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目的 观察消风散加减方联合依巴斯汀治疗风热型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3例风热型荨麻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31),对照组患者口服依巴斯汀,治疗组口服依巴斯汀和消风散加减方,疗程2周。治疗前、治疗7 d末、治疗14 d末,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荨麻疹活动度评分(urticaria activity score,UAS)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the 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治疗7 d和14 d末,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前和治疗7 d末,两组UAS及DLQ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末,两组UAS和DLQ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末和14 d末,两组UAS和DLQI均较前一时点显著降低(P<0.05)。治疗14 d末,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荨麻疹痊愈时间以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消风散加减方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急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其长期疗效优于单用依巴斯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桑菊饮加减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风热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风热咳嗽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桑菊饮加减。观察两组患儿体征改善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以及咳嗽缓解时间均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桑菊饮加减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风热咳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桂枝麻黄各半汤联合熏蒸发汗法治疗血瘀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血瘀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加减桃红四物汤,观察组患者口服加减桂枝麻黄各半汤联合中药熏蒸方熏蒸。治疗4、8周末,分别采用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severity index,PASI)的减分率判定临床疗效,采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4、8周末,两组患者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DL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8周末,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桂枝麻黄各半汤内服联合熏蒸发汗法对血瘀型银屑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化结止痒方治疗结节性痒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口服枸地氯雷他定胶囊,外用地奈德乳膏,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结止痒方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各项症状、体征积分均显著减少(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症状、体征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结止痒方治疗结节性痒疹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客观评价散瘀止痛方加味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散瘀止痛方加味熏洗,对照组采用痔疾洗剂熏洗,每日2次,用药2周。观察术后第2、7、14天两组患者伤口疼痛、创缘水肿、伤口出血的改善情况和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疼痛、水肿和出血评分均较前一时点显著降低(P<0.05);治疗2 d和治疗7 d,治疗组疼痛、水肿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出血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两组疼痛、水肿和出血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散瘀止痛方加味熏洗在减轻混合痔术后并发的伤口疼痛及创缘水肿方面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并能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痰瘀互结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痤疮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42例)。治疗组患者口服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方,对照组患者口服丹参酮胶囊,疗程8周。每4周观察1次临床疗效,并采用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lobal acne grading system, GAGS)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4周末和8周末,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4周末和8周末,两组GAG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GAG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方治疗痰瘀互结型痤疮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夏慈消结散外敷联合化痰消瘿方内服治疗甲状腺结节气郁痰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甲状腺结节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自拟化痰消瘿方口服,治疗组在化痰消瘿方口服的基础上加用夏慈消结散外敷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疗效、甲状腺结节大小、临床疗效、甲状腺功能及不良反应。 结果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甲状腺结节最大直径均显著缩小(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缩小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夏慈消结散外敷联合化痰消瘿方口服能缩小甲状腺结节,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中医证候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和胃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患者口服加减和胃方,对照组患者口服胃复春片,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及其临床疗效、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血清胃蛋白酶原Ⅰ和Ⅱ比值(pepsinogen Ⅰ/Ⅱ ratio,PGR)、胃泌素17(gastrin 17,G17)水平、胃黏膜组织形态学积分。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各临床症状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饱胀、纳差、疲乏、气短懒言、总积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PGⅠ、PGR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胃黏膜组织形态学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胃黏膜组织形态学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胃方能有效缓解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病理及理化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开郁消痞方联合低剂量米氮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伴体质量减轻(肝胃不和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FD伴体质量减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米氮平,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和低剂量米氮平治疗基础上给予开郁消痞方。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体质量变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体质量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组体质量增加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肝胃不和证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HAMA、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肝胃不和证积分和HAMA、HAMD评分降低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1)。结论 开郁消痞方联合低剂量米氮平治疗FD伴体质量减轻(肝胃不和型),能缓解患者不适症状,改善焦虑、抑郁状态,增加体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型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5例慢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各项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症状积分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腹痛、食欲不振、倦怠乏力、脘腹痞满方面改善明显,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型慢性腹泻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白竭散治疗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术后创面的疗效。方法 将44例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2例。两组病例常规给予降糖和抗感染治疗,治疗组术后创面用白竭散换药,对照组予凡士林纱条换药。分别观察两组病例术后7、14 d创面疼痛程度、渗液情况、创面愈合率、成纤维细胞数量。