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9 毫秒
1.
张景岳在《类经附翼·大宝论》中指出:“不识阴阳,焉知医理?”说明阴阳学说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为帮助大家学好阴阳学说,特提出几点看法如下; 一、怎样理解阴阳和阴阳学说 首先要明白:阴阳与阴阳学说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阴阳学说是春秋战国时代哲学思想的一部分,具有朴素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思想。根据古书记载和史学家们的研究认为,在当时这个学说的代表人物是邹衍。由于阴阳学说从一开始就带有朴素的唯物性质,所以它对后世的唯物主义哲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恩格斯曾说  相似文献   

2.
阴阳五行学说及五运六气学说深刻体现了《黄帝内经》的自然观,此两种学说蕴含着丰富的"应时"思想。时间是阴阳的首要内涵,需"应时"而法;五行是阴阳的二分,以四时的递嬗为基本节律,"应时"而迁;六气是阴阳的三分,是"六爻之动,三极之道"在中医学领域的继承和发展,是以时间为统属的时、位、标、本的统一;五运六气是天地阴阳运动变化的时间坐标,反映了天地万物整体运动变化的规律,"应时"而环会。  相似文献   

3.
<黄帝内经>认为气候变化与人体生理功能及发病相对应,即一年之中的寒暑更迭,一日之内的昼夜交替,都会使人体阴阳之气的消长状态产生规律的变化;四时阴阳的更迭交替,还会影响到病变的进退、转归和预后及疫疠的产生.针刺治病要结合自然界阴阳变化,按年、月、日周期的不同而实施补泻,"因天时而调气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经络平衡理论,探究电导法经络测量值的分析方法,考察其对慢性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健康人群82例和慢性肾病人群222例,采用电导法测量手足井穴和原穴的电阻值,分别计算原穴阴阳比值、井穴阴阳比值、原穴手足比值、井穴手足比值、原穴左右比值、井穴左右比值,采用接收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考察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比值对慢性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人群在井穴阴阳比值、原穴手足比值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井穴阴阳比值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618,95% CI为[0.537,0.699](P<0.05),原穴手足比值的AUC为0.727,95% CI为[0.655,0.800](P<0.01)。井穴阴阳比值的最优切点是1.16,灵敏度为0.64,特异度为0.52,原穴手足比值最优切点是1.04,灵敏度为0.68,特异度为0.72。结论 慢性肾病患者的经络平衡处于阴盛阳衰、上盛下衰状态,基于经络平衡的电导法经络测量分析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阴阳经穴同刺结合顺势肢体运动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阴阳经穴同刺结合顺势肢体运动治疗组(n=90)和常规针刺组(n=70),分别给予阴阳经穴同刺结合顺势肢体运动治疗和常规针刺治疗.结果:阴阳经穴同刺结合顺势肢体运动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和ADL积分均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P<0.01).结论:阴阳经穴同刺结合顺势肢体运动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杨骏认为情志失调、机体阴阳失衡为抑郁症的发病主因.该病病位在脑,涉及心肝.杨骏治疗抑郁症以首辨阴阳调脑神,次辨气血调心肝为原则.根据抑郁症的不同病期,分期论治,强调全病程治疗.选穴以水沟、百会、印堂、鸠尾、气海为主穴,注重通阳养阳的同时合以任脉腧穴以平调阴阳.  相似文献   

7.
"清浊"是经典中医的一对非常重要的"元概念"。当论及清浊之阴阳时,一般以轻清者为阳,重浊者为阴。但这与寒热阴阳、气味阴阳以及营卫阴阳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另外,"清升浊降"是中医学中与"清浊"概念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这个理论从类比自然界中的浮力现象而来。然而,根据浮力原理,物质在液体里上升还是下降,只与该物质的密度有关,而与用量无关;升提或下降之力的大小,则与密度和用量有关。而根据清轻者为阳主升的假设,药物在人体里上升还是下降,不仅与该药物的密度有关,而且与用量有关,二者产生了矛盾,从而导致临床用药困惑。  相似文献   

8.
《素问·上古天真论》有“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一段,其中“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一句,历代注家多笼统地加以解释,如王冰日:“夫阴阳者,天地之常道,术数者,保生之大伦。”张介宾注日;“术数,修身养性之法”。高士宗则释为“取法于天地阴阳,调和于五行术数,知阴阳术数之道。”究竟什么是“阴阳”、“术数”并没有说清楚。因此后学之人对于本篇许多内容的理解在深度上受到影响,从而对其主要精神把握不准,产生理解的偏差。  相似文献   

9.
明代新安医家汪机继承金元医家朱丹溪的观点,认为"针法浑是泻而无补".考其理论渊源,出自于<黄帝内经>"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针法补泻不同于药疗、食补,其作用在于调气.通过针刺的补泻手法以激发经气,促使机体阴阳平衡.当人体"阴阳形气俱不足"时,说明气虚血少,针刺不仅不能激发经气,反而会伤气、耗气.故大虚...  相似文献   

