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13年可谓公务员的“禁令之年”。在公务员系统中呆了8年的一位科级官员感叹:一条接一条,管得是越来越细,看来以后公务员是越来越不好当了,公务员职业的下行趋势估计是不可避免的了。此言并非矫情。从“八项规定”到每个节日前夕出台的禁令,  相似文献   

2.
正去年以来,中央规范各级干部行为的多项禁令密集出台,立规矩、纠"四风",执纪监督空前严格,不良风气大为收敛。一些人开始感叹"为官不易","官"不好当了。"为官不易"的感叹,恰恰说明一系列禁令真正产生效力,意味着对权力的约束监督更加严格,这是一个可喜的政治进步。平心而论,中央的禁令对各级干部行为划定"红线",进一步规范"吃、住、行、游"等,只不过是让其守住底线、不要违法乱纪而已,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不是难以承受的  相似文献   

3.
"禁酒令"是河南信阳市政府发出的一项禁令,作为政府部门对于公务员管理的新举措,其目的旨在提高公务人员办事效率,提升公务人员形象。然而,这项新举措却引起了各方争议,群众对此拍手叫好,制酒企业叫苦不已,更有甚者,称该举措违法。本文从"禁酒令"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引发的问题入手,从私法领域的界定为切入点,对该政策的合法性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4.
《法治与社会》2015,(2):13-14
2014年,作为"习李新政"核心标签的反腐倡廉浪潮,继续高歌猛进,写下了深慰民心、重塑国威的时代图景。这一年,从严控公款吃喝的食品"节约令",到党政机关景区开会禁令"升级版",从新则规范中央单位培训费、差旅费,到立规禁建接待场所,再到触及种种"微腐败"的"节礼"禁令,抑制奢靡冲动的中央戒律接踵而至,地方版细则步步跟进。这一年,整治"会所歪风"、清理奢华建设、查处"小金库"等行动此起彼伏,不断切除现实中的腐败沉垢。据统计,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两年来,至少出台了20个  相似文献   

5.
试论完善我国公务员监督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务员监督制度是建立高效、廉洁政府和选拔高素质公务员队伍的重要保证。在建立和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的过程中,应当将公务员监督制度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研究。本文从权力机关监督、行政监察、舆论监督、软性监督以及公务员财产申报等角度对如何完善我国公务员监督制度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围绕"一个根本",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构建"两个体系",构建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立"三项机制",形成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创新反腐败体制机制,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这为做好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指明了方向、增强了动力。我们要结  相似文献   

7.
村民自治不仅仅是国家治理乡村的一种方式,也是国家赋予农民的一项不可剥夺、不可转让的基本权利。村民自治权既是宪法赋予广大村民的一项民主权利,也是广大村民对村中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进行自我管理的权力。作为"权利",它带有明显的"政治权利"的色彩;作为"权力",它带有典型的"社会权力"的性质。从目前的有关法律规定和现实状况看,行使村民自治权的主体实际上包括作为个体的村民和作为村民代表的村民自治组织;村民自治权的类型也就包含了个体权利和集体权利。村民自治是国家法律确定的村一级治理制度,其中心就是以法律的权威赋予广大村民自治权,这种自治权对于个体村民而言是权利,对于村民整体而言则是权力。  相似文献   

8.
即便考上也不再具有官的权力,新进公务员全部实行聘用制,聘期一般3年,这还是原来的公务员吗? 此次改革小组成员欧阳坚说,对大量长期压在副科、正科两级得不到升迁的基层公务员来说,改革"增加了一种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9.
前沿视点     
《法治与社会》2013,(8):76-77
聘任制公务员谨防"泥化"和"铁化"杨涛在《山西晚报》上撰文,今年江苏将选择部分地区试点公务员聘任制;福建首批聘任制公务员也将陆续在漳州、厦门上岗;广西则拿出高层职位聘任公务员。公务员聘任制正成为一股"潮流"。相对于农民工的"泥饭碗"而言,聘任制公务员是"瓷饭碗",更有保障,更具有一定稳定性。但相对于委任制公务员的"铁饭碗"而言,却更具有灵活性,没有达到合同的要求,就可能解聘,从理论上讲,聘任制公务员工作积极性更  相似文献   

10.
在民主政治中,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权力的所有主体;人民委托公务员行使国家权力,公务员成为国家权力的行使主体.人民作为国家权力的所有主体坚持权利本位是人民享有权利的内在逻辑.公务员作为国家权力的行使主体必须切实为人民服务,坚持义务本位是公务员行使权力的必然要求.公务员的义务本位与人民的权利本位是统一的,人民权利本位是公务员义务本位的理论基础,公务员义务本位是公民权利本位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狠抓作风建设,从八项规定到各种"禁令",从餐桌到办公桌,从"舌尖"到"车轮",给党员干部套上了"紧箍咒",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取得的新成效提振了全党的信心,增强了党的威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但是,随着转作风的深入,部分党员干部身上出现了一些"不敢为"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三怕":一怕工作失误、冒风险,担心踩到红线、触犯规则,把"不出事"作为最大原则;二怕触及利益、得罪人,担心引火  相似文献   

