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筛选最佳的以丹参为君药的复方中药的水提取工艺。方法:以水溶性酚酸为工艺筛选指标性成分,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筛选最佳提取工艺及其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将药材粉碎过20目筛,加8倍量水浸泡1.5h,煎煮2次,第1次1.5h,第2次加6倍量水,煎1.0h。结论:该提取工艺酚酸转移率高(88.3%),并经中试验证,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优选排脓散最佳水提工艺。方法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以水提液中3个指标性成分(柚皮苷、新橙皮苷、芍药苷)的含量和出膏率的综合评价作为考察指标,考察料液比、浸泡时间、提取时间3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 排脓散水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5倍水,浸泡67 min,提取74 min。结论 Box-Behnken实验设计法优化排脓散的水提工艺方法可行,预测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优选复方白芍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干膏得率和白芍活性成分芍药苷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溶剂用量、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次数对提取结果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加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提取1 h。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切实可行,为复方白芍颗粒制剂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选提取蟾皮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不同的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加水量,用正交试验法对蟾皮中吲哚类总生物碱的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优化工艺为水煎煮2次,第1次加10倍量的水浸泡1h,煎煮45min,第2次加8倍量的水,煎煮45min。结论:该工艺合理,蟾皮中吲哚类总生物碱的提取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优选复方培元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总多糖含量、人参皂苷Rb1和淫羊藿苷总含量、出膏率为评价指标,选取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复方培元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加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1 h。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切实可行,可为复方培元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正交设计优选黄芩栀子合煎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对黄芩、栀子合煎液中栀子苷含量、黄芩苷含量及干膏得率的影响。结果 优选出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0.5 h。结论 所优选的工艺稳定、合理、可行,可为合理开发含有黄芩、栀子药对的复方制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优选通脑精胶囊中石菖蒲、川芎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和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最佳包合工艺.方法 以收油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以包合物收得率和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最佳包合工艺.结果 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11 h;最佳包合工艺为:挥发油与β-CD包合比为1 ml:10 g,在50℃搅拌0.5 h进行包合.结论 所优选提取工艺收油率较高,包合工艺稳定可行,适用于大生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 优选桔梗非药用部位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桔梗多糖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料液比、浸提次数、浸提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以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加25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 h。 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 优选苓桂术甘汤的水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对苓桂术甘汤中肉桂酸含量及干膏得率的影响.结果 优选出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的水,提取2次,每次1 h.结论 该提取工艺由于稳定、合理、可行,可用于苓桂术甘汤中有效成分的提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优选桃红四物汤的水提工艺。方法 以芍药苷和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以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桃红四物汤的最佳水提工艺。结果 桃红四物汤的最佳水提工艺为加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 h。结论 优选出的桃红四物汤的水提工艺合理,可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苍耳子成分、镇痛作用及毒性的影响。方法:以水浸出物、脂肪油含量及物理常数、扭体镇痛实验、毒性实验对苍耳子样品进行综合分析评定。结果:苍耳子以炒后碾去刺品水浸出物含量最高,苍耳子炮制后脂肪油含量降低,物理常数及化学组分无多大变化,镇痛作用最强,毒性较小。结论:苍耳子入药以炒后碾去刺为宜,为其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木瓜的薄层色谱鉴别特征,探索建立木瓜薄层色谱鉴别的的专属性方法。方法采用硅胶G板和聚酰胺薄膜分离鉴别木瓜中有机酸和鞣质成分。结果两种薄层色谱方法均能检出木瓜的有机酸以及鞣质类组分群,其中有机酸类成分的鉴别更具有应用意义。结论薄层色谱法简便、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木瓜的薄层鉴别。  相似文献   

13.
以山茱萸为原料,在微波场的作用下,进行了不同微波提取溶剂、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功率和正交优化实验对山茱萸中马钱素提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微波提取的因素依次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功率。优选方案为:微波提取溶剂为水,料液比1∶30,提取时间10min, 提取温度70℃,提取功率300W,山茱萸马钱素提取率为0.80%。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马兰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单因素研究为基础,以总黄酮提取量为响应值,以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马兰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 马兰总黄酮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40%,液料比为〖DK(〗16.5∶1,〖DK)〗提取时间为2 h,提取次数3次,在该条件下,马兰总黄酮提取量预测值为162.538 mg,实际验证值为156.867 mg,并得出各因素对马兰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结论 响应面分析法可用于优化马兰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实验验证值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优化天冬中皂苷的超声提取工艺,为质量检测提供基础。方法 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天冬中皂苷的含量,并比较菝葜皂苷元与薯蓣皂苷元对照品与天冬样品的最大吸收波长,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及Box-Benhken响应面法设计天冬皂苷的超声提取实验,并对Box-Benhken响应面模型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薯蓣皂苷元的最大吸收波长与天冬样品最大吸收波长相近。响应面分析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为48%,液料比为50 mL/g,超声时间为61 min。天冬皂苷的含量预测值为5.10%,验证试验的天冬皂苷含量的平均值为5.07%。结论 选择薯蓣皂苷元作为对照品,可以较好地反映天冬皂苷含量水平。响应面法建立的天冬皂苷含量模型具有良好的实际指导意义,可作为进一步研究天冬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覆盆子中总三萜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为显色体系,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在480 nm处测定覆盆子中总三萜的含量。〖JP〗结果 齐墩果酸在0.079 60~0.398 0 mg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117x+0.005 380(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92%(RSD=1.92%,n=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测定结果准确,可作为覆盆子中总三萜含量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优选复方青风藤巴布剂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青藤碱、桂皮醛的含量和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提取结果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加6倍量的90%乙醇,提取3次,每次1.5 h。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优选百蕊草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干膏得率及山奈酚含量为指标,考察溶剂浓度、溶剂用量、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次数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加8倍量80%乙醇,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切实可行,可以作为百蕊草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