民日报》作为不同时期的中共中央机关报,在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的转变过程中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记忆文本。通过对《解放日报》和《人民日报》的考察,不仅可以看到新民主主义文化在文化主体和服务对象、时代特征和历史主题、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方面向社会主义文化转变的概况,还可以了解转变的动因及取得的成效,在新时代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定借鉴和价值遵循。  相似文献   

15.
蔡国英常委《讲话》第一、二部分,重点对文化体制改革重大意义的认识;对我区文化改革发展已取得的成效和积累的经验进行了总结。《讲话》的最后两部分对今后我区文化改革发展重点和文化管理创新任务进行了全面地部署,为了便于读者特别是文化工作战线上的干部职工学习掌握我区今后这一方面的重点工作任务,本刊特将国英常委讲话的最后两部分内容刊出:  相似文献   

16.
纵观历史,人民群众的每一次文化觉醒,都会迎来一次波澜壮阔的社会进步,而先进文化则是文化觉醒的强烈催生剂。《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号召,其中强调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7.
江文 《江淮》2011,(12):6-7
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文化引领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决定》把文化创新提到事关文化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把握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抓住了繁荣发展文化的关键和要害,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为做好新形势下文化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偶然一个机会,看到了台湾的《财讯》杂志的一篇发人深省的文章:《抢中国金子不如先抢中国才子》,不能不引起思想上的极大震动.这个题目本身就够鲜明、醒目,并发人深思的了:明明白白说的是"抢"呀!"抢"中国的"金子"和人才资源.并在这两者之间的孰轻孰重、孰先孰后,作出权衡、比较、选择,采取大规模的"抢滩"行动.  相似文献   

19.
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三次全会通过的《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两个《决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两个《决定》"从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20.
《江淮》2011,(10):4-1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我们就文件中的若干问题,约请有关专家作了深度解读,希望能够对读者深入学习领会《决定》精神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