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执政党要获得并巩固自身的执政地位,就必须以强大的政治资源作为它的支撑。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增强执政能力,并长期执政下去,就必须切实重视开发和利用党的政治资源,加强党的政治资源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第一次提出了执政理论体系建设的问题,执政资源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七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之一,政治资源又是执政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也是执政党执政中掌握的最直接和最核心的资源,执政党要巩固自身的执政地位,就必须拥有丰富的政治资源作为它的支撑.  相似文献   

3.
王海军 《探索》2012,(3):42-45
执政党要有效执政,最重要的是要科学规范和优化配置自身的政治资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丰厚的政治资源,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要巩固、保持执政地位,必须倍加珍惜这些丰厚的政治资源,并且最大限度地拓展、夯实和优化这些资源,这对巩固党执政合法性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执政党要善于利用执政资源。执政资源是一个执政党为提高执政效能而可利用的各种积极因素和条件。执政资源是每个政党都具有的,执政党只要有效地加以利用,就能获得巨大的政治效益。中国共产党是通过领导人民推翻旧的制度而夺取政权的,因而从执政起就有丰富的执政资源。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又通过令人信服的政绩追加了许多执政资源。我们党50多年的执政经验表明,当我们党充分利用执政资源的时候,就会极大提高执政的有效性;反之,则会降低执政的效能。在不同的制度下,执政党有各自不同的执政资源。根据历史经验,下述执政资源对我们党巩固执政地位和实现政治目标具有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5.
何妍 《党史文苑》2011,(2):44-4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第一次提出了执政理论体系建设的问题,执政资源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七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之一,政治资源又是执政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也是执政党执政中掌握的最直接和最核心的资源,执政党要巩固自身的执政地位,就必须拥有丰富的政治资源作为它的支撑。  相似文献   

6.
范金良 《求实》2006,(Z1):57-58
执政资源是一个执政党为提高执政效能可利用的各种积极因素和条件,也是执政党执政的资本.如果执政党拥有丰富的执政资源并有效地加以利用,就能获得巨大的政治效益,巩固其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是通过领导人民革命而建立政权的,因而从执政之日起就有丰富的执政资源.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令人信服的政绩增加了许多执政资源.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也确实存在执政资源流失问题.如何防止执政资源流失和充分利用执政资源,是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提高执政能力的基础要件:丰富执政资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宋协娜 《学习论坛》2005,21(4):20-24
执政资源是执政者得以宣传自己的主张、执行自己的政策、维持自己的政治系统与社会系统有序运行,进而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的各种资源的总称。党的“资源意识”的觉醒是执政能力提高的具体表现。执政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有强大的资源体系来支撑。目前,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体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严峻挑战。坚持科学、民主、法治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汇聚、整合、维护与开发执政资源,不仅关系到执政使命能否顺利实现,而且关系到执政党的兴衰存亡。  相似文献   

8.
执政合法性是任何政治统治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先决条件,是任何执政党必然面对和必须重视的首要问题。执政合法性与执政合法性资源有着内在的联系,执政合法性资源的维护与重构直接关系着执政党执政地位的巩固。社会转型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产生了影响,在当代环境下需要采取多种措施维护与重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资源。  相似文献   

9.
执政党的合法性是指执政党通过其意识形态、纲领政策、组织架构、执政绩效及其公众形象的积极影响,使民众出于自觉或自愿主动接受执政党执政和领导地位的能力.执政党要化解执政风险,避免执政危机,就必须根据社会生态环境的变化,不断探寻执政的合法性资源.中国共产党在50余年的执政历史中,孜孜探寻、拓展和提升自己执政的合法性资源.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在更大的空间上和更深的层次上探寻到了执政的合法性资源,这对于夯实新世纪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资源变迁及其制度整合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吴文勤  杨长鑫 《唯实》2004,(1):66-70
执政党要获得和巩固执政地位 ,必须拥有必要的执政资源。其中包括获得执政地位的合法性基础所需的合法性资源和巩固执政地位、贯彻政治纲领、维持其执行机构有效运作所需的运行资源。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 ,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资源和政治运行资源发生了变迁。在新世纪新阶段 ,党必须进行制度创新 ,对执政资源进行重组与整合 ,才能巩固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11.
周健 《兵团党校学报》2006,100(4):44-46
执政资源,指政党执政所必需的能量及其来源。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执政资源,对于其巩固执政地位和完成执政使命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要充分认识到执政资源的鲜明特点,着重加强组织资源、理论资源、群众资源和历史资源的建设,最大化地发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中共执政合法性资源的历史嬗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前生  郑矿文 《探索》2005,(6):47-50
执政合法性对于政权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执政党要获得和巩固执政地位,必须拥有必要的执政资源。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执政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执政的合法性资源发生了变迁。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是针对当前执政党面临的经济效绩合法性资源挑战所作出的战略回应与超越。  相似文献   

13.
执政党执政资源的开发关系到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已经拥有了丰富的执政资源,但是其对执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仍然存在着不足和缺陷,必须从制度改革与创新入手,进一步开发执政资源,以增强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14.
政治合法性是政党权威的基本来源,执政党必须在国家和社会之间寻求自己执政的合理空间和基本资源,即合法性。本文着重从制度、价值、目标三个层面上分析了执政党的政治合法性原则,并指出了这些原则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任何一种资源都不可能是永久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资源会逐渐流失、淡化,需要不断补充新的资源,现有的资源需要加倍的珍惜、保护,潜在的资源需要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重要的资源。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中国改革发展的新阶段中,如何长期保持党的执政地位,这就需要在整合现有的政治资源的同时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国内和国际政治资源,不断提高其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6.
冷战结束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环境正处于深刺变革之中.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执政使命没有变.这就需要继续贯彻"以人为本"的政治发展观,加速推进执政体系建设,全面增强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开创工人阶级政党长期执政的光辉前景.  相似文献   

17.
刘明 《求实》2016,(11):36-43
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宝贵历史经验和独创性政治优势。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要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的执政愿景,就必须更加重视组织的自我调适和自我修正,在推进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深度融合和互动发展中,不断提升执政意识和执政本领,永续存留执政党的政治认同和政治威望。  相似文献   

18.
列宁在领导俄共(布)执政的过程中,围绕如何不断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他强调,执政党要依靠广大群众的信任而不是依靠强制力执政;执政党必须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执政党必须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取得执政的实际成效;执政党必须重视发挥执政党所代表的意识形态的引导作用.他的这些思想主张,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党执政的文化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①党要加强自身建设,就必须夯实党执政的基础.党的执政基础包括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组织基础和民众基础等,其中党执政的文化基础居于重要地位.党执政的文化基础对于塑造和培养政治精英、奠定执政党的思想政治基础、促进执政党的经济社会建设、树立和彰显执政党形象、增强民众对执政党的认同等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全国人民的执政党,如何长期执政,是一个重大的政治课题。我们党在长期地对执政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经济资源、政治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针对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对这些经验进行梳理,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防止执政资源流失,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巩固执政地位,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