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周恩来与《新华日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唯一的大报。早在1937年,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同国民党政府进行国共合作抗日的谈判时,就决定要办《新华日报》,经过多方面的斗争和努力,1938年1月11日终于在汉口正式出版。1938年10月武汉沦陷,《新华日报》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历经重重艰难险阻,辗转迁至重庆继续出版。在抗日战争时期,它始终高举团结与民主、进步的旗帜,动员与组织广大群众抗战,是党在国统区开展统战活动的一个前沿阵地。  相似文献   

2.
正《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于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惟一的全国性日报。从1938年1月11日武汉创刊,10月25日迁重庆,至1947年2月28日被迫停刊,历时9年有余,出版报纸3231期。在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的直接领导下,《新华日报》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宣传抗战民主的重要阵地,党和人民的喉舌,还是南方局统战工作的重要  相似文献   

3.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在接见章汉夫等人时说,《新华日报》是报纸,但更是手榴弹,更是机关枪,因为它的目标也是所有武器的目标: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毛泽东还说,《新华日报》同八路军、新四军一样,是我们党的又一支方面军。《新华日报》1938年1月11日创刊于武汉,1947年2月28日停刊,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张面向全国发行的机关报。华岗(1903-1972),浙江龙游人,1937年10月出狱后,在董必武的推荐下,参与筹办《新华日报》,出任第一任总编辑,成为“新华军”战士。  相似文献   

4.
《红岩春秋》2008,(1):8-9
2008年1月12日,纪念《新华日报》创刊70周年暨在南京出版59周年庆典在南京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5.
正《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民生路240号。该建筑为一幢中西式建筑风格相结合的砖木结构楼房,坐北向南,共有房屋6间。《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唯一机关报,是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创办的、中国共产党第一张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1938年1  相似文献   

6.
正笔者在重庆图书馆民国文献库房工作,几乎每天都要接触民国报纸,天长日久,对有关抗战胜利的报纸号外也就格外关注,尤其是1945年8月19日下午4点出版的《新华日报》抗战胜利号外。据统计,《新华日报》抗战胜利号外目前在全国存量不超过10张,每张市场价值5万元左右。重庆图书馆幸运地典藏了一张《新华日报》抗战胜利号外,这份号外已经保存了69年,呈土黄色,有些起毛,纸张酸化严重,尤其是报头处已部分缺损,致使无法全面显示该报发行日  相似文献   

7.
1944年是朱明王朝灭亡三百周年,也是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胜利三百周年,·洽好又逢甲申,《新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准备发表纪念文章、时在重庆的郭沫若闻讯后.积自己多年对明史的研究心得,写成了《甲申三百年祭》这篇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章,在当年3月19日的《新华日报》上刊出,连载4日。  相似文献   

8.
庆祝胜利     
1945年9月3日,由中共中央主办、在重庆出版、面向全国发行的《新华日报》,在第二版发表了一篇题为《庆祝胜利》的社论。社论明确指出,中国的抗日战争"实在是进行了整整十四年"。社论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1946年7月16日,刘光因积劳成疾在上海病逝后,重庆《新华日报》连续7天刊出刘光同志逝世的《讣告》。7月23日,《新华日报》出版《刘光同志逝世追悼特刊》,吴玉章同志题写悼词说:"刘光同志坚忍沉毅,做事踏实,生活刻苦,为群众服务,与群众打成一片,为群众特别为青年群众所热爱。今不幸病逝,实为我党我国之一大损失。"在延安,新华社发表了刘光逝世消息,并叙述刘光同志革命生  相似文献   

10.
今年4月,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新华日报》广州分馆(以下简称分馆)56周年纪念。正当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掀起的时候,中共创办的《新华日报》于1938年1月11日在武汉创刊。从创刊到1947年2月28日被国民党反动派强行封闭停刊的9年多时间里,《新华日报》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的历史,风云变幻,始终以  相似文献   

11.
1938年秋天,我考入河南省立开封第一高中。不久,学校便从开封迁往河南省镇平县城北20多里的石佛寺。此时,正当抗战初期,国共合作,团结抗日,全国人民同仇敌忾,抗日救亡活动蓬勃兴起的时期。开封高中在这种大气候的影响下,学校抗日的气氛愈日浓烈。阅读进步书籍的读书会,抗日歌咏、演剧队纷纷成立。延安出版的《解放》周刊、毛主席的《论新阶段》、武汉出版的《新华日报》在石佛寺街头的书摊上都可以买到。这时我开始接触到革命文艺  相似文献   

