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博的"病毒武传播"模式是一种以人为信息节点的即时传播、以分享为特质的人际网络传播、"意见领袖"经身份验证的实名传播.这三大特点对于实现微博信息真实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传播速度快对于实现信忠真实而言有利有弊,基于人际关系网络的信任不等同于信息真实本身,实名制所隐含的责任感则将有利于信息真实.  相似文献   

2.
微博作为网络时代新型的用户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具有区别于传统媒体的特性,最突出的是其具有呈几何指数递增的"裂变"式传播速度。微博平台上由"意见领袖"、"大V账户"甚至平民草根的言论所引起的轩然大波已屡见不鲜。随着各级政府政务微博的开通,微博平台俨然成为思想、言论交流摩擦的核心地带,微博在影响我国公民信仰状况中扮演的角色已经不容忽视,它既可以化身为淡化公民信仰危机的正能量,又会摇身变为加重信仰危机的催化剂,如何把握和应对,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思考,也取决于每个公民的自觉。  相似文献   

3.
微博自产生以来,就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目前,受众最多的姚晨微博的粉丝量已高达4600多万人。作为新兴网络媒体,微博备受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群体的青睐。由于90后大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能力,从而使得辅导员传统的信息优势、权威地位、工作方式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对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模式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以"4·20"雅安地震作为研究案例,搜集了雅安地震发生后3小时、5小时、10小时、24小时、36小时5个时间节点新浪微博文本数据,以4976条微博文本作为分析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从微博议题、用户属性、发布方式、影响力四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探索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舆情结构和应急反应特征。结果表明,情感抒发和信息发布是震后微博内容的主要议题;普通网民是微博舆论的建构主体;原创微博的数量比例较高,广大网民对微博讨论有极高的表达意愿;传统主流媒体、事发地微博用户和名人微博在震后微博舆情中具有显著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信息素质的定义与内涵以及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与目的,论述了大学生应具备的信息素质能力及如何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证据中的信息分为事实信息与审计信息,事实信息与审计信息都产生于既定过往的某个事实,事实信息证明待证事实,审计信息证明事实信息。将证据以载体承载着事实信息与审计信息的方式予以定义,对法学理论、立法实践以及司法实务具有重大价值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微博为普通群众提供了一个了较好的平台,“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成为发布者”。不少地方的组织部门迅速适应新情况,及时开通党建微博,红色微博的“大气候”已初步形成。我们应当一边探索一边完善,尽量在利用新媒介加强党员群众联系的路径上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8.
吴闻莺  李累 《党政论坛》2013,(7):33-35,3
按照西方学者的经典理论,影响谣言产生和传播的影响因素包括事件的重要性、信息的不确定性以及公众的批判力。我们通过经验观察发现,该经典理论虽然可用于分析微博谣言的产生和围观的过程,但深入理解微博谣言的传播过程,尚需对经典理论加以拓展。  相似文献   

9.
政务微博是由党政机构和党政干部开通使用的微博,作为一种及时、公开、互动的信息传播工具,政务微博日益成为政府部门发布信息和与社会公众交流互动的新型渠道和重要平台,为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条件。但受微博传播动力因素的影响,要切实提高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政务微博的实效性,还必须处理好政务微薄的开通与使用、单向信息发布与双向交流沟通、常规信息发布与突发信息发布、宣传与服务、线上回复与线下落实以及政务微博与其他信息传播渠道等几对关系。  相似文献   

