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国卿 《前沿》2012,(2):69-71
张謇是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企业的先驱,他曾经用一句很精辟的话来表达自己的实业思想,叫做"言商乃向儒",他的经济思想与儒家经济伦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此外,由于张謇所处的历史环境,他又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发展。可以说,张謇本身就是一个传统与前瞻相交融的结合体。研究张謇与儒家之关系,对于利用儒家思想,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謇作为近代中国传统向现代转型初期的过渡性、先驱性人物,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百折不挠的实践毅力,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给后人以有益的教育和启迪,特别是为当代民营企业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关于张謇的爱国主义精神张謇继承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近代警察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张謇认为警察教育应与警政建设相辅相成。在对警察教育进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张謇对警察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形成了体系比较健全、内容比较丰富的警察教育思想,直接推动了中国警察教育的近代化进程,并对当前我们建立现代化警察教育体系和培养警务人才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社会在变革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可以称之为儒商伦理的民间企业精神,前期以张謇为代表,后期以黄炎培为代表。严格说来,黄炎培不是一位企业家,尽管他也参与了现代企业的组织活动,并有少量的投资。黄炎培主要是一位教育家,但他在办教育的过程中,同民营企业家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同时,张謇“言商仍向儒”的儒商精神,对他也有很大的影响。虽然,黄炎培自己并没有提出什么儒商精神一类的概念和口号,但他在民营企业家中,与张謇一样,提倡的正是传统(也就是儒家)的伦理思想。黄炎培作为近代上海,其实也是近代中国民间事业的核心人物,他所提倡的…  相似文献   

5.
《群众》2016,(9)
正江苏,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摇篮。这里,以金陵制造局为代表的近代工厂推动了中国民族工业蹒跚起步,以张謇、荣氏兄弟为代表的实业家掀起了近代工业发展的第一轮高潮。如今,江苏工业总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1/8,八大主要行业长期处于国内第一方阵,区域创新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徐工集团、金陵体育、同方威视等品牌在里约奥运会上闪亮登场,江苏制造走向了世界大舞台。面对汹涌来袭的新一轮科技革  相似文献   

6.
《小康》2021,(10)
正风光一时的大生纱厂在1922年首次出现亏损,此后逐渐陷入衰微破败的境地。年迈的张謇寄望银行团派来的年轻经理推行"厂务改革",力挽狂澜,但他在生命的尽头已经看不到纱厂东山再起了。上回说到,大生纱厂开工后,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和思想家张謇盘算好了下一步棋——拓展实业,开办更多的工厂。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8,(2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振了广大民营企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海门市是著名实业家张謇先生的故里,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从上世纪初张謇先生创办大生纱厂开始,民营经济逐渐萌芽。历经百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产业结构的转型,海门民营企业异军突起,民营经济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绝对  相似文献   

8.
邱真 《春秋》2013,(6):42-43
说起近代中国的早期博物馆,人们脑海中浮现出的第一个印象,无疑是由张謇创办的南通博物苑。南通博物苑位于江苏省南通城东南濠河之滨,由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晚清状元张謇于1905年创办,是中国人自己建立的最早的博物馆。建成之初占地35亩,  相似文献   

9.
张健、严金凤编著的《张謇创业基地探源》(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版)是一部崭新视角下的张謇研究之作。它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份张謇研究的新成果,而且启示我们如何使张謇研究不断开拓,不断深入,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0.
1953年12月,在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毛泽东同志曾经谈到: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有四个人是不能忘记的,他们就是搞重工业的张之洞,搞交通运输业的卢作孚,搞纺织业的张謇和搞化学工业的范旭东。其中,范旭东和他一手创办的永久黄化工集团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1.
徐惠民 《群众》2021,(1):10-1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到地方考察选择江苏,第一站来到南通,专门到南通博物苑,了解张謇兴办实业、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的情况,称赞他是我国民族企业家的楷模。在2019年7月21日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点赞张謇为爱国企业家典范。典范、楷模既是对先贤张謇的最高评价,也是对广大民营企业家寄予的殷切期望。  相似文献   

