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31篇
中国政治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党的文献》2005第六期刊登的《永远记取党的斗争经验和教训》一文,是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共重庆市委正在编辑的《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中挑选出来的一篇重要文稿。1949年11月,邓小平和刘伯承、贺龙率部解放和经略大西南。作为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治委员,他在主政大西南,直至1952年7月离开地方领导工作的最后一个岗位期间,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高超的领导才能,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建国初期西南地区政权巩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党的建设等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一些富有创建性的思想,对我们今天都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在这方面,此前编辑出版的《邓小平文选》第一卷、《邓小平军事文集》第二卷都作了反映。《党的文献》这次公开发表此文,就是邓小平这一时期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所作的一次宣讲报告。为什么邓小平要作这次宣讲报告呢?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党开展了一次为时半年的整风运动,主要任务是克服党内首先是领导干部内部存在的居功自傲、命令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以及少数人贪污腐化、政治上堕落颓废、违法乱纪等错误,密切党和人民的联系。邓小平于1950年6月6日在中共重庆市第二次代表会议上做的...  相似文献   
2.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全权代表,在《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上签字,向全世界宣告西藏和平解放。  相似文献   
3.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在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后,城市的改革也提上了日程。当时,薄一波同志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家体改委党组书记兼第一副主任,分管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与农村改革相比,城市改革面临的问题要复杂的多。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他带领体改委一班人,围绕计划与市场、速度与效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等重大课题,进行了大胆地探讨。  相似文献   
4.
为了深入研究和总结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的思想与实践,2003年,中央文献研究室和重庆市委决定联合编辑出版《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一书,具体工作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和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承担。经过三年努力,目前该书的编辑工作已经结束,即将出版。《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是继《邓小平文选》、《邓小平军事文集》之后出版的第三部邓小平著作。它编入了1949年9月至1952年8月邓小平主政西南期间,有关西南工作的文章、谈话、报告、电报、批示、书信、题词等文稿141篇,约27万字,注释752条,8.6万字。这些文章是从邓小平留下的600多封电报、300多篇文章(包括报告、讲话、书信和题词)中精选出来的。除部分文章已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一卷)、《邓小平军事文集》(第二卷)外,大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这些文稿,主要根据中央档案馆及重庆、四川、云南等省市档案馆和博物馆保存的手稿、原抄件,当时出版的报刊和编印的文献等刊印。公开发表过或有手稿的,都保持了原貌,并作简要题解;对讲话、报告、谈话记录稿进行了文字整理,并作必要校勘、考订和标点,每篇末均注明刊印根据。为便于读者阅读和研究,在编辑时对著作中需要说明的历史背景、重大事件、文献、...  相似文献   
5.
建国初期,小平同志在西南工作、战斗了两年零八个月.在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他与刘伯承、贺龙等同志一起,和平解放了西藏,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征粮、剿匪、反霸、减租、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民主建政、兴修成渝铁路、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等一系列斗争和建设,使过去偏僻落后的西南,革命和生产出现了蒸蒸日上的勃勃生机.在这段不平凡的日子里,坐镇重庆的邓小平对西南党的建设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1949年11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刘邓大军解放并接管了西南重镇——重庆。顿时,一股蓬勃向上的清新之风滋润山城,涤荡着旧社会的污泥浊水,古老的重庆焕发了青春。  相似文献   
7.
正新中国成立初期,邓小平、刘伯承、贺龙是西南党政军最高首长。在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经济、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的繁忙岁月里,"三巨头"时刻不忘西南首府——重庆的文化建设,从而拉开了新重庆文化建设的序幕。邓小平提出在渝出版《新华日报》在重庆新闻史上,有过两张《新华日报》:一张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由周恩来领导的《新华日报》,人称老《新  相似文献   
8.
艾新全 《政府法制》2013,(35):13-13
1952年春天,主持西南大区工作的邓小平,觉察到进城一年多来,干部队伍中滋生的贪咽享受、道德败坏、闹离婚另寻新欢、腐化堕落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在西南军区小礼堂召开的地师级干部会上,他尖锐地指出:当前.我们干部队伍中享乐腐化思想在蔓延,社会上反响强烈……突出表现在男女关系上,到处闹“婚姻改组”。有个市委9个委员有7个闹离婚,十二军直属干部队闹得最凶……  相似文献   
9.
艾新全  田姝 《当代党员》2009,(10):22-22
解放初期,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由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我国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在对外关系上比较封闭。但上世纪50年代初。重庆市委、市政府通过一些私营企业从港澳等地转运、进口了一些急需物资,用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与此同时,这一时期新中国迎来了第一次建交高潮。  相似文献   
10.
艾新全  田姝 《当代党员》2009,(10):30-30
从1955年到1983年,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的重庆,内外部关系的主要特征是对外封闭与对内半封闭,重庆与国外的经济技术文化方面基本没有直接交流。在这样特殊的背景下,重庆对内对外开放的根脉还是延续了下来,并有如下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