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科1996年2月至1999年2月采用华蟾素治疗67例肿瘤术后1~3年复发伴(或)转移者,现报道如下,并就华蟾素的临床应用加以讨论。 1 资料与方法所有病例均系手术后1~3年复发伴(或)转移者,其中男51例,女16例;年龄53~72岁(53~59岁23例,60~69岁37例,70~72岁7例)。病理类型:高分化腺癌29例,中分化腺癌26例,低分化腺癌7例,其它5例。手术时,38例侵及深肌层,周围淋巴结有癌转移者2例(2/9~9/16);29例侵及浆膜层,周围淋巴结转移者7例(2/9~9/16)。所有病例均行病灶完全切除与周围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给予标准方案化疗4~9疗程,其中化疗4疗程9例,6疗程37例,9疗程21例。所有病例入院前3个月未行化疗。入院时经Karnofsky行为状态评分法(KPS)评分,30分者21例,40分者18例,50分者18例,所有病例均无化疗指征。术后1年复发伴(或)转移灶者5例,其中胃癌3例,结肠癌2例;术后2年复发伴(或)转移灶者15例,其中胃癌9例,直肠癌6例;手术3年复发伴(或)转移灶者47例,其中胃癌22例,食道癌11例,直肠癌14例。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患者共22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10例,男88例,女22例;年龄20~60岁,平均(38.4±9.6)岁;病程2~20 d,平均(8.8±3.5) d;其中低位(肛提肌以下)脓肿79例;高位(肛提肌以上)脓肿31例.对照组110例,男84例,女26例;年龄15~58岁,平均(38.5±9.8)岁;病程2~23 d,平均(9.8±4.1) d;其中低位(肛提肌以下)脓肿82例;高位(肛提肌以上)脓肿28例.诊断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门诊随机选择变应性鼻炎患者88例,其中男51例,女37例,年龄8~62岁,平均32岁.病程3 d~31年.分治疗组58例,对照组30例.诊断标准依据1997年海口会议的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年第3期第134页).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94至1999年采用河北省安平医疗器械厂生产的孟氏半环槽外固定架(以下简称孟氏架)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52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2例中,男38例,女14例;年龄10~87岁,平均37岁;均为闭合性骨折.横断型骨折5例、短螺旋型6例、长螺旋和长斜型29例、粉碎型12例.胫骨中下1/3交界处骨折44例、中上段骨折7例、多段骨折1例.车祸伤8例,坠落伤4例,树木砸伤17例,压伤5例,跌扭伤18例.新鲜骨折47例,陈旧性骨折5例(伤后14~22 d入院).合并筋膜间隔区综合征14例,合并石膏压疮1例,合并其它部位骨折4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手术序贯应用十二味疏肝利胆颗粒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肝胆管结石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3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66例)与观察组(68例).对照组患者手术治疗后常规予以抗感染、护肝、补液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手术后第1天予以口服十二味疏肝利胆颗粒;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水平、肝功能相应指标,以及手术后胆汁颜色、胆汁细菌培养结果、T管引流量和结石累计复发率.结果 手术后3、7 d,观察组患者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7 d,观察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前清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7 d,观察组患者胆汁颜色复常率、T管引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25个月内进行随访,观察组结石累计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8.82%vs 21.21%,P<0.05).结论 手术序贯应用十二味疏肝利胆颗粒有利于控制术后胆管炎症,促进术后肝功能恢复和残余结石排出,防止结石再生.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正呈逐渐上升趋势.笔者用自拟和胆汤治疗,并设对照组观察,以初步评价其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系我院1998年11月至2002年1月外科门诊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0例,男38例,女82例;年龄18~76岁;农民49例,城市居民71例;以往有胆管蛔虫症14例,胃大部分切除术5例.对照组62例,男20例,女42例;年龄19~74岁;农民28例,城市居民34例;以往有胆管蛔虫症9例,胃大部分切除术2例.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在少尿期常出现顽固性呃逆,昼夜不息,痛苦异常,笔者采用针刺治疗,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均为住院病人。男13例,女1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14岁。病程均在患病第5~7天的少尿期。其中5例曾用阿托品肌注,未见疗效。  相似文献   

8.
针刺治疗腹部术后腑气不通60例朱兴中(安徽省六安地区中医院237006)关键词腹部术后腑气不通;合穴;针刺疗法1一般资料60例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20~70岁。胆结石手术15例,胃切除25例,阑尾切除20例,皆手术后72h肛门没排气者。2治疗...  相似文献   

9.
