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刚刚过去的2005年,伊朗核问题危机频频,风波不断。尽管各方还没放弃和平的努力,但美伊双方立场分歧太大,国际社会普遍较为悲观,认为最终摊牌已为时不远。核问题由来已久说起来,伊朗的核技术还“得益”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伊朗巴列维王朝与美国关系“亲密”,美国对伊朗核项目热心支持,两国还签署了“和平利用核能”的协议。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美伊关系破裂,美国对伊“核能项目”的态度便随之来了个180度大转弯。2003年2月,美国突然宣布,其卫星拍到了伊朗秘密建造铀浓缩设施的照片。铀浓缩技术是国际社会严禁扩散的敏感技术,…  相似文献   

2.
日内瓦伊核谈判破局是美国和伊朗关系融冰的结果,也是美伊关系走向缓和的开始。伊朗核问题的核心是美伊关系。自1980年美伊断交以来,两国关系始终处于敌对状态。美国视伊朗为“邪恶轴心”国家,处心积虑地企图改变伊朗伊斯兰政权,伊朗也称美国为“大魔鬼”。但是,“阿拉伯之春”以来中东战略格局的变化使美伊双方发现,他们之间的利益交汇点正在逐渐超越彼此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11月29日,美国白宫发言人麦克莱伦表示,美国对英、法、德三国与伊朗达成协议并促成伊朗停止浓缩铀活动表示赞赏和欢迎。近来,伊朗核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伊朗的核计划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它的核技术主要从当时与其关系密切的美国及西方国家引进,90年代初,伊朗开始与俄罗斯商谈恢复修建有关核电站问题。伊、俄核合作引起美国的不满。美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一直对其采取“遏制”政策。“9·11”事件之后,美国将伊朗列为三个“邪恶轴心”国的态度更趋强硬。美国对伊朗强硬有诸多因素。首…  相似文献   

4.
伊朗核问题     
《时事资料手册》2005,(2):44-46
2005年年初,美国高层领导人再度就伊朗核问题向伊政府施压,并称不排除对伊实施军事行动的可能性。美国的恐吓引起伊朗的强烈反应,并导致刚刚趋于平静的伊朗核问题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伊朗是"一带一路"倡议下涉及的连接亚非欧三大洲的重要国家,随着2016年伊核协议的正式实施,伊朗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但也受到资本和技术的制约。伊朗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可观的人口规模,但制造业薄弱、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中国作为伊朗的最大贸易伙伴,有着巨大的能源需求,且在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具有比较优势。中伊加强产业合作,有助于把中国的优势技术和产能与伊朗的自然资源和市场需求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并实现两国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6.
《时事资料手册》2007,(3):41-42
3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以一致赞成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关于伊朗核问题的第1747号决议。新决议加大了对伊朗核和导弹计划相关领域的制裁。同时强调继续寻求通过谈判解决伊核问题。决议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7.
《时事资料手册》2006,(4):48-48
6月1日结束的美、俄、中、英、法、德有关伊朗核问题的外长级会晤就伊朗核问题解决方案达成共识。美国副国务卿伯恩斯7月3日说,如果伊朗在7月12日之前不对六国方案作出答复,美国将谋求通过联合国对伊朗采取行动。伊朗外长穆塔基7月4日说,伊朗此前宣布的8月22日就六国方案作出正式答复的最后期限“不可改变”。7月12日,在巴黎举行的美、俄、中、英、法、德六国外长级会议决定将伊朗核问题重新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六国方案中的措施有:  相似文献   

8.
美国:力图将伊朗变成下一个伊拉克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2月4日决定将伊朗核问题向联合国安理会报告。美国国务卿赖斯和国务院发言人麦科马克随即发表声明,对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这一举动表示欢迎。布什政府虽然此前一直表示支持欧盟三国在伊朗核问题上进行的外交努力,但骨子里总是持怀疑立场,同时不断威胁要把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以便对伊朗实施制裁。现在看到伊朗核问题终于朝着自己希望看到的方向发展,布什政府当然表示大力支持。布什政府在伊朗核问题上的所作所为清楚地反映出美国在伊朗核问题上的战略考量:首先要把伊朗核问题提交…  相似文献   

9.
《时事报告》2009,(2):14-23
奥巴马执政后,美国外交新战略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一个中心、两场战争、三个重点,”即以重振美国经济为中心,尽快从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脱身,重点解决巴以问题、朝鲜核问题和伊朗核问题。而在施行外交新政的过程中,大家最为关注的无疑是,美国会如何调整日趋复杂和微妙的大国关系,以恢复美国受损的道义威信和巩固“一超”的领导地位。美俄关系会重启吗?美日关系还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石吗?美欧关系是更亲密了还是分歧加大了?美中关系有何变化?  相似文献   

10.
2006年6月1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美、俄、中、英、法以及德国达成了一项关于伊朗核问题的重要协议,协议提出了在伊朗中止铀浓缩的情况下将向伊朗提供一揽子优惠方案。同时提出,如果伊朗拒绝放弃铀浓缩计划,安理会将采取必要措施对伊朗进行惩罚。这是世界  相似文献   