12.
董成惠 《北方法学》2017,11(2):98-109
"权力清单"作为深化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但事实上,目前各级政府推出的所谓"权力清单"主要是政府的行政审批清单,旨在规范政府的行政审批行为,但不论学界还是各级政府都存在对"权力清单"的误读,把行政审批清单作为"权力清单",把行政权简单化为行政审批权。行政职权是行政权力的具体化,"权力清单"是对行政职权运行的规范化和程序化。应理性看待行政职权与行政权力的关系,从法理上厘清行政权力的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权力的制约机制和规范行政权力的法治路径,明确"负面清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三个清单的法治路径。  相似文献   

13.
公务员在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往往会面临着多重困境,这些困境主要来自于权力、角色与利益方面的冲突。当公务员无法正确解决这些冲突或没有能力解决这些冲突时,就容易出现行政行为失范现象。本文在分析我国公务员责任冲突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责任的实现路径:制定公务员伦理法规;培育公务员的伦理自主性;完善公务员绩效考评系统,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公务员报考人数超过百万,媒体和坊间再次热议公务员热,有"观念说"、"权力说"、"待遇说"、"资源说"等等说法,其实,那都是老生常谈的表面现象,做公务员最大的优势是个人权利有充分保障,这是社会转型期最重要的个人"净福利".  相似文献   

15.
今年2月,公安部针对公安机关内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 题,颁布了与枪、酒、车、赌等内容有关的"五条禁令",这是公安 机关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重要举 措,是有效解决公安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公安队伍建 没的迫切需要,也足保障公安机关在新世纪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社会稳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必然要求,对建设一支政治坚 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公安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那么,各级公安机关应如何扎实有效地贯彻执行"五条禁 令"呢?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思想认识。"五条禁令"的提出具有 较强的针对性。但有相当一部分民警认为,"五条禁令"是针对涉 及枪、酒、车、赌问题民警的,与不配枪、不喝酒、不驾车、不玩麻  相似文献   

16.
公务员伦理是一种权力伦理,目的在于树立公务员公共服务理念,预防公务员以权谋私,是权力制约的重要方式.公务员伦理立法对于克服现有行政伦理规范存在的问题、对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廉洁型政府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国现已具备较为成熟的立法条件,应尽快启动公务员伦理立法程序.  相似文献   

17.
《现代法学》2015,(6):14-27
强制执行力是行政取缔在实证中呈现的最重要显性特征之一,对其正当性的解读有助于从法理上厘清取缔的内部权力构造,即存在对行政机关的实质性"包裹授权",包括授权做出行政禁令及禁令之即时强制执行,二者共同诠释了取缔非制裁性、终局性和实效性等权力特性,非仅为执法目的的宣示。此为我国取缔的法律治理指明了路向。基于新时期"管理与预防、控制"等"管控"价值的需求,取缔作为聚合了意思行为和实力行为而"处执合一"的综合执法行为仍然有其生命力和存在正当性,应该在法治引领和规范作用下对取缔的规范设定、规范清理与适用,以及其与《行政强制法》程序冲突的解决等问题做出清晰的处理和释解。通过法律治理有效回应取缔执法中的诸多困局和废除取缔的论说,并建议把取缔作为一个严格的法律概念使用,避免生活中的滥用和法律意义虚化。  相似文献   

18.
雷池 《法律与生活》2016,(18):56-57
2016年8月23日,在位于法国尼斯的一个海滩上,几名法国武装警察要求一名妇女脱下包裹全身的蓝色穆斯林版比基尼泳装——布基尼,并对她开出了一张38欧元的罚单.警察的行为与当地的一项“禁止女性在当地海滩穿包裹全身的布基尼”的规则有关.继法国的度假胜地戛纳、卢贝新城以及科西嘉岛西斯柯村后,法国又在多个度假区宣布以上禁令.一时间,纷争四起,有舆论认为在发生一连串恐袭事件后,这一禁令是保障公众秩序和世俗主义的规则.而另一方纷纷抗议,指禁令侵害个人自由和权力.  相似文献   

19.
禁令(Injunction)是指法院发出的带有强制性的禁止当事人实施某种特定行为或要求当事人作出特定行为的一项命令.[1]在当代的美国民事诉讼制度中,禁令作为一项独具特色而又古老、行之有效的衡平法救济形式沿用至今,并已发展成为一整套较成熟的规则程序.同时,禁令制度在日益增多的家庭暴力、环境保护、商业秘密等案件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也受到了社会及公众的认可.本文将对美国禁令制度的产生与适用原则,禁令发布的条件与标准,禁令的上诉与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关系,禁令的分类以及禁令的执行等程序进行介绍,进而与我国知识产权诉讼中新增设的临时禁令(也称"诉前停止侵权")作比较,并就相关规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论点集锦     
治一治"权力辐射" 本人在机关上班,暗地里却以亲属 的名义兴办经济实体,利用职务之便影 响和招揽客户,谋取商业暴利的现象,在 现实中并不少见。这类行为被群众戏称 为"权力辐射",严重影响了公务员队伍 的形象和党群、干群关系。 现在,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在现实 生活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随着反腐败 斗争的深入,赤裸裸的权钱交易的腐败 行为已经不多了。为了规避党纪国法的 惩处,以权谋私的勾当有时改头换面,以 不为人注意的形式出现。类似的本人在 权力部门工作,暗地里却以亲属的名义 兴办经济实体,利用职务便利招揽顾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