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我国个体工商业雇佣关系的现状自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私人工商业基本上转为全民所有制或者集体所有制的企业,成为公有制经济组织。保留下来的少数个体经济是以一家一户为经营单位的个体户。国家经济体制和政策都排斥个体经济雇工经营的可能性,因此这些幸存下来的个体户都独自经营,不雇帮工,不带学徒,雇佣关系一度消声匿迹。至近年,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兴起,政府大力扶持、鼓励个体经济。国务院先后颁发了《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和《关于农村个体工商业的若干规定》等政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高院: 省高院93年9月17日通过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条规定,追索劳动报酬纠纷,个体工商户与帮工、学徒之间、私人雇主与雇员之间发生劳动纠纷以及工伤賠偿纠纷,当事人一方向法院起诉的,法院可以直接受理。对这条是否包括村办企业的雇工发生的追索劳动  相似文献   

3.
综合我国《劳动法》第2条的规定以及《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从劳动者的角度来划分,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劳动法》的调整范围是与狭义上的劳动关系相适应的。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主体和用工形式出现多元化。多种形态的劳动纠纷大量出现。如何认定这些纠纷的性质,其应适用何种法律进行调整,无疑是摆在司法实务界与理论界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日,国务院第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于200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的出台,对于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将起到重大的意义。《工伤保险条例》共8章64条,分为总则、工伤保险基金、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保险待遇、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条例规定,凡是与我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形式、各种用工期限的劳动者,均有享受工…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除了诉讼法“证据”专章及相关司法解释中有若干重要的证据规则外,《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在证据规则上有了重大进步。但这些规则毕竟是一种零散不全的规定。要适应我国民事经济审判方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法学》1986,(8)
企业经济联合对协调经济、改进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促进技术进步和加快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动横向经济联合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写道:“企业之间的联合,是横向经济联合的基本形式,是发展的重点。”为了保障和促进企业经济联合的健康深入发展,必须运用法律处理好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企业经济联合的形式及其法律地位《国务院关于推动经济联合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中写道:“联合的形式,要从实际  相似文献   

7.
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其中最热烈的是《劳动合同法》第14条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有些人对这一条文进行了严厉的指责,认为若干年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会成为用人的常态,将出现用人单位用人“能进不能出”、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情况,乃至退回到无异于“固定工”和吃大锅饭的年代,甚至声称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会给我国社会带来灾难。在这种声音和其他各种因素误导下,有些企业甚至是知名的大企业在《劳动合同法》生效实施前,开始了不正常的大批量裁减、辞退员工和将用工形式加以转变等做法,意图规避《劳动合同法》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等的规定。  相似文献   

8.
《法人》2006,(10):18-24
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史,是踩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脚印走过来的。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民营经济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发展阶段: 1979年——1988年可称为“个体经济期”。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形式,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首次肯定了个体工商户的存在与发展。1982年12月4日,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把发展和保护个体经济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通过行政管理,指导、帮助和监督个体经济。”  相似文献   

9.
樊星 《法制与社会》2015,(2):117-118
2010年7月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称两个证据规定)正式施行.两个证据规定的颁布是不仅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我国的证据体系,也对刑事诉讼制度的不断完善发挥了作用.至此我国有了比较明确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同时也正式出现了瑕疵证据.  相似文献   

10.
《法学》1991,(4)
1983年3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直接选举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中指出:“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而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准予行使选举权”。这一规定在实际执行中存在着不少困难:第一,《若干规定》中所指的“选举权”是否包括被选举权,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议。如果包括了,就有可能出现服刑罪犯当选为人民代表的现象;如果不包括,是否有必要在选民名单上标明这部分选民没有被选举权?  相似文献   

11.
孙志伟  左勇 《法制与社会》2012,(23):239+241
2010年5月30日,“两高三部”联合制定的两个证据规定,即《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颁布实施.两个证据规定不仅规定了非法证据及其排除规则,在《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中,还出现了“瑕疵证据”的概念.瑕疵证据,就是指证据的收集程序具有轻微违法性的证据.瑕疵证据是为了弥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过于严厉的不足而提出的.瑕疵证据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在收集程序上存在瑕疵的证据,它既不是完全合法的证据,也不能完全被视为非法证据.瑕疵证据在转化之前证据能力待定,这一点使它区别于必须排除的非法证据.  相似文献   