结果 两组病例术后7 d创面疼痛程度、渗液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愈合率、成纤维细胞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创面疼痛程度、渗液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愈合率、成纤维细胞数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竭散治疗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的术后创面,早期能减轻疼痛、减少渗液,后期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玉屏风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玉屏风胶囊,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风团数目、风团大小、风团发生频率、风团持续时间、瘙痒程度)评分、血清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治疗组风团持续时间评分、总评分减少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gE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IgE水平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单纯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的基础上加用玉屏风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白竭散对肛瘘术后创面新生血管生成的调控作用并探讨其调控机制。方法 将75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白竭散组、贝复济组、对照组,每组25例,均予以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术后第2天开始分别用白竭散纱条、贝复济纱条、凡士林纱条换药。术后7、14 d,分别于光镜下观察新生毛细血管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肉芽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s,PECAM 1/CD31)及第Ⅷ因子关联抗原(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的表达水平。结果 术后7、14 d,贝复济组、白竭散组毛细血管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白竭散组毛细血管数显著多于贝复济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贝复济组和白竭散组的VEGF在胞浆内呈大量棕黄色颗粒,数量明显增多;CD31、VWF在胞浆内呈大量棕褐色颗粒,数量明显增多。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与对照组比较,术后7、14 d,贝复济组和白竭散组VEGF、CD31、VWF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与贝复济组比较,术后14 d白竭散组VEGF、CD31、VW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 白竭散通过增加创面VEGF、CD31、VWF蛋白表达,促进毛细血管新生,提高创面愈合速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痔瘘洗剂配合改良式手术治疗肛瘘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予以改良式手术治疗,前者术后予以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坐浴,后者予以痔瘘洗剂熏洗坐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3、7天疼痛、水肿、渗液评分,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创面瘢痕大小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水肿、渗液评分均较术后第3天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3、7天疼痛、水肿、渗液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创面瘢痕明显缩小(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痔瘘洗剂配合改良式手术治疗肛瘘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开心散治疗乳腺癌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3例乳腺癌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艾司唑仑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开心散联合艾司唑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协作组编制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分(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EORTC QLQ-C30)以及血清5-HT水平;在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PSQI、SDS、S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EORTC QLQ-C30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5-H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血清5-H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单纯艾司唑仑治疗,开心散联合艾司唑仑能更好地改善乳腺癌患者睡眠,升高血清5-HT水平,提高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龟鹿二仙胶加味方联合泼尼松片治疗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的疗效。方法 将49例DM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龟鹿二仙胶加味方联合泼尼松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照组仅用泼尼松片治疗。治疗前及连续治疗3个月后,分别观察自汗盗汗、步行异常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 CK-MB)水平。结果 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自汗盗汗、步行异常评分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前后自汗盗汗、步行异常、睡眠质量异常、乏力懒言评分差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K、CK-MB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治疗前后LDH、CK-MB差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龟鹿二仙胶加味方联合泼尼松片不仅改善DMD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修复其血清CK、CK-MB的异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痰浊壅肺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共纳入2012年12月至2015年6月分别在广东省中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就诊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28例。所有患儿均接受布地奈德和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及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监测肝、肾功能和不良事件。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脱落1例和4例。治疗3、5、7 d后,治疗组患儿的症状、体征总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治疗组患儿的症状、体征总积分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南北两地医院治疗组患儿各时点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无肝、肾功能异常及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痰浊壅肺证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消瘀接骨散外敷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外敷消瘀接骨散)和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每组30例。治疗2周后连续随访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血小板(platelet,PLT)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 WOMAC)、骨关节炎的严重程度指数(Lequesne MG)、膝关节活动度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但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s-CRP、ALP、PLT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LT降低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WOMAC、VAS、Lequesne MG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膝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与治疗2周末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时WOMAC、VAS、Lequesne MG评分均无明显变化(P>0.05),但膝关节活动度显著增加(P<0.05)。治疗2周末和随访时,观察组患者WOMAC、VAS、Lequesne MG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末,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随访时,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瘀接骨散外敷治疗轻中度膝骨关节炎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和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痰热清联合抗生素治疗食管癌术后早期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2例食管癌术后早期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及治疗组(26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营养支持、对症处理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7天、第14天时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天数、第14天的治疗有效率、第28天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WBC、CRP、PCT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WBC、CRP、PC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28天的死亡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联合抗生素治疗食管癌术后早期肺部感染疗效显著,能显著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