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观察56例血瘀证患者(血瘀证组)及60例正常人(对照组)的血细胞参数: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配宽度(RDW-cv)、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配宽度(PDW)及全血比粘度(BV)、红细胞变形能力(ED)、血小板聚集率(PAP)、甲皱微循环速度(NMS)。结果血瘀证组显著差异于对照组。相关分析表明:血瘀证组前4项指标与血液流变学呈直线相关性,探讨其内在联系,提示MCV、RDW-cv、MPV、PDW增高是血瘀证形成的红细胞与血小板形态学基础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经络平衡理论,探究电导法经络测量值的分析方法,考察其对慢性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健康人群82例和慢性肾病人群222例,采用电导法测量手足井穴和原穴的电阻值,分别计算原穴阴阳比值、井穴阴阳比值、原穴手足比值、井穴手足比值、原穴左右比值、井穴左右比值,采用接收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考察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比值对慢性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人群在井穴阴阳比值、原穴手足比值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井穴阴阳比值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618,95% CI为[0.537,0.699](P<0.05),原穴手足比值的AUC为0.727,95% CI为[0.655,0.800](P<0.01)。井穴阴阳比值的最优切点是1.16,灵敏度为0.64,特异度为0.52,原穴手足比值最优切点是1.04,灵敏度为0.68,特异度为0.72。结论 慢性肾病患者的经络平衡处于阴盛阳衰、上盛下衰状态,基于经络平衡的电导法经络测量分析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3.
选择凝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致局灶性脑缺血为模型,选择大脑皮层体感诱发电位(SEP)为指标,观察电针督脉“大椎”和膀胱经“心俞”穴对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缺血组P1、N1波幅明显降低,为正常值的20%~40%;P1、N1、P2、N2峰潜伏期明显延长,随着阻断时间增加延长,与阻断前SEP的P1、N1、P2、N2峰潜伏期相比,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差异(P<0.05,P<0.01)。电针组则P1、N1波幅虽有降低,为正常值的70%~80%;但P1、N1、P2、N2峰潜伏期未见明显延长,与正常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电针组与缺血组SEP的P1、N1波幅相比,以及P1、N1、P2峰潜伏期相比,波幅明显增加,潜伏期明显缩短,在1h内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差异(P<0.05,P<0.01),表明电针对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陵、太溪穴临床配伍应用举隅马仁智,孟云凤(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系合肥230038)关键词大陵;太溪;配伍应用;针刺疗法大陵,心包原穴,《内经》称心之原;太溪,肾经原穴。《灵抠·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又云:“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  相似文献   

5.
电针加TDP治疗膝关节炎100例张广礼(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针灸科222002)关键词:膝关节炎;电针疗法;TDP我科从1993~1995年6月,采用电针加TDP照射治疗膝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与电针组比较,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电针加TD...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c-jun蛋白的表达及川芎嗪、黄芪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4组。A组:模型组,即脑缺血再灌注组(n=6);B组:川芎嗪治疗组(n=6);C组:黄芪治疗组(n=6);D组:川芎嗪、黄芪合用组(n=6)。采用免疫组化与医学图像分析系统相结合的方法,测定4组大鼠大脑皮层c-jin蛋白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结果:4组大鼠脑组织缺血侧c-jun蛋白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均低于对侧,即非缺血侧(P〈0.01);在缺血侧脑组织,B、C、D3组分别与A组比较,c-jun蛋白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均明显升高(P〈0.01),D组与B、C组比较,c-jun蛋白阳性细胞平均灰度明显升高(P〈0.01)。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c-jun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川芎嗪、黄芪以及两药合  相似文献   

7.
使用中药复方制剂肝豆I号治疗34例肝豆状核变性(HLD)4周,疗程中病中重组的好转率(55.56%)与病情无加重组的好转率(76%)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使用DMSA治疗HLD22便作为对照组,其疗程中病情加一与未加重组的好转率亦无显著差异,且两才的病情加重组的好转率或病水加且的好转率相比无显著差异。故采用肝豆片I号、DMSSA等疗程中,病情加重与否,对预后无明显影响。认为HLD患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刺治疗方案进行初步优选。方法 以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观察对象,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系统为评价指标,以针刺腰夹脊穴为主要治疗方法,采用四因素二水平正交设计方案,对加强局部选穴、循经远端取穴、电针频率、针刺间隔时间的组合方案进行优选。结果 加强局部取穴、循经远端取穴、电针频率3个因素两水平间的VAS及JOA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时间间隔两水平之间VAS及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交互作用中,加强局部取穴与电针频率4 Hz、循经远端取穴与电针频率4 Hz的交互作用最为显著。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宜针刺夹脊穴,配合加强局部取穴和循经远端取穴,电针频率4 Hz,隔日治疗1次。  相似文献   

9.
使用中药复方制剂肝豆片Ⅰ号治疗34例肝豆状核变性(HLD)4周,疗程中病情加重组的好转率(55.56%)与病情无加重组的好转率(76%)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使用DMSA治疗HLD2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其疗程中病情加重组与未加重组的好转率亦无显著差异,且两者的病情加重组的好转率或病情未加重组的好转率相比无显著差异。故采用肝豆片Ⅰ号、DMSA等驱铜疗程中,病情加重与否,对预后无明显影响。认为HLD患者在驱铜过程中病情一过性加重与体内铜离子重新分布,在脑内一过性累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艾灸延缓衰老的作用机理。方法:应用老龄小鼠模型,采用免疫和生化等实验技术,观察灸治“肾俞”穴对其自由基代谢,免疫功能和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结果:艾灸能提高老龄小鼠血清和肝组织中的SOD活性,降低MDA水平,改善自由基代谢,能提高胸腺指数,增强脾淋巴细胞增反应和免疫功能;提高脑内5-HT,5-HIAA,NE,DA的含量,调整神经递质水平。上述指标中,艾灸组测值均高于老龄组,差异显著(P〉  相似文献   

