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与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统计,目前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已近30%,特困生比例为10%—15%,贫困生人数将近300万。大学贫困生因贫困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自卑心理。一、自卑心理的成因及其产生的不良后果调查显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主要如下:经济上的拮据。贫困大学生的自卑主要来自于经济上的窘迫。由于贫穷,许多学生为了交学费,家里东借西凑,负债累累,这使他们深感沉重和内疚。进了大学后,校园里贫富差距凸现,使他们觉得低人一等,从而产生一种自卑心理。综合素质的差距。大多数贫困生来自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这…  相似文献   

2.
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虽然政府、教育部门、高校和社会都对贫困生在经济层面给予了相应的帮助,但对他们心理问题却较少关注,很大一部分贫困生成了“经济贫困”和“心理贫困”的“双困生”。2003年,宁夏大学对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在有效调查的718名学生中,贫困生共有217名。  相似文献   

3.
华中科技大学的贫困学生占学生人数的30%,特困学生占学生人数的10%。学校资助中心在调查走访中发现,虽然贫困大学生中的绝大多数都能自强不息,但也存在一定数量的因经济贫困而导致“心理贫困”的“双困生”。这些学生为自己的贫困出身而自卑、痛苦,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总觉得低人一等,常常自惭形秽,郁郁寡欢。不少人因害怕被别人看不起而自我封闭,不与同学交流,不参加集体活动。学校在资助贫困生的工作中,坚持经济扶助与教育培养并重,探索出四种较理想的方式。一、深入调研,建立贫困生档案通过对学校本科生家庭情况的了解,资助中心建立了贫…  相似文献   

4.
农村中小学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初级中学。日前,我们在七至九年级的1000多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200人做了一项心理问题的专项调查,调查显示,表示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高达100%,其中程度比较严重(已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占3%。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是自我封闭和自卑(25%)、焦虑甚至恐惧(20%)、胆怯(15%)、厌学(25%)、妒忌(10%)、敌视甚至仇恨(5%)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关注。本文根据对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方面,剖析贫困学生产生上述心理问题的主客观原因,提出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6.
主要论述高职贫困大学生中容易出现的思想心理问题,如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存在偏差;政治意识缺乏;金钱意识出现偏差;人际交往发生障碍;心理上出现自卑、焦虑、抑郁、孤僻、敏感多疑、自闭、偏激等。针对高职贫困大学生思想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探讨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校入学人数的增多,贫困生人数也日益增多,贫困生的心理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主要表现为自卑心理、焦虑心理、抑郁心理、依赖心理等。造成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有家庭影响、学习就业压力、学校环境等多种原因,需要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开设心理援助热线、开设个体咨询等措施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使他们健康、顺利地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8.
试论大学生就业中的心理问题及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东 《理论导报》2012,(1):39-39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由青年期向成年期发展的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水平在个体的发展历程中处于较低水平,属于心理疾患高发群体,尤其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7个方面:1.自负、自卑两极心理。由于大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不足,同时又缺乏自我评价的客观反馈,导致自我评价不准确。往往是自我评价过高,自以为是,  相似文献   

9.
贫困生首先是因为家庭困难造成的经济贫困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自卑。部分贫困生因此成为经济、身心均有问题的“双困生”,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就业等诸多方面都造成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仇小梅 《世纪桥》2007,(4):128-129
随着我国近几年高教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扩招等多方原因,贫困新生已是高校存在的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贫困生个体因素、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多方面的影响,造成了贫困新生焦虑、自卑、抑郁、耐挫能力差、人际交往困难等多种心理问题。因此,必须加强贫困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健全助学体系、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及创建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帮助贫困新生消除各种心理障碍,引导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大学新生作为高校中的特殊群体,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本研究采用UPI大学生精神卫生、人格健康评价量表,对山东省9所高校的大一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有效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新生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明显的占总调查人数的23.8%;不同地区来源的学生之间在心理健康状况上存在着较大差异,来自农村的新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此,高校应通过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进行跟踪辅导、注重提高来自农村新生的自信心、加强对新生的适应性教育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等措施,消除新生的各种心理困惑和负面情绪,促进新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校校园暴力事件虽然总体上发生率较少,但其发生后造成的负面影响却是非常恶劣的.纵观2002年至2012年10年间高校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学习受挫、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失恋、就业不理想、心理问题等.实际上,上述原因导致的高校校园暴力事件大多可以归结为施暴者有心理问题."目前仍有约14%左右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有严重心理问题或心理疾患的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千分之一左右.调查发现,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最普遍的是人际交往问题,而失恋引发心理问题较严重,学业困难引发心理问题最突出.此外,受访大学生对就业压力普遍感到焦虑."  相似文献   

13.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青少年中,有不少青少年存在心理问题,而且有的还相当严重。其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业心理、人际心理、青春期心理、亲子心理四大方面。从调查的情况看,学业心理问题最严重,约占总量的50%;其次是青春期心理,约占20%;人际心理和亲子心理约占30%。这个问题应当引起我们成年人,特别是家长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警醒。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家庭经济困难、社会环境影响、学业就业压力、心理健康教育不到位和贫困生人际关系应对方式的欠缺是贫困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创设心理育人的良好环境、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是矫正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5.
贫困生是我国高校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在承载生活和学习的重压下,极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分析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探讨对高校贫困生如何进行心理健康自我调适,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屈坤燕 《世纪桥》2007,(9):147-148
目前高校大学生存在各种心理问题,通过对我校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其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易发人群、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和集中表现,并结合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在如何做好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进行了认真探讨,有效地、针对性地提出新的观点和举措。  相似文献   

17.
贫困生是我国高校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在承载生活和学习的重压下,极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分析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探讨对高校贫困生如何进行心理健康自我调适,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当前,高校贫困生现象日显突出,数量庞大,比例不断增加,成为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积极、稳妥、有效地解决贫困生问题事关我国高校健康发展的大局,刻不容缓。为比较全面了解贫困大学生的现状,我们对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理工学院、华南师范大学三所院校的贫困生进行了调查。一、贫困生成为高校相对比例较高、绝对数量较大的特殊人群鉴于我国南北方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及消费水平的不同,对于贫困生的界定,南北方院校存在着差异。河北省6800万人口中,有5300万在农村,河北省内院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困难学生比例相对偏高。河北省关于贫困生…  相似文献   

19.
李阳春 《世纪桥》2010,(15):146-147
独立学院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问题具有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普遍性,还有一部分特殊性,他们的心理状况需要特别的关注,本文对独立学院学生典型的心理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对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建议,希望在实际工作中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20.
关于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项瑜  李洁 《世纪桥》2007,(5):136-137
本文从高校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现状分析入手,论述了贫困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心理问题对贫困学生成长的影响,联系实际工作,提出了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的策略。全文是对高校中比例日趋升高的贫困生群体的关注,基于工作实践,对贫困生的心理教育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