11.
秦天 《时事报告》2012,(2):63-66
从2011年10月起,美国抖搂伊朗间谍谋剌沙特驻美大使案,西方鼓动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新报告、指明伊核计划涉及“军事层面”,对伊动武之声甚嚣尘上。伊朗也不好惹,先是降格与英国外交关系,后有民众冲击英国驻伊使馆,鼓吹俘获了美军无人侦察机,进行“守卫90”军演。你来我往的一番博弈,其实也是30多年来双方恩恩怨怨的延续和浓缩。  相似文献   

12.
域外传真     
美国否认想以武力解决伊朗核危机4月2日,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博尔顿在卡塔尔表示,华盛顿正在努力以和平方式解决伊朗核危机,同时他否认了外界对美国想以武力方式解决该问题的猜测。此前,博尔顿在柏林参加了美、俄、中、英、法、德六国就伊朗核问题举行的磋商。他在与卡塔尔领导人举行会谈后对媒体强调了卡塔尔作为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在地区事务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他说,伊朗核计划影响到了海湾地区的安全,使一些国家感到不安。博尔顿还认为安理会应该介入伊朗核危机问题的解决,他说:“伊朗过去是、现在依然是对世界和平的威胁,因此有必要让…  相似文献   

13.
《时事报告》2006,(2):7-8
新闻事实:8月8日,伊朗宣布重新启动铀转化活动,同时拒绝了欧盟提出的关于解决伊朗核问题的一揽子提议。欧盟、美国不久前先后发出警告,称如果伊朗不停止铀转化活动,就将把核问题提交安理会,伊朗表示不会因此退却。国际原子能机构于9月24日通过了欧盟提出的关于伊朗核问题的决议。但伊朗认为它是“不合法的和不能接受的”。伊朗坚称其核活动是为了发电,并表示决不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合法权利。目前,美国正在加紧活动,要各国支持将伊朗核问题提交安理会。  相似文献   

14.
“轻轻说,但要手握大棒”,这是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一句名言。但现在应改为:恶狠狠地说,还要挥舞制裁大棒。这已成为美对外政策的真实写照。“制裁”一词,现已不折不扣地成为美外交的“口头禅”。近来,这一政策在伊朗核问题上体现尤为充分。布什多次警告,如果伊朗不执行安理会第1696号决议,等待伊朗的必将是严重的后果。美副国务卿伯恩斯表示,美将推动安理会通过新的决议对伊朗实施制裁。其实,从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至今,美国就一直在对伊朗进行制裁,两国至今还没有建立外交关系。但以消除核武器威胁为由头,动员西方国家特别是整个国际…  相似文献   

15.
2005年伊始,美国政府再度就伊朗核问题向伊政府施压。1月17日, 情美国总统布什称美国不排除对伊朗实施军事行动的可能;18日,新任美国国务卿赖斯称伊朗是“美国需要重点对付的国家”。美国的恐吓引起伊朗的 英强烈反应:19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阿塞菲以书面声明的形式称伊朗将有力反击一切敌对行动。刚刚趋于缓和的伊朗核危机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 雄的焦点。 阿 核危机一波三折 伊朗核问题由来已久。说起来,伊朗的核技术还“得益”于美国。早 在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伊朗巴列维王朝与美国关系密切,两国在1957 拉 年便签署了“和平利用…  相似文献   

16.
域外传真     
德国媒体报道美国要对伊朗动武近期,德国主要媒体纷纷报道称,美国政府可能要对伊朗可疑核设施发动军事打击,并为此向北约盟国发出通报,希望它们对此做好准备。2005年,最让美国没面子的可能就是伊朗了。伊朗新总统内贾德在联合国大会上对美国大加抨击,继而声称“以色列应该从地图上被抹掉”;在核问题上立场强硬;还不断插手伊拉克事务,断然拒绝美国提出的“希望伊朗参与解决伊拉克问题”的邀请。德国《每日镜报》援引北约的情报消息称,北约盟国已被告知美国正在研究包括军事打击在内的所有可选方案,以使伊朗政权屈服。德国国家电视台则报道,美…  相似文献   

17.
北京六方会谈就朝核问题达成《2·13共同文件》后,美朝敌对关系迅速冰融解冻,朝鲜半岛局势也跟着柳暗花明。虽然尚不能预期美朝和解势头能维持多久,但朝核问题的初步成果还是让人充满各种期待,期待美国真的从强硬回到现实,期待正在不断升级的伊朗核问题也随之春意融融。  相似文献   

18.
美国希望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但必要时不惜动用武力,以英法德为代表的欧盟国家的立场虽不及美国强硬,但要求伊朗完全中止和铀浓缩有关的活动,发展中国家希望伊朗核问题能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框架内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9.
杨勇 《时事报告》2003,(7):54-55
随着伊拉克战争的结束,美国与伊朗的关系问题再度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美国指责伊朗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接纳“基地”组织领导人,帮助黎巴嫩真主党,暗中操纵利用伊拉克的什叶派穆斯林。五角大楼甚至已制定了使伊朗“改朝  相似文献   

20.
艾林 《友声》2011,(4):22-23
【正】今年是中国与伊朗建交40周年。伊中友协主席阿哈德·穆罕默迪于6月7日至13日率代表团一行24人访华,其间双方共同举行了建交庆祝活动。6月8日至9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伊朗友好协会和伊朗中国友好协会在首都大酒店举行中国伊朗关系研讨会。对外友协、中伊友协会长陈昊苏,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