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1 毫秒
1.
近年来,延迟退休政策不断引发社会热议。本文首先论证了未来延迟退休的必然性,并分析了当前需要审慎推进的必要性,从当前企业在执行现行退休政策中面临的实际矛盾出发,对政府拟推行延迟退休政策提出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蓝建中 《求知》2014,(3):59-62
<正>延迟退休的话题近来被广泛关注。然而延迟退休制度是否应该实施?究竟应该怎么延?对于这些疑问,都没有准确答案。其实,人口老龄化、养老金入不敷出的压力,并非中国独有,很多国家迫于形势,已经以各种方式推出并实施了延迟退休方案。美国:大多数人喜欢延迟退休美国社会保障计划最核心的资金来源是"社会保障税",约占总体资金来源的85%。社会保障税由雇员和雇主各自缴纳50%,工资收入特别高的人存在一个纳税基数上  相似文献   

3.
延迟退休人员工作权的保护和实现不仅关系到老年劳动者的生存和发展,更决定着延迟退休政策的成败。鉴于此,以保护延迟退休人员之工作权为契机,以保证延迟退休政策的顺利实施为最终目的,通过反就业年龄歧视立法,及对现行立法关于用人单位解除权限制的完善,实现对延迟退休人员工作权的保护,对于延迟退休政策的开展不仅必要而且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世界各国都已经或正在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老龄化挑战,我国作为较早步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保证老年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优化人口结构成为当下一大难题,对我国现行的退休制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延迟退休的政策在我国引起了很多争议,绝大数人持反对意见,给社会多方面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改变人们对延迟退休的观念,消除消极社会影响的建设性对策如下:稳定经济增长;优化人口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政策引导;关注民众意见。  相似文献   

5.
延迟退休涉及每个就业者的切身利益,对其的众说纷纭反映了不同行业以及从事不同工作的人们的态度,也将直接影响延迟退休政策的具体实施.延迟退休的适用性矩阵,充分考虑人的社会性和复杂性,以可支配资源和工作强度为坐标,通过四个象限区分了延迟退休对不同行业的适用性强弱,并进一步区分了延迟退休对企业内部不同岗位的适用性.通过对770份有效问卷数据的交叉分析,验证了依据适用性矩阵模型而得出的分析结论与现实的一致性,发现不同岗位的职级变化所呈现出的延迟退休适用性的“U型”变化关系.研究客观地反映了货币成本以外的因素在行业和岗位层面对延迟退休适用性的影响,及其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可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管理者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据《人民日报》7月25日报道,近日,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对延迟退休政策将小步慢提、逐步到位。有人担忧,如果延迟退休年龄的话,今后会影响年轻人的就业。对此,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郑功成表示,如果退休人员不再就业,则一人退休等于空出了一个就业岗位,延迟退休意味着等量就业岗位置换的延迟。但考虑到当前的情形,这种简单的替代性结论并不成立:其一,一些退休人员再就业在各地都是一个客观事实,这实质上部分消减了延迟退休对就业  相似文献   

7.
延迟退休政策的推行从目前来看已经是一件必然的事情,而社会民众对此的异议也难以避免。如果要维持社会的基本稳定,就需要一种"罗尔斯式"重叠共识:通过对延迟退休政策达成基本的宪法共识,然后就延迟退休政策各个具体层面达成进一步的一致。  相似文献   

8.
延迟退休问题与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而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建议,必须调整我国现行退休制度,从义务本位转为权利本位,同时吸取国外在退休制度改革中的教训并借鉴其成功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柔性退休制度。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4,(36)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延迟退休"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延迟退休政策"成为人们广泛辩论的议题。运用约翰·金登的多源流理论,从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三方面分析我国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辩论议题确立过程,并进一步探讨"政策之窗"的开启。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两会期间,尹蔚民部长在"部长通道"接受记者采访时,再次重申网上流传的各种延迟退休方案都是误读,并强调延迟退休的推出将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小步慢走、渐进到位;二是区别对待、分步实施;三是提前公示、预先预告。显然,我们无法也无须猜测延迟退休的具体方案,但也不妨碍做出一些基本的判断。从理论和国外的实践上来看,延迟退休无非有两种基本方案:一是弹性退休;二是直接提高法定退休年龄。  相似文献   

