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05年年底,西安市开通了"12342城管特服热线",接听市民城市管理相关诉求。2013年,该热线与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合并运行。伴随着机构改革和系统升级完善,平台不断扩大业务范围、增加功能、扩展投诉渠道和方式、改造办理流程和建立制度,形成了以"接诉即办"为牵引的西安城市管理新引擎。15年来,平台秉持"接诉即办,办就办好"的服务理念,7×24小时不间断接听市民群众来电超200万次,立即解答问题60万件,立案办理168万件,问题办结率始终保持98%以上,结案率和按期处置率均名列西安市政务类热线前茅。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吹哨报到、接诉即办"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形成了"六个一"典型经验,为全国城市治理树立了新标杆。"吹哨报到、接诉即办"改革,坚持人民至上,树立到基层一线解决问题的导向;坚持人民主体,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坚持人民评判,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10次视察北京,17次对北京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明确强调"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北京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首都功能定位和治理特点,一步一个脚印,以"钉钉子精神"推进"接诉即办"改革,逐步探索形成党建引领"吹哨报到""接诉即办""每月一题"等基层治理机制,出台了《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  相似文献   

4.
《北京观察》2023,(5):52-53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尹力指出:我们将继续沿着接诉即办这条路走下去,进一步探索形成以接诉即办为牵引的超大城市治理“首都样板”,为“中国之治”作出应有贡献。深化接诉即办改革是推进首都北京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创新举措,也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尹力指出:我们将继续沿着接诉即办这条路走下去,进一步探索形成以接诉即办为牵引的超大城市治理“首都样板”,为“中国之治”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5.
接诉即办机制倒逼各区党委政府、各职能部门和服务企业从"有一办一、举一反三"到"主动治理、未诉先办",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一些积累多年的问题正在逐步解决。下一步应重点思考和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从源头预防社会矛盾纠纷的机制。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相似文献   

6.
工作传真     
《中国民政》2020,(2):63-64
北京市顺义区首个老旧小区红色物业联盟成立1月9日,北京市顺义区胜利街道建北一社区党群活动中心举办"胜利街道建新南北区红色物业联盟签约"仪式。该联盟的成立,加强了党对物业服务企业的领导,为老旧小区的"接诉即办"工作提供了平台,提升了物业企业服务老旧社区的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7.
正7月19日至23日19点30分,由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政务服务局联合主办的"市民对话一把手·提案办理面对面"全媒体直播访谈节目与广大市民见面。市政务服务局、市教委、市交通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和市民政局5个政府有关单位"一把手"围绕深化"接诉即办"改革、提升教育发展质量、构建和谐规范出行秩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质量等话题,与市政协委员沟通对话。北京城市广播副中心之声FM107.3、BTV新闻频道、首都之窗、市政协官网等平台同步直播。2021年,市政协委员围绕本市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千余件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提案。此次"市民对话一把手·提案办理面对面"节目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主题,以接诉即办"每月一题"和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为主线,解读全市上下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推进"接诉即办"、解决重点民生诉求的重要举措和丰富成果,通过真诚沟通协商,积极回应群众关切。  相似文献   

8.
正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街道位于长安街西沿线,面积6.56平方公里,下辖27个社区,常住人口约16万,有基层党组织220个、党员1万余名,担负着服务保障中央政务功能的重要职责。辖区人员密度大、老旧小区多、组成结构复杂。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协同发展,在疏老旧小区堵点、解物业服务难题中创新推行社区治理"四民工作法",打造地区治理"万寿路模式",接诉即办、垃圾分类、疫苗接种、物业管理等各项工作均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9.
围绕《北京市接诉即办条例(草案)》开展立法协商,是北京市政协2021年协商工作计划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该条例也是"十四五"时期本市第一部在政协开展协商的地方性法规.  相似文献   

