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廖文和 《群众》2022,(7):36-3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强调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江苏在建设“强富美高”现代化征程中,不断把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转化为加快人才强省建设的生动实践。增强战略主动,  相似文献   

2.
<正>2022年新春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强调:“要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基础研究人才,走好基础学科人才自主培养之路。要遵循教育规律,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1)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警务人才重任的公安院校,要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导为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度重视,多次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才能源源不断地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公安院校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高素质警务人才的重任,积极落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核心任务,有效推动公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教育、科技、人才的统筹部署、协同发力,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持续完善教育培养体系,不断开辟科技创新动能,持续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将极大地赋能海南自贸港建设,并为四大现代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提供循环动力支撑。《海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海南省“十四五”教育现代化规划》分别对海南科技、教育发展作出整体部署;《关于进一步明确落实海南自由贸易港高端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等系列政策文件,为海南科技自立自强、教育现代化发展、人才引领汇聚提供了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5.
沈觅 《群众》2023,(7):10-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要求江苏“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为江苏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相似文献   

6.
翟婷婷 《前进》2023,(1):63-64
<正>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不仅要培养研究型人才,也要树立应用型办学理念,培养青年一代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应用型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时代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全面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加快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行业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王峰 《群众》2022,(4):33-34
<正>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坚持把创新作为江苏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全国重要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努力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这为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划出了重点、指明了方向。宿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抓手,以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不断提升农业园区化、融合化、数字化等发展水平,全方位引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吴善超 《群众》2023,(1):39-4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主动提供了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9.
邵坤 《江苏政协》2024,(2):52-56
<正>时逢数九,梅花悄放,山海迎春。1月24日下午,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700多位与会委员分聚在六个会场,分别围绕“着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江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高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省,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民生保障和基层治理,创造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主题,同步进行专题协商讨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0.
吴浩 《党建研究》2023,(9):24-26
<正>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强调,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社会治理,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近年来,江西省紧紧围绕加快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产业升级战略,启动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创新实行由省级党政领导挂帅的产业链“链长制”,并按照“围绕产业抓党建,抓好党建兴产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但目前我国的教育已经陷入了“应试教育”的误区。“应试教育”给学生、教师、社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应试教育很难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要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 ,必须实行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2.
李膺 《人大研究》2004,(5):47-49
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使我们明确了教育的“一个宗旨,三项任务”。“一个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三项任务”,一是构建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二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三是促进教育与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做出知识贡献。2 0 0 4年的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招生改革,积极扩大招生规模,加强…  相似文献   

13.
胡京 《重庆行政》2022,(1):64-67
2021年9月27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这为加快推进重庆市人才工作法治化建设、推动重庆市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五部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把教育工作、科技工作和人才工作安排在一起集中表述、统筹部署,除总论外,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四个专题加以阐述。这样的安排既符合教育、科技、人才和创新之间的逻辑,也更加凸显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报告的一个重要理论创新和一大亮点,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完成新时代新征程新的使命任务所作出的新的战略谋划和重大部署。  相似文献   

15.
陶玲 《群众》2023,(3):16-17
<正>迈上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泰州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两会要求,以“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担当精神,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创新,充分激发全社会活力动力,以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擦亮“健康名城、幸福泰州”的城市名片。  相似文献   

16.
张春华  樊士德 《群众》2023,(22):48-4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支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有助于推进“四新”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17.
张志祥 《群众》2023,(11):35-36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大从一体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宏伟视野,为高职院校加强关键能力建设、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准确把握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内在导向要求,以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院校为引领,着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服务发展能力,努力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努力在实现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广阔道路上敢为善为、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18.
苏铁宣 《群众》2021,(5):33-34
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及今年省“两会”明确提出要建设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2月19日,省委书记娄勤俭专题调研我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时强调,“十四五”时期,交通建设仍然是我省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要主动超前、系统谋划,努力打造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十三五”期间,我省交通运输实现高质量发展,特别是铁路建设的短板加快补齐,高铁里程排名由全国第14名一跃进入全国前三。  相似文献   

19.
舒颖 《中国人大》2023,(8):32-33
<正>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今年全国人代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深刻阐述了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高质量发展归根到底要依靠高质量法治。作为法治的“最先一公里”,立法是国家的重要政治活动,是把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的过程,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我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转型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当前,宁波正在加快建设"名城名都",各大高校要充分发挥人才荟萃、学科齐全、思想活跃、基础雄厚的优势,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全市发展大局,持续加大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力度,助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