11.
顾伯琪 《民主》2014,(3):58-59
<正>关于养老金有缺口的说法不绝于耳,劳动人口与退休人口渐渐失衡,缺钱是不争的事实,扩大保障面和老龄化的到来,延长和反对声不绝于耳。延长退休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不利因素要关注:延长对当下就业有压力,结论是年轻人、大学生就业难;延长遭到在职人员的反对;延长遭到企业内退、买断人员反对;延长遭到企业反对,延长增加企业用工成本,聘用退休人员成本更低;机关的"阳光政策",给人心理暗示,退下可充分利用"余热",能获得双份收入;企业转制,被推向市场的4050人员,盼望早点拿退休金,这  相似文献   

12.
刘双燕 《学理论》2012,(13):99-101
增进退休人员心理和谐,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社会"奋斗目标的根本方法和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在阐述关于我国退休人员心理和谐现状基础上,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新时期改善加强及提高退休人员心理和谐的几点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24)
随着社会经济的极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明显,如何管理老年一代成为当今主流问题之一。退休人员随着年龄的增寿其身体机能也跟着弱化,对退休人员倾注更多关注和关心是对曾经坚守在工作岗位的退休工作者最基本的尊重,同时也是我国优良传统美德的体现。但是面对人口老龄化出现的管理上诸多的问题,针对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问题提出管理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丹丹 《学理论》2009,(26):54-55
公务员退休制度既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退休条件、退休待遇、退休安置、退休后的管理等重要内容。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证明拥有优厚的福利、退休保障制度,有助于激励公务员忠于职守、勤政廉政建立。实行国家公务员退休制度,对于实现和保障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承前启后,长治久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退休制度经历了分立、统一、再分立的演变过程.目前我国的退休制度存在退休年龄总体偏低、提前退休现象严重、退休年龄差距和退休待遇差距较大、退休制度缺乏灵活性等问题.未来我国退休制度面临人口快速老龄化、人口红利即将消失、劳动者权益意识增强、退休保障制度不科学等诸多挑战.我国退休制度改革的根本目标是追求与经济社会的动态协调发展;弹性退休制是我国退休制度改革的方向;严格规范和控制提前退休行为是退休制度改革的基础工作;未来需要先女后男、适时适度延长退休年龄,建立公平、科学、可持续的退休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6.
如今,高官退休后到企业兼职任独立董事似乎成了一件时髦的事,这种现象不能不让人担忧!企业为何纷纷高薪聘请退休高官担任独立董事呢?醉翁之意不在酒。一方面,很多企业不在意独立董事会  相似文献   

17.
目前,由于退休人员具有标准用工无可比拟的优势,用人单位聘用退休人员越来越多,退休返聘成了用人单位非标准用工的主要形式之一。然而,由于当前关于退休返聘用工的法律规定不明确,在实践中存在混淆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工伤赔偿责任不清、退休返聘协议签订瑕疵等问题,极易产生用工风险。因此,用人单位必须采取严把"入门关"、购买雇主责任险、签订书面退休返聘协议、对退休返聘岗位分类管理等手段,以有效避免用工风险。  相似文献   

18.
李清 《侨园》2013,(6):10-10
<正>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党的组书记戴相龙近日接受采访时,建议逐步延长退休年龄。"预测今后中国平均期望寿命每5年延长1岁,可考虑择机而定,每5年把退休年龄延长1岁。如此,到二十多年后,中国男性退休年龄可能会从现在的60岁延长到65岁,相当于发达国家现在的退休年龄。"他表示,延长退休年龄不仅是为了养老金的收支平衡,而且是为了让有条件的劳动者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延迟退休年龄早不是什么新话题。虽然人社部透露,到2015年不  相似文献   

19.
孙瑞灼 《党政论坛》2011,(17):64-64
如今,高官退休后到企业兼职任“独立董事”似乎成了一件时髦的事,这种现象不能不让人担忧!  相似文献   

20.
田思路  吴杨 《理论与改革》2024,(2):154-170+172
受制于单一退休渠道的严格限制,“劳动合同到龄终止”的法律规定难以实现退休的效率目标与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兼顾。退休年龄的单一技术标准有违退休制度演化的系统耦合规律,这是源于强制干预手段与弹性退休内生调整逻辑的错配。以社会系统论观之,退休自主的权利塑造提供了弹性退休制度与劳动合同规范的耦合契机,弹性退休年龄与劳动合同规范要素的交互促成了系统间的结构耦合,劳动合同终止与解除构成了双重耦合路径。耦合机制的运行应遵循程序主义方法,依赖于退休权利在劳动合同中的行使、退休对话机制的内嵌与劳动者可行能力的判断,最后通过劳动合同终止限制的强制性规则与解雇原因的动态审查机制对耦合机制予以限制补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