10.
微博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一种主要的交流传播媒介。企业纷纷窥见微博这个巨大的市场,并将其作为新的营销阵地。企业选择发送怎样的信息内容,成为企业微博营销的重中之重。企业微博塑造品牌形象的信息类型策略对企业的微博营销活动的成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海霞 《学理论》2010,(23):138-138,141
电子政务是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而进行的政务活动。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档案信息工作,是通过法律法规加强信息标准化的建设和实施。要从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着手,在采集、处理、传输和利用的过程中,制定一系列的标准、统一的术语定义,并且建立一套完整、坚固的安全屏障确保档案的原始性、完整性、安全性、保密性,充分发挥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档案信息管理和档案信息的开放利用,使电子政务最大限度地共享信息资源,发挥信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尤存 《党政论坛》2011,(23):25-25
随着网络信息特别是以现阶段微博为特征的“云信息”传播手段日益凸现,网络舆情对大众信息的影响力日益提升,对公共决策的干预度日渐加强。如何正确把握网络信息的集聚和传播特征,理性地研判网络舆情的深刻背景,科学应对新媒体所呈现的新诉求,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微博反腐正成为自媒体时代中国反腐进程中方兴未艾的现象。微博反腐具有显著的正能量,它借助于焦点事件这种非制度化途径,起到倒逼政府介入腐败案件查处的功效,从而加速体制内反腐的理性化和制度化进程。微博反腐的倒逼机理在于,它把以前只是由反腐机构与当事人掌握的不对称"内部信息",通过微博这种自媒体发酵为路人皆知的"外部信息",从而实现了反腐机构、当事人与社会公众间的信息相对对称。在腐败信息相对对称的情况下,体制内反腐的工作重心将逐步从对焦点案件的被动查处,转变为对制度化反腐方略的主动探求。未来的廉政制度化建设应着力解决三大问题:一是国家廉政制度设计中制度短缺与制度剩余的并存悖论;二是既有廉政制度实际执行力不足导致的"制度软约束"现象;三是选择性反腐的合法性危机。  相似文献   

14.
微博反腐作为一种新兴的反腐方式,具有高效便捷、公开透明、及时互动的特征,越来越引起政府官员及廉政研究学者的关注。以微博反腐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个维度,可构建四阶段模型。微博反腐通常要经历“低积极、低消极”、“低积极、高消极”、“高积极、高消极”、“高积极、低消极”等四个发展阶段。当前我国微博反腐处于“高积极、高消极”阶段,在发挥巨大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如:微博虚假信息过多,微博反腐运作流程不健全,存在着非理性化倾向,等等。针对当前阶段微博反腐的发展状况以及出现的问题,政府应完善微博反腐的规章制度,促进微博反腐法制化、规范化;科学设计微博反腐流程,建立微博反腐信息库;深化对微博反腐的认识,推进政务公开;实行微博实名制,正确引导网络舆论,使微博真正成为有效的反腐平台。  相似文献   

15.
2012年9月13日,工信部副部长尚冰在中国互联网大会表示,2012年上半年微博用户已经超过2.7亿人次。根据复旦大学发布的《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截至2011年3月份,在微博上进行实名认证的政务机构已达1708个,政府官员微博720个。微博时代对政府的决策、沟通、处置乃至公共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如何利用微博来更好地实现政府职能,服务于民众,是广大公务人员需要思考和学习的。思索十多年走过的网络历程,之所以能取得广大网友的认可,我想自己是做到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马静  梁忠军 《学理论》2012,(22):192-193
当前微博成为高校学生网络生活的一部分,这对高校辅导员而言是一个很好的信息。主要从微博的特点出发,探讨微博对高校学生的影响,以及高校辅导员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利用微博这一工具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公安微博是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产物。现代信息社会的迅猛发展,要求公安机关在履行好自己的职能时必须创新社会管理的理念与方式。公安机关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合理有效地应用公安微博,将会在信息发布、舆论引导、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及有效打击犯罪等方面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但公安微博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同样受到角色定位、功能发挥和虚拟网络等方面严峻挑战。如何有效发挥公安微博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同时有效规避其缺陷,是值得理论和实务工作者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数字图书馆的综合服务平台主要包括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和数字图书馆信息门户,信息资源整合平台是数字图书馆门户的技术基础,数字图书馆信息门户是信息资源整合平台的用户展现。构建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实现各类信息资源整合和统一检索;构建数字图书馆信息门户,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一站式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9.
程贤军 《党政论坛》2014,(11):64-64
去年是政务微博发展迅速的一年,新浪上的政务微博就有100151个。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微博的快速发展,浙江有一大批政府机构和公务人员率先开通了政务微博,将其作为信息发布的渠道、为民服务的平台、了解民意的方式和官民互动的空间,助推社会管理创新。据统计,浙江省有3000多个干部拥有微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