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姬 《新民周刊》2020,(14):6-13
习近平总书记对浦东提出"三个在于"的定位要求,浦东发展的意义在于窗口作用、示范意义,在于敢闯敢试、先行先试,在于排头兵的作用。1990年4月18日,86岁的邓小平向世界打出了一张王牌——浦东开发开放。小平同志说:"抓紧浦东开发开放,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后来,小平同志还说:"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春天的阳光照亮了浦江之东的土地,也照亮了上海的锦绣未来。浦东从此沧桑巨变,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张王牌,一张面向世界的王牌。  相似文献   

2.
旧家具、老物件经过一个妙思和一双巧手的"抛光",就延续出一段新的生命。瑞士人尤纳斯·马瑞恩是个混搭高手。他把上海五维创意园区的一间旧厂房翻修成了居家、创作两用的工作室,在这里,各种从旧货市场搜集到的与上海历史有关的旧家具、老物件经过一个妙思和一双巧手的"抛光",就延续出一段新的生命。尤纳斯的家对于参观者来说充满了惊奇...  相似文献   

3.
高捷 《新民周刊》2020,(14):32-35
30年后的今天,浦东的乡间小道变为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煤饼煤球变为安全燃气,江畔滩涂变为河堤绿荫,摆渡码头变为江底通路……30年后的今天,回首过往,是一段辉煌"隧跃"。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来,隧道股份伴随着浦东新区发展的步伐,从跨越浦江天堑的越江隧道到横跨浦东的主干道路,从家家入户的燃气管网到国人自豪的盾构装备,有幸参与了浦东——这一现代化"城市奇迹"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并为之奋斗与努力!  相似文献   

4.
上海,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国际化大都会。喀什,中国版图的最西面,曾被楼兰古城发现者、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视为"全世界离海最远"。这两个相去近万里的地方,因为守护着同一片蓝天,从而分享着同一份友爱、温暖的心情。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上海数万知识青年便在"我们新疆好地方"的歌声中离乡援疆,挥洒青春和热血。至2010年3月,新一轮援疆工作拉开序幕,上海对口支援地区从阿克苏地区移驻喀什地区四县——莎车、叶城、泽普、巴楚。黄浦江水滋养了沿岸的人民,叶尔羌河滋养了沙漠的胡杨。发挥特色,注重实效,尤其是通过"文化润疆"、"智力援疆",做了诸多援疆工作的上海,以无限申情,滋养了古老的喀什。  相似文献   

5.
胡展奋 《新民周刊》2012,(16):68-68
摩天高楼雾列。经济奇迹撼世。但,这还不是真正的浦东。翱翔于物化的浦东之上的,乃是一种孕育大浦东、催生大浦东,最终令浦东雄视海内的精神——浦东精神。这,才是浦东的"形而上"。这,才是践行上海价值取向,推进浦东二次创业的源头活水。四月的浦东,阳春烟景,柳绿桃红,为探究浦东  相似文献   

6.
金姬 《新民周刊》2023,(7):70-71
<正>作为上海银行创新孵化平台,“火花”希望联合各方,共同打造金融科技创新合作圈。随着金融+科技日益融合发展,上海正积极打造全球金融科技(Fin Tech)中心。对于当下的金融科技领域,针对研发成果的全生命周期孵化转化,以及服务企业加速成长、源头创新的平台决定了Fin Tech创新的活力。位于上海张江的某人工智能企业负责人武总,就在最近深刻领悟到了孵化平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周洁 《新民周刊》2020,(14):20-21
岁月倏忽,浦东已至而立,多次惊艳了世界。如今,浦东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以上海1/5的土地、1/4的人口,创造了上海1/3的经济总量,40%的战略性新兴产业,50%的金融业增加值,60%的外贸进出口总额,成为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承载区。浦东不仅成为了上海新的传奇,也俨然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三十年,数据会说话。藏在浦东发展中的数字密码,你看懂了吗?  相似文献   

8.
应琛 《新民周刊》2020,(14):14-19
浦东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新区。30年前,浦东新区的成立,与1980年建立的5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一起,形成了我国沿海经济开放带,为中国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奠定了基础。邓小平曾说,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2018年,浦东新区地区生产总值首度超过1万亿元。2020年,是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同时也是向"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的目标迈进的关键之年。  相似文献   

9.
陈冰 《新民周刊》2012,(29):56-58
或许正应了"树大招风"这句谚语,苹果在中国遭遇连环诉讼。苹果刚刚向唯冠支付6000万美元"和解费",又有一家名为智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臻科技)的智能机器人公司在上海起诉苹果,他们认为iPhone4S的最新功能Siri涉嫌侵犯其公司在国内的专利,要求苹果公司停止侵权。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究竟有什么来头,居然和...  相似文献   

10.
周洁 《新民周刊》2020,(1):84-87
在心脏起搏器这一被誉为心内科介入医疗技术皇冠上的"明珠"领域,中国终于拥有了看齐世界一流水平的能力。今年是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从浦东新区诞生的那一刻起,它的名字就和"创新"密不可分。这片神奇的热土,也是医疗器械民族产业的沃土。创立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微创医疗"Micro Port),秉承着让中国人享受到与西方发达国家人民同等水平、同等价位的高科技普惠化医疗解决方案的目标,面对强手如林的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坚持创新,拼出一条生路。  相似文献   