12.
1954年和1979年我国《人民法院组织法》,都规定:“基层人民法院根据地区人口和案件情况,可以设立若干人民法庭,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的组成部份……”。人民法庭的具体设置,1962年最高人民法院曾拟定《人民法庭工作试行办法(草案)》(以下简称“试行办法”),经第6次全国司法工作会议讨论修改,于1963年6月10日以“草案”形式,通知全国法院贯彻执行。根据“试行办法”规定:“人民法庭一般要在农村、牧区设置”,大体上一个中等县应当不少于两个。据1987年《人民司法》第2期登载,全国已有人民法庭14178个,现在当更有增长。1988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重新拟定了《关于人民法庭的若干规  相似文献   

13.
李威 《中国审判》2010,(10):74-75
合议庭是人民法院最基本的审判组织。自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推进司法改革以来,合议庭制度的改革一直备受关注。在最高人民法院迄今出台的三个“五年改革纲要”中,合议庭的改革都是重要内容。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还专门发布了《关于人民法院合议庭工作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合议庭工作若干规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合议庭职责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合议庭职责若干规定》)。  相似文献   

14.
《法学》1989,(7)
近年来,在法院所审理的民事案件中,债务案件呈上升趋势。由于民间借贷范围的扩大和借贷方式的多样化,诉诸法院来的债务案件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较为突出的是,应当如何确定债务案件中高利贷的标准。关于民间借贷利率,我国现行法律并无明文规定,只是在最高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中有原则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规定:“有息借贷,其利率可以适当高于国家银行贷款利率”,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中规定:“公民之间的生产经营性借贷的利  相似文献   

15.
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共同颁布的《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已于1998年1月19日起正式施行。《决定》对各执法机关在刑事诉讼法执行过程中遇到的若干“边缘”问题作出了统一规定,成为最新、最权威的法律规定。但是,由于《决定》过于强调“统一”,对个别“特殊”问题的规定未尽合理,实践中仍然会出现不便操作的问题。例如《决定》关于案件管辖中的第6条规定,公安机关侦查刑事案件涉及人民检察院管辖的贪污贿赂案件时,应…  相似文献   

16.
我国行政诉讼证据制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1989年4月4日颁布的行政诉讼法在第五章中对行政诉讼的证据制度作了规定;二是最高人民法院1991年《关于贯彻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中对行政诉讼法中有关证据的规定作了一些补充;三是1999年10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若干解释》)用6个条文对行政诉讼法的证据制度作了进一步完善。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进一步发展了我国的行政诉讼证据制度。关于举证责任的分…  相似文献   

17.
全国人大常委会: 最高人民法院于 2000年 1月 31日向全国各级法院下达了《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下称“若干规定”)此“若干规定”出台后,在全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从法院内部反馈的意见是普遍叫好,而作为律师,对此“若干规定”,我们却有不同的看法,鉴于此“若干规定”已严重违反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67条第6款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最高人民法院工作之规定,同时,依据该法第67条第4款,特向上级反映,请求解释《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关于审判人员回避…  相似文献   

18.
陈志伟 《中国司法》2002,(12):36-38
1995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下简称“《担保法》”)正式颁布,这是一部系统规定担保责任形式的法律。2000年1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2000年《担保法》司法解释”)。作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我国的市场主体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大量使用担保这一基本法律行为,并拓展出复杂的担保责任形式。笔者根据数年来办理南德集团牟其中所引发3.2亿元人民币民事担保责任纠纷等担保案件的体会,就目前我国《担保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未明…  相似文献   

19.
张翔 《法制与社会》2011,(29):123-124
2010年7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制定的《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称“两个证据规定”)正式施行,标志着证据核心意识理念在我国刑事诉讼领域的基本形成。本文拟从正确有效应对“两个证据”新的执法办案形势,就贪污贿赂案件的证据收集问题谈谈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如何增强企业活力问题是改善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其中劳动制度的改革尤其占有重要的地位。当前客观形势的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大力进行劳动制度的改革,为此,国务院颁发了有关劳动制度改革的四个“暂行规定”,中共中央、国务院还特别发出了《关于认真执行改革劳动制度几个规定的通知》,决定自1986年10月1日起开始实行这些“暂行规定”,以便在我国积极地、稳妥地、有计划地推行劳动制度的改革。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新的重要部署和安排,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拟就增强企业活力与劳动制度的改革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