10.
正改革是一个持续深入的过程。当前,有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好。如办理工作是不是只盯着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就行了。"三率"全部提高,是不是就万事大吉、功德圆满了。"接诉即办"是北京市委市政府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是新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工作时指出,要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以北京市民最关心的问题为导向,提出解决问题的综合方略。他还多次强调,要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2019年以来,北京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接诉即办作为主渠道和主抓手,不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改革,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办好民生实事,用实际行动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2.
徐飞 《北京观察》2020,(2):44-47
"接诉即办"被评为2019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它通过市民热线12345,树立到基层一线解决问题的导向,从源头化解矛盾,正成为北京市基层治理的全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社区治理的"最后一百米"尚未完全畅通,职能部门和公共服务企业在社区内所应承担的职责仍需进一步厘清。建议将职能部门和公共服务企业进一步纳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工作格局,全面打通社区治理的"末端微循环"。近年来,随着北京市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和"接诉即办"等工作的深入推进,城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4.
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是确保党在社会治理中的领导地位、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重要保证,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的必然选择,是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独特优势的必然要求.我市沙河口区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构建四级联动基层党建新格局;建立"网络吹哨、部门报到""接诉即办"机制,创新基层治理服务新机制;加强科技支撑、推进资源下沉,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为推动我市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向现代化迈进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5.
<正>为充分发挥新时代首都法治公安建设先进标杆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凝聚合力、激发动力,北京市公安局组织开展了"首都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示范项目"创建活动。经自行申报、筛选初评、专家评审,全局首批法制总队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工作机制、指挥部110接处警新模式、刑侦总队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防范三大体系、内保局医院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建设、西城分局首都中心区一体化防控战训机制、海淀分局以"接诉即办"创新民生警务建设、出入境管理总队"智慧出入境"服务系统、顺义分局受案立案闭环监督管理机制、交管局交通民警执勤执法安全防护机制、房山分局行政案件快速办理"直通车"10个执法规范化建设示范项目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我省大部分地区进入10月份就气温骤降、而此时供暖期尚未开始;次年4月初采暖期结束时,我省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低,给居民工作、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建议:1.延长供暖周期并做出明确规定。现行供暖标准沿用了好几十年,而现在的生活条件、人口体质包括天气状况,与当年相比都已经有了巨大变化。所以应该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北京冬季供暖时间是:11月15日至2017年3月15日,共计120天;特殊区域及场所11月5至15日不定时开始,延迟到3月20日停暖。这样的供暖时间,已经不能适应首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和广大市民日益增加的健康需要。因此,建议将北京冬季供暖时间调整为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底,共计约150天,11月前两周和3月后两周可以低温供暖。并建议这项工作规范化、  相似文献   

18.
齐齐哈尔市委统战部积极创新为党外人士服务的形式,形成了为党外人士办实事"一把手牵头办,主管部长协助办,办公室督促办,业务处具体办"的机制,促使为党外人士办实事的工作全面提速."立即答复,马上就办",这是齐齐哈尔市委统战部为党外人士办实事的第一承诺.各界别的党外人士无论是政治上的诉求、工作上的建议,还是生活上的难题、个人的反映,统战部都是逐一答复,马上办理.  相似文献   

19.
"真没想到这些干部在村里住了这么长时间,走访了家家户户不说,还帮助村里和一些有困难的群众办了不少实事、解了不少难题。"邹平县明集镇王家村群众王强如是说。今年以来,邹平县人大常委会按照县委要求,以"走基层、强服务、惠民生"为主题,扎实开展"机关干部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活动,组织机关干部下基层,真帮实扶惠民生。社情民意大调查,确保帮扶工作"察民情""只有真正沉到基层,才能走入群众的内心世界;只有了解群众生存状态,才能体会群众的冷暖诉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19,(20)
<正>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针对当前政务服务工作来说,企业群众的"好差评"就是政务服务的晴雨表,就是衡量政务服务成效的尺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服务绩效由企业和群众来评判"。为全国发展探路是中央对江苏的一贯要求,创新建立"好差评"评价体系走在全国前列,是新时代江苏必须担负的责任。为此,必须努力打造政务服务"好差评"江苏样本,做到"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让治理更有水平,让人民更有获得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