11.
胡展奋 《新民周刊》2012,(16):70-73
浦东人将要建设的不仅是一座座巍峨的"东方明珠",更有一座座无形的思想文化、理想道德的精神高峰。4月17日是个"寻常"与"不寻常"交集的日子。4月17日是个屋外屋内都有热流汹涌澎湃的日子。为纪念浦东开发开放22周年,一场别开生面、被国防大学教授黄宏将军誉为"创新互动"的座谈会在浦东图书馆举行。不必锣鼓喧天,也不用宏大叙...  相似文献   

12.
1945年美军占领日本,解除了日本军队的武装。但是,经过短时间的酝酿和准备,1954年,日本的军事力量又以"自卫队"的名义出现。经过近60年的发展,日本的事力量已经从当前的一支仅有7.5万人的警察预备队发展到今天拥有25万人并装备着世界最先进武器的陆海空自卫队,其军事实力正逐渐超出"自卫"的需要。日本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军事强国。  相似文献   

13.
杨江 《新民周刊》2012,(48):82-84
甜蜜故事背后灰影幢幢。"世界巧克力梦公园",上海这家已成功举办5次展览、游客人数高达200万人次的巧克力主题公园,其品牌印象被"傍名牌",被"李鬼"粗暴地据为己有。巧克力长城、巧克力兵马俑、巧克力敦煌石窟……2012年11月,一则有关巧克力主题公园——"巧克力开心乐园"即将于12月在上海世博园区开园的新闻,在上海引发...  相似文献   

14.
去中国实习     
任蕙兰 《新民周刊》2012,(28):54-55
一群25岁到40岁之间的美国大学生,想在上海找到实习机会:了解不一样的商业文化,会给他们的简历加分,让他们回到美国就业时更有优势。盛夏酷暑,来自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一群美国学生参观了上海张江股权交易中心,和以往走马观花的美国人不同,学生提得最多的问题是,"这里有没有实习机会或工作?"迈阿密女孩Yinem Garcia第...  相似文献   

15.
瀚海歌     
出江南,入西域,英雄意气满。长风急,忽回首,明月漫天山。葡萄浆,石榴酒,为我留一盏。胡杨林,稻香镇,愿人间长安。这些上海援疆的干部人才们,自信昂扬,不辞辛劳,在距离家乡近万里之遥的热土上,默默挥洒着智慧与激情,汗水与青春。产业、医疗、教育、文化……“上海力量”无所不至,援疆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从喀什市到莎车县、泽普县、叶城县、巴楚县,从集中传统手工艺的库木代尔瓦扎路到玉石巴扎、布依鲁克塔吉克族乡、萨依巴格乡核桃七仙园、“网红”奇特村……“上海身影”无缝衔接,天南地北,终归汇作一家。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俄关系进一步深化,上海与俄罗斯的故事,必然写出比前代美好的篇章。一部上海话对白的电影《爱情神话》,带火了"巨富长"地带。从2022年元旦到春节假期,来此打卡摄影、留影的人一直不断。"小红书"里随便翻翻,就能见到不少此地影像。所谓"巨富长",亦即上海巨鹿路、富民路、长乐路一带。附近襄阳南路、新乐路口的东正教堂建筑,以及汾阳路、岳阳路和桃江路街心的普希金铜像,是不少上海人比较熟悉的俄罗斯元素。而仔细点数,就会发现,上海的俄罗斯元素远不止这些。  相似文献   

17.
《新民周刊》2012,(38):22-23
这不是一款普通的车——这是一个跨度近30年的故事,一个属于那些年代的温情记忆,一个联接了城市命运、文化和情感的纽带。桑塔纳(SANTANA)在1983年扎根上海后,不仅成为上海继外滩建筑群之后被国人和世界所熟悉并认同的另一个"符号",更重要的是,它撬动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变革,并使之发生了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8.
任蕙兰 《新民周刊》2012,(39):44-45
楼市成交量不如往年,但"刚需"们发现,开发商在对弈中心态却比年初沉静得多,首先体现在房价寸步难让。房价止跌李阿姨家的鞋柜上放着几个蓝色塑料鞋套,都是中介带客人来看房留下的。她这套位于浦东内中环之间的两房年初挂牌180万元,看6月楼市行情起来了一波,现在挂到205万元,门口的蓝鞋套反而比年初多了起来。"有些地方价格虽然...  相似文献   

19.
沈嘉禄 《新民周刊》2017,(11):109-109
国际母语日前一天晚上,我在浦东参加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活动——“白领上海通”。这个活动由浦东新区潍坊新村街道办事处主办,马尚龙海派文化工作室承办。身为散文作家的马尚龙,长期关注上海女性与中国制造等话题的写作,现在跨界建立了工作室,将语言和海派文化融合于一体,以沪语和普通话相融的方式,展开海派文化系列讲座,从而达到“白领上海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金姬 《新民周刊》2020,(17):14-17
从新经济到新基建,上海这个"排头兵"再次成为"先行者"。这座曾经疫情外防输入最严峻的国际大都市,如今也成为全球经济复苏中奔涌的后浪。5月的上海,似乎满血复活了——先是五五购物节,开启了全市人民"买买买"的模式,上海16个区的党员干部都当起了"李佳琦",人们才发现这些都是隐藏的宝藏主播;5月7日到9日是政策三连发——5月7日上海发布"新基建"35条,5月8日临港新片区发布金融50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