10.
气味是中医药性理论中最核心的概念。以气味分阴阳,则有气与气相对之阴阳、味与味相对之阴阳、气味相对之阴阳。气味各有厚薄,气味因其厚薄又可以各分阴阳。经典中医理论中关于气味阴阳的论述中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其中气味之阴阳方面的问题主要有4个,气味之厚薄及其阴阳方面的问题主要有8个。这些问题长期未能引起学术界应有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明代医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对汗证的阐述系统全面,其论治汗证时均以阴阳为本,并提出查脉证有火无火辨汗证阴阳。其指出自汗、盗汗各有阴阳,尤应重视阴汗的存在;战汗之难出者为病态,为阴证,需培补元气助汗出病愈;头汗亦分阴阳两证,即邪热上壅之阳证和阳气内脱之阴证,应分辨阴阳论治;小儿汗证应识常与变,重视汗出过多之变及病情之变,而辨阴阳论治。张景岳对汗证的论述极大地丰富了后世治疗汗证的理论和方法,对当今临床诊治汗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的管理学首重无为而治,也就是强调放权与自我管理的自组织治理模式;中国人的管理学谈天下至诚、德育天下及修身齐家之道,也就是愿景领导、价值领导、关系管理及文化建设,以创造信任的环境;中国人的管理学总是强调阴阳并存又阴阳融合,这正是学习型组织在变化环境中的动态平衡之道。  相似文献   

13.
在易学家看来,世界由阴阳二气构成,阴阳之间对立统一,相生又相克,相反又相成。此外人类演化也是由阴阳二气运动变化引起的结果,阴阳之气充溢着天地之间,天地之气即阴阳之气,所以天地之道即为阴阳之道。乾卦象征天,坤卦象征地,乾坤之卦即天地之卦。天道刚健,地道厚重,二者是一切生命的起源,也是整个宇宙万物发展的原动力。人们要有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和遵循万物发展规律,也就是要拥有乾卦健生的品质。还要拥有厚德载物的谦虚,即也要拥有厚生的品质。故而,君子效法天地应因时而动,既要掌握天地运行规律,又要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刚柔并济、顺时而为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是阴阳学说表述自然界中的气候现象和植物生长变化,以及人体生理病理活动的内容,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由于历代医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此有着不同的解释,本文拟就此作一分析。一、历代医家的注释:唐·王冰说:“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此处的“天”、“地”,颇不具体,有似未解。明·张景岳说:“阳生阴长,言阳中之阴阳也,阳杀阴藏,言阴中之阴阳也。盖阳不独立,必得阴而后成,如发生赖于阳和,而长养由  相似文献   

15.
阴阳分化是自然界的重要现象.阴阳语义原型在认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统领着人们对宇宙的总体看法,是人对性别认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阴阳语义原型主要有三类,包括阴阳所构成的事物原型和阴阳属性原型以及阴阳褒贬原型.古人通过确立阴阳关系来确定礼仪关系和巩固社会制度,这其中也存在一定的性别歧视.  相似文献   

16.
太少阴阳和三阴三阳模式是阴阳学说中两种主要的思维模式。对阴阳的分割,一分为二或一分为三,就形成了两种阴阳模式。太少阴阳模式与四象模式或河图五行模式是等同的,用来描述事物阴阳变化的起始和终结的过程。三阴三阳模式受到了三才观的影响,除了对阴阳变化终始的描述以外,还增加了对阴阳中间状态的量变阶段的描述。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东西方女性法哲学的比较,指出影响西方女权主义法学的西方哲学中的二元论和个人主义与东方传统的阴阳学说和“合和”观念不同,西方的二元论更多强调的是对立双方的冲突,而东方的阴阳学说则更多强调二元范畴的相互依存,相互补充.这导致西方两性平等观中把男女平等理解为相互对立和竞争的关系,而东方两性平等观中则多强调阴阳调和与阴阳互补.  相似文献   

18.
虽然人体生命活动的形成和发展都遵循“禀赋于先天,充养于后天”的基本规律,但由于各人先天禀受和在后天生活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各人的体质特性必然存在种种差异。《内经》一方面根据人群中的个体在禀赋、形体肤色、生理特点、心理特点、性格气质,以及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社会活动等情况,把人的体质划分为若干类型(如《灵枢·通天》有阴阳五态分类,《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有五行二十五态分类等),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体质的基本特性;在另  相似文献   

19.
新安医家汪机承袭易学中的阴阳思想,在其《营卫论》中通过阐述营卫阴阳气血的关系、营卫之说的具体内容以及人参黄芪益气养血的特点,体现其"以阳为本"的阴阳观。  相似文献   

20.
试谈《内经》对阴阳理论的建树张宇享(山东省海阳市凤城康复医院265118)关键词:阴阳学说;《内经》中图法分类号:R221;R226《内经》云:“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生之本,本于阴阳”。阴阳理论是中医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组方用药等的总纲,故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