11.
电针疗法具有操作简便、节省人力、使用安全和提高针刺疗效等优点,目前在国内外应用日益广泛。电针有不同的刺激参数(频率、波型、电流强度、刺激时间等),已有研究表明,不同的电针刺激参数可以产生不同的效应。笔者对不同频率电针效应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作一综述。1实验研究1.1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症状心肌缺血脂质过氧化损伤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76例无症状心肌缺血再患者分虚(49例),实(27例)证型分别检测SOD活性和血浆MDA水平。结果: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血中SOD活性(247.60±9.08u/ml)较健康人组明显降低(288.51±12.87u/ml),而MDA水平(6.11±0.58nmol/ml)较健康人组(3.30±0.43nmol/ml)明显升高,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电针预处理不同原络配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保护心肌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再灌注法复制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神门支正组、神门通里组、大陵内关组、大陵外关组,每组6只,另取6只大鼠设为假手术组。电针预处理组分别选取神门、支正、通里、内关、大陵和外关穴位,用电针仪进行电针刺激,刺激电压1 V,频率为2 Hz,每日1次,每次20 min。模型复制前共刺激14 d。假手术组、模型组不给予电针刺激。监测大鼠心电图,分析ST段位移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 COX-2)表达水平。采用Wester blot 法检测心肌组织COX-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电针预处理不同原络配穴均可显著降低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升高的ST段电压(P<0.05),以神门支正组的效应最显著。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显示,电针预处理不同原络配穴均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心肌组织TNF-α、COX-2、ICAM-1表达水平(P<0.05), 以神门支正组的效应最显著。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各组心肌组织COX-2蛋白表达水平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相一致。结论 电针预处理减轻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与调节心肌组织TNF-α、COX-2、ICAM-1表达水平有关,电针神门、支正穴的效应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观察鹿角方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大鼠血浆心钠素(ANF)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性腹主动脉银夹狭窄大鼠模型,观察左室重量指数(LVMI),放免测定血浆ANF。结果:模型组血浆ANF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鹿角方大剂量组和鹿角方小剂量组血浆ANF水平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1,P<0.05);模型组LVMI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鹿角方大剂量组和鹿角方小剂量组LVMI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P<0.05)。结论:鹿角方具有逆转CHF大鼠左室肥厚及降低血浆ANF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针药结合、电针、中药3种不同疗法治疗绝经过渡期绝经相关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结合组、电针组和中药组各20例,治疗8周后观察并比较3组临床疗效、绝经症状评价量表(menopause rating scale, MRS)评分、围绝经期生存质量量表(menopaus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MENQOL)评分。结果 治疗8周后,3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降低MRS、MENQOL评分方面,针药结合组与电针组、中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结合组在改善心脏不适方面优于电针组和中药组(P<0.05);电针组在治疗膀胱问题方面优于针药结合组和中药组(P<0.05);中药组在治疗性问题方面优于电针组和针药结合组(P<0.05);在治疗潮热汗出、失眠、情绪失控、易感疲劳方面,3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改善绝经过渡期患者绝经症状方面,针药结合组疗效优于电针组和中药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芪连汤对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120例患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组,分别予以芪连汤和西药(阿莫西林、得乐胶囊、西米替丁)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治愈率均无明显差异,但6个月、12个月后溃疡复发率,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幽门螺旋杆菌(HP)根除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O^-2含量明显下降、SOD活性升高(P〈0.05,P〈0.01)。  相似文献   

17.
毛梗莶草在安徽省霍山县迎驾厂路边采得,经安徽中医学院生药教研室鉴定为菊科植物Sigesbeckiagbamesccns(Makino)Mackino。1性状鉴别多扎成10~25cm的束,茎略呈方柱形,分枝对生,有环形的叶柄残痕,表面灰黄色、红棕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电针结合激光与单纯电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6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电针结合激光治疗)、对照组(电针治疗)各30例,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体质量、腰围、臀围、股围、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体质量、腰围、臀围、股围、BMI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体质量、腰围治疗前后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减肥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结合激光与单纯电针均对单纯性肥胖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电针结合激光在减少患者腰围上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中药复方制剂四安胶囊,对中医辨证属肝火亢盛,痰瘀互结的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患者,能显著改善证候,总有效率93.9%,证候积分由治疗前的24.3±4.1降至11.3±3.0(P〈0.01);降低收缩压及舒张压(P〈0.01),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降低血糖(P〈0.01),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性显著(P〈0.05);调节血脂比例,使TG,TCH,LDL血脂指数及APOB显著降低(P〈0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电针丰隆穴对高脂血症患者的降脂疗效及对巨噬细胞与人血清共培养ATP结合盒转运子A1(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辨证为痰浊阻遏证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药物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电针组予以电针针刺丰隆穴治疗;药物组予以口服血脂康治疗;对照组不予以特殊处理。观察治疗前后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3组患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的变化;分别采用RT-PCR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3组患者巨噬细胞ABCA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药物组和电针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组和电针组治疗后TG、T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两组治疗前后TG、TC、LDL-C水平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TG、TC、LDL-C水平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TC、TG、LDL-C水平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后显著上升(P<0.05);两组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6个月TC、TG、LDL-C水平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药物组、电针组ABCA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ABCA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丰隆穴可降低高脂血症患者TC、TG、LDL-C水平,且疗效较药物组稳定,可促进巨噬细胞ABCA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促进胆固醇逆转运,降低巨噬细胞胆固醇负荷,减轻炎症反应,从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