癫痫,中医称为痫证。笔者从1981年以来,用中医药治疗继发性癫痫32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32例中,男17例,女15例,发病年龄:1~5岁8例,6~10岁10例,11~15岁9例,16~20岁5例;病程:3个月~1年13例,2~5年12例,6~10年7例;病因:“流脑”17例,“乙脑”2例,高热后所致者8例,颅脑外伤和产伤者5例;癫痫大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健脾通里中药对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免疫功能的影响和对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60例将要手术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给予术后早期(术后1 d)小肠内滴注健脾通里中药;对照组术后早期(术后1 d)小肠内滴注9.0 g/L氯化钠注射液。疗程均为7 d。手术前后分别观察:①细胞免疫功能:血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2(IL-12)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②肠黏膜通透性:尿乳果糖和甘露醇比值(L/M)和血内毒素水平(ET)。结果:①术后7 d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IL-2显著升高,sIL-2R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自身术后7 d与术前1 d比较,IL-2、sIL-2R、IL-12水平均有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术后7 d上述指标虽然也有所恢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研究组术后5 dL/M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自身术后5 d与术前1 d比较,L/M比值无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自身术后5 d与术前1 d比较,L/M比值明显升高(P<0.01)。③术后3d研究组血ET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术后3 d与自身术前1 d比较,ET无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术后3 d与术前1 d比较,ET显著升高(P<0.01)。结论:胃癌术后早期采用健脾通里中药治疗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有助于改善肠黏膜通透性、保护肠黏膜屏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对食管癌术后早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EN组和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组.EN组从术后1 d开始经营养管予EN治疗,疗程7 d;PN组从术后1 d开始给予全外周静脉营养,疗程同EN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营养支持治疗并发症;术后1 d及术后8 d检测两组患者清蛋白(albumin,ALB)、转铁蛋白(transferrin,TEN)、前清蛋白(prealbumin,PreALB)和免疫球蛋白G(immunoglubin G,IgG)、免疫球蛋白A(immunoglubin A,IgA)、免疫球蛋白M(immunoglubin M,IgM)以及淋巴细胞(lymphocyte,LC)计数.结果 EN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问显著少于PN组(P<0.01);EN组术后消化道症状不明显.与术后1 d比较,术后8 d两组PreALB和TEN水平显著升高(P<0.01);术后8 d,EN组PreALB和TEN水平显著高于PN组(P<0.05).术后8 d,EN组IgA、IgG和IgM水平显著高于PN组(P<0.05,或P<0.01).结论 食管癌术后早期EN治疗能够促进肠道功能早日恢复,有效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和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以自拟复原汤先后诊治中风后遗偏瘫30例,现特小结如下。 一、一般临床资料 30例中,男23例,女7例;年龄40~45岁3例,46~55岁6例,56~66岁19例,67岁以上2例;原发病诊断为脑出血17例,脑血栓形成10例,脑栓塞3例(伴风心、肺心各1例);病程7~30天22例,1~3个月3例,1~2年5例;中医辨证分型属肝阳上亢15例,气虚血淤8例,寒凝络阻7例。 二、基本方药及其加减 复原汤系由伸筋草、路路通、鸡血藤、丹参、丝瓜络五味药组成。属肝阳上亢者,加石决明、菊花、钩藤、  相似文献   

13.
术后腹胀较为常见,病人往往因此而十分痛苦,甚至影响饮食的摄入和营养的补充,我科自1981年起,应用排气汤治疗术后腹胀,疗效显著,颇受手术病人的欢迎。下面将本人观察的40例情况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剖腹产术后30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31岁;子宫切除术后8例,年龄均在35岁以上;卵巢囊肿摘除术后2例,年龄分别为25和29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凉血地黄汤加减对混合痔术后患者创面愈合及并发症的影响,并探讨其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8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抗感染、中药熏洗及换药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凉血地黄汤加减口服治疗,疗程7 d。术后1、7 d,对两组患者创面疼痛和水肿程度进行评分;对两组术后并发症进行评估;患者出院后随访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术后1、3、7 d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COL-Ⅰ)水平。