12.
正新中国成立初期,邓小平、刘伯承、贺龙是西南党政军最高首长。在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经济、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的繁忙岁月里,"三巨头"时刻不忘西南首府——重庆的文化建设,从而拉开了新重庆文化建设的序幕。邓小平提出在渝出版《新华日报》在重庆新闻史上,有过两张《新华日报》:一张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由周恩来领导的《新华日报》,人称老《新  相似文献   

13.
《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惟一一家全国性党报。它1938年1月11日创刊于武汉,日军侵占武汉后,在重庆继续出版发行,直到1947年2月28日被国民党反动派强行停刊,报刊人员撤出重庆为止,历时9年1个月...  相似文献   

14.
朱德抗日游击战术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德是一位伟大的抗日游击战的战术家,本文拟对朱德抗日游击战术思想进行初步探讨,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一、全面性 自1937年7月至1940年5月,朱德一面指挥八路军作战,一面公开发表了几十万字的关于抗日游击战的论著。最著名的专论有:1938年1月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抗日游击战的16条战术;1938年上海生活出版社出版的《八路军的战略战术》;1938年抗日救亡出版社出版的《抗日的游击战术》;1938年《文献》合订本卷(四)转载朱德同年在《新华日报》上的论文《抗日的战略战术与建立新军问题》;1938年8月顽强出版社出版的《游击战争》;1938年11月解放出版社出版的《论抗日游击战争》。朱德在这些论著中论述了抗日游击战的一系列战术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抗日战争期间,受毛泽东的推崇而形成文件在全党通报的文章没几篇。除郭沫若的《屈原》和《甲申三百年祭》外,就只有民盟著名政治活动家张申府在1942年1月11日为纪念《新华日报》创刊四周年而作的《新华,新华,我看你生长、长大》这篇文章了。张申府在这篇文章中热情洋溢地称颂《新华日报》是“全国最好的报纸”,是“抗战的一个有力的精神武器”,“每一提起新华,我就联想到新中国,实在‘新华’就是新中国的象征”。不过张申府在赞扬《新华日报》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希望。他希望“新华日报尽量扩充副刊,尽量发挥教育作用”;他说,《…  相似文献   

16.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修订出版的《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仍有若干错讹之处。比对林伯渠等人日记及《新华日报》等资料中的相关记载,本文就现谱1935年9月20日、1936年5月13日、1939年3月15日、1940年7月6日、1945年8月30日、8月31日、9月5日、9月11日、9月30日等条目中的史实错误进行了考辨。  相似文献   

17.
新华日报社 《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1938年1月11日在武汉创刊。抗日战争初期,经国民政府同意注册出版,1938年10月25日迁往重庆发行。 最先,报社设在市内苍坪街和西三街,因日机轰炸,曾迁磁器口高峰寺,后在化龙桥虎头岩建址,设总馆,当时为嘉陵新村76号,并在市内民生路208号设营业部。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职业革命家,华岗参与过许多重要的革命活动:亲历第一次大革命的洗礼,出版《1925-1927中国大革命史》,参加五卅运动和上海三次武装起义;到莫斯科参加中共六大,翻译《共产党宣言》;担任《新华日报》第一任总编辑,后只身赴川康、云南做刘文辉、龙云的统战工作,成效卓著;在重庆谈判期间,任中共代表团顾问,是毛泽东.  相似文献   

19.
<正>1938年5月28日,《新华日报》重庆分馆成立。10月25日武汉沦陷后,重庆分馆转为总馆,存续时间近5个月,在《新华日报》史上具有特殊地位。目前,关于《新华日报》重庆分馆的记述散见于相关人员回忆文章等史料中。这些资料简要记述分馆成立时间、印刷和发行情况,普遍存在描述创立时间不清、机构名称不明、  相似文献   

20.
翻开馆藏抗战时期的《新华日报》,摆在我们面前的报纸与其他历史报刊并无两样——“平静”的报头,“平静” 的版面,“平静’”的广告设计……,一切都与别的馆藏报纸一样的“平静”.然而,这“平静”里却包含了该报独有的而为我们今天所看不见的血与火的艰难奋斗.它诞生在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的武汉,又在日寇隆隆炮声逼进武汉的危急情况下迁到了重庆.本文拟对《新华日报》作一简介,并着重从该报由汉迁渝之艰辛这一侧面,来透视它的血与火的奋斗历程,从中认识它所蕴含的革命传统教育的深刻意义.《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唯一一张全国性党报.它1938年1月11日创刊于武汉,1947年2月28日终刊于重庆,共历经9年1个月零18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