12.
张謇和黄炎培是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两位先驱人物.张謇怀着"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宏愿,在家乡南通"办实业、兴教育、举公益",取得了卓越成就,惠泽时人与后代.黄炎培则创始了中国近代的职业教育事业.并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这两位教育家亦师亦友,曾长期在教育界共事,面临的是同样的社会状况.比较他们在教育思想上的异同,发掘他们凸显各自特点的宝贵经验,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历史,对于我们思考和解决当前我国现实存在的教育问题也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一代儒商"张謇在创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艰难历程中所显现的胆略识见和人格力量的开掘,着力阐发了他在兴办和发展民营企业时一贯坚持的大局意识、法制意识和诚信意识.指出当今中国民营企业家应该从张謇的新儒商精神汲取有用的精神营养,努力做到把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全体人民富裕结合起来,把遵循市场法则与发扬社会主义道德结合起来,从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当代民营企业家队伍.  相似文献   

14.
张謇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为建设“新世界之雏形”作出了不少开创性建树。而作为一位生活于社会巨大转型时期的历史人物,他身上同样无可避免地烙下时代的印记。这在张謇的婚姻观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充满着新与旧、落后与进步、传统与现代的矛盾。观照张謇的婚姻情感生活,可以让我们更为立体地认识张謇,还原其有血有肉的一面。  相似文献   

15.
胡子昂  何建华 《群众》2023,(12):62-63
张謇,江苏南通人,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江苏五才子”之一。张謇一生全心从事实业和教育活动,而重视培养人才、善于引进运用人才、尊重并聚留人才,是他发展事业、取得成就的关键。在民族危机深重的年代,他大力倡导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提出了“立国由于人才”“无人才不可为国”的观点,进一步把人才问题提到了立国、治国的高度,是其强烈的爱国激情与对救国途径理性思考相结合的产物,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7月3日至6日,台湾青年企业家张謇精神研修活动在江苏南通举行,来自台湾岛内及大陆60多名青年台商,通过聆听专题讲座、实地探访城市风貌、参观当地企业、参加两岸青年企业家张謇文化交流会等,了解张謇生平事迹,体会张謇家国情怀、实干精神、诚信品质和社会责任,增强“两岸一家亲”的认同感,让张謇企业家精神在海峡两岸产生更加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滨州黄河大桥北端,矗立着一座高40米、名垂青史的巾帼英雄唐赛儿的铜像。大明建文元年(1399)八月,滨州蒲台县西关大寺旁的唐尧举家里生了一位千金,因为老年得此独女,父母愿她胜过男儿,故取名赛儿。此女自幼聪慧,5岁即读女学,10岁就能赋诗,11岁涉猎兵书,却从来不习女工。13岁定了娃娃亲,男方是济宁  相似文献   

18.
沈闻鸣 《群众》2007,(9):23-25,78
南通市是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总面积8000平方公里,总人口780万。百年前,清末状元、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开近代风气之先,在南通进行了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实践,在中国民族工业和社会事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百  相似文献   

19.
南通博物苑位于南通城东南濠河之滨,由我国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于1905年创办,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座博物馆,比故宫博物院还要早20年。这是中国人自办的、具有完整现代意义的第一个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博物馆。1903年,张謇东渡日本考察,对日本的博物馆发生了很大的兴趣。1905年,正当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兴办学堂之时,他分别上书洋务派重臣张之洞和新成立的学部,建议在北京创设合图书、博物二馆为一体的帝室博览馆,并进而逐步推广到全国各地。但是,他的建议未被清政府采纳。在设立国家博物馆的倡议迟迟得不到回应的情况下,19…  相似文献   

20.
今年九月五日,江苏省无锡市人民政府为纪念中国的民族资本家荣德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举行了有二百人参加的隆重集会。这是继南通市为中国近代最早的实业家张謇举办纪念活动之后,又一次对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的表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