结果 术后7 d,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水肿评分均较术后1 d降低,其中两组患者术后1 d与术后7 d疼痛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TGF-β、EGF及COL-Ⅰ水平均较术后1 d显著升高(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TGF-β、EGF及COL-Ⅰ水平较术后3 d显著升高(P<0.05);术后3、7 d,两组患者TGF-β、EGF及COL-Ⅰ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凉血地黄汤加减联合常规治疗可减轻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其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TGF-β、EGF、COL-Ⅰ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1985年以来我们采用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腹泻10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于下: 一、一般资料:100例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在6个月以下者21例,7~12个月44例,1~2岁20例,2岁以上15例;病程3天以内27例,4~7天43例,8~30天24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海马区不同时间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变化及桃红四物汤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构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桃红四物汤组和尼莫地平组。采用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n-3,NT-3)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术后12 h、24 h、7 d、14 d脑梗死体积明显增大。与模型组相比,桃红四物汤组在术后7 d和14 d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小,尼莫地平组术后12 h、24 h、7 d和14 d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小。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术后12 h海马区BNDF表达水平显著提高,术后24 h海马区NGF表达水平显著提高,各时点NT-3表达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术后7 d和14 d,桃红四物汤组、尼莫地平组BDNF表达水平显著提高,术后24 h和7 d,尼莫地平组NGF表达水平显著提高,桃红四物汤组NGF和NT-3各个时间点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一定时间后海马区BDNF和NGF的表达水平增高,有利于受损的神经细胞恢复,桃红四物汤通过促进BDNF的表达而保护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 90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疗规范[1],男74例,女16例,年龄52~86岁,其中神志昏迷者59例。全部病例均查血气分析,pO2 <8.0 kPa(60 mmHg),pCO2 >6.67 kPa(50 mmHg),均符合呼吸衰竭标准[2]。 呼吸停止前行气管插管接机械通气为甲组,呼吸停止后心搏停止前行气管插管接机械通气为乙组。 甲组47例,男35例,女12例,年龄52~81岁,神志昏迷者29例。血气分析:p CO2 8.0~14.0 kPa,p O2 4.67~7.33 kPa。该组病例是在发现患者神志昏迷或神志障碍合并呼吸不规则时,或神志尚清合并呼吸浅慢或不规则时,即行气管插管接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使用国产宁泰KTH定容型呼吸机,潮气量(VT)8 ml/kg,16次/min。治疗结果:47例患者近期内存活45例,死亡2例。 乙组43例,男39例,女4例,年龄55~86岁,神志昏迷者30例。血气分析:p CO2 8.0~14.9 kPa,p O2 4.27~6.67 kPa。该组病例或因呼吸停止较突然,或因呼吸停止前患者或亲属拒绝气管插管,于呼吸停止后再行气管插管接机械通气治疗。使用的呼吸机及基本参数同甲组。结果:24 h内死亡21例(占48.8%),72h内死亡35例(占81.4%),近期内存活8例(占18.6%)。  相似文献   

18.
1997年以来,笔者采用血栓通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两组病例符合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经头颅CT检查确诊,于发病后2~3d入院.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男25例,女10例;年龄55~72岁,平均68.7岁.对照组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53~71岁,平均67.2岁.两组年龄、性别、病位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上Colles骨折常合并尺骨茎突骨折,严重粉碎性骨折或嵌插畸形明显者,可伴有下尺桡关节脱位。Colles骨折合并舟骨骨折较少见,1994-1999年,本科治疗该病9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9例中,男7例,女2例。年龄26~73岁,平均62岁。左手2例,右手7例。桡骨粉碎性骨折2例,横断性骨折7例。舟骨骨折在结节部1例,在腰部8例。Colles骨折都有桡骨远端明显的桡背侧移位,舟骨骨折都未见移位。所有病人皆系伤后1 d内就诊。 2 治疗方法 2.1 手法整复 5~10 ml/L盐酸利多卡因2~4 ml作桡背侧血肿内浸润麻醉,满意后,患者坐位(老年者平卧位),肘关节屈曲90,前臂旋前位,腕关节稍尺偏。一助手紧握患者拇指(尽量避免外展)及其余4指,另一助手紧握患者肘关节部及前臂,两助手对抗牵引,持续3~5 min,使两骨折端的嵌插完全解脱。术者站在患者外侧,Colles桡骨远端骨折如果是横断型,术者双手环抱骨折近端,大拇指向掌及尺侧压远端以纠正桡背侧的骨折远端移位,成角较大时,可配合折顶及牵抖手法;如果Colles骨折是粉碎型,术者双手合抱骨折端,用掌根在尺桡侧和掌背侧运用叩挤手法。术后一定要在鼻烟窝处加用按压手法,沿伸屈肌腱由近向远端推按(粉碎性骨折禁用),舒理肌腱,使其恢复正常位置。整复后,摄X线复查。 2.2 固定保持腕关节于尺偏稍屈曲位,小夹板固定4周(尽量拇指外展);后改为中立位前臂管形石膏固定,时间随舟骨骨折的不同部位而定,结节部骨折固定6~8周,腰部骨折固定2~3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20.
1985年以来,作者采用自拟银鱼清肺汤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12例,效果满意。 一、一般资料:本组12例均经西医检查确诊。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1~3岁7例,4~7岁3例,7岁以上2例;病程最长为4个月,最短为2个月。并发肺不张2例;合并佝偻病2例,营养不良2例,消化不良1例。全部病例均经抗生素及对症处理无效,而改用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