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5 毫秒
1.
“道”既是《淮南子》宇宙观的最高范畴,也是它的法律观的指导原理。《淮南子》对汉初统治者提出与民休息、“无为而治”中的“无为”作了全新的解释,提出“以道统法”、“无为而治”、“君道无为,而臣道有为”,重视“省事”、“节欲”和法宽刑缓;主张法律“因人之性”、“法随时变”;主张兼采儒法、注重“法治”等思想,明显地反映出以道解儒、儒法结合的倾向。这种不拘守于先秦儒墨教条流派的做法,成为后来诸家合流的先导。  相似文献   

2.
当下中国处于转型期,法学/学术同样如此,不同思想此起彼伏,甚为壮观,新道统法哲学就属于此中的一环。新道统法哲学主要包道统思想的研究和传统社会秩序构成原理的研究。但当下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以传统秩序构成原理作为新道统法哲学的理论基础是存在诸多疑问的,因此需要加以反思、批判和推进。  相似文献   

3.
当下中国处于转型期,法学/学术同样如此,不同思想此起彼伏甚为壮观,新道统法哲学就属于此中的一环。新道统法哲学主要包括,道统思想的研究和传统社会秩序构成原理的研究。但当下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以传统秩序构成原理作为新道统法哲学的理论基础是存在诸多疑问的,因此需要加以反思、批判和推进。  相似文献   

4.
纵观古今,不论是国家、民族,还是政治集团,为了生存和发展无不珍视和秉承某种历史传统。这就是儒家所谓的“道统”。中国共产党人也有自己的“道统”,即信奉历史唯物主义,视人民群众为历史发展的动力,以为人民服务为党的根本宗旨,把群众路线视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的工作路线。中国共产党领导山东人民在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浴血奋战中凝结成的沂蒙精神,正是这种“道统”的生动体现。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党在十八大后开启了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各行各业深入开展,此时此刻,回顾和解读沂蒙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常把文章的思想内容称之为“道”,而把文章的语言表达形式称之为“文”。在语文课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按照《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用“文”对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读、说、听、写的基本技能训练,以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而用“道”来进行有的放矢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学生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情操,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的“文道统一”的问题。其实,“文道统一”这一论题的提出并非自今日始。周敦颐的《周子全书·通书·文辞》早就有“文…  相似文献   

6.
牟宗三建构的道德形上学是以儒家传统的主体性为理论支点,而这种道德主体性真正奠基干主体在"恍患意识"中的觉悟.忧忠意识是在对入的忧患负责中形成的,主体的觉悟意味着责任意识的产生.从原始的本能到主体的觉悟.以"心性"苑畴为核心的道德哲学成了中学文化的主流,这也是现代新儒隶以"道统"自居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把柳建伟的长篇小说《突出重围》的主题分为三个方面:新观念对旧观念的突围,军队建设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欲的突围,爱情、性爱对道统和权力、金钱及其编织的关系网的突围。并以此总结出,这篇部小说以审丑、审悲为主的文学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8.
在19世纪,除了浪漫主义的解释学外,还有历史主义的解释学。它们之间的一个重要的联结点是解释学循环。除此之外,二者的密切关系在其师承和道统方面。布克、德罗伊森和狄尔泰三人的思想代表了西方19世纪下半叶解释学的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突出与人文科学的联系,这是以历史意识的逐步确立为中介的,但是他们,尤其是德罗伊森和狄尔泰最终都没能摆脱历史的局限。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民族理论为新时期的民族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作者认为,邓小平历来主张实行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而在新时期,要立足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来贯彻;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加快民族发展和民族进步;要高举民族团结旗帜,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相似文献   

10.
明儒薛,山西河津人,明代继承程、朱的理学大师,明道躬行与正学复性构成了其道学人生的主要部分。薛毕生读书论学,一意以"履而行之"的"为己之学"为宗,既无著述传世的意图,更恪守述而不作的准则,以躬行明道的实践方式践履程、朱之学,传承道统。  相似文献   

11.
在治国方略上,法学界有人认为历史上的法家主张法治,儒家主张人治,现代社会讲法治,就应当抑儒扬法,才能以资镜鉴,实现以法治国、依法行政;伦理学界则有人从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这一点出发,得出中国政治是以儒家德治观为核心的德治主义,他们强调以德治国、...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在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性巨变以及付出了太多沉重的代价之后,当代中国正在逐步走上法治的轨道,中国人也正在逐步地适应法律的思维方式,并习惯于以法律作为自己行为的正当化方式。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在这样的历史性时刻,包括中国法学在内的中国现代学术必须认真反思构成中国学术的知识脉络,因为这是当代中国人自我理解的一部分。当代中国法哲学作为中国法律制度建设的批判性与范导性的思想,应该起着引领性的作用,在当下,这种引领性作用表现在对当代中国法学思想进行深入批判性思考的同时建构起当代中国人自己的法哲学。所谓“新道统论”正是作者试图建构的一种法哲学。  相似文献   

13.
现代新儒家学派是对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的一种言说方式.他们以维护传统儒学"道统"为根本目标,并相信最终可以开出"科学"和"民主"的花朵.这种现代性的认识是片面的,没有考虑人的主体性的确认.  相似文献   

14.
作者从兼并的动机与目的出发,指出了我国企业兼并实践中存在的强迫兼并、糊涂兼并、负重兼并等危害,主张制定统一的《企业兼并法》和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以规范和调控企业兼并行为,使企业兼并健康发展,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携带凶器抢夺的定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法》第267 条第2 款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对于这一规定,刑法界曾有两种不同的主张,而这两种主张都存在着明显的错误。作者认为,《刑法》第267 条第2 款的适用范畴仅限于一种情况,即行为人在预备阶段打算用携带的凶器去抢劫而在实行阶段转变了犯意仅为抢夺的情况。这一条款实际上是将这一特定情况下的重行为( 预备阶段的抢劫) 吸收轻行为( 实行阶段的抢夺) 的吸收犯处理原则法律化。本文指出了该条款的立法缺陷,并提出了修改该条款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社会司法鉴定机构建设在结构与布局方面的缺陷,建议应当坚持以建设公益性鉴定机构为主、营利性鉴定机构为补充的发展方向。针对近期立法和相关解释主张的司法鉴定机构有面向社会服务和面向司法机关服务的两种情形,坚持认为司法鉴定活动只能为诉讼活动服务而非其他,其中社会司法鉴定机构是为三类诉讼活动提供鉴定服务,侦查机关鉴定机构主要是为刑事诉讼的侦查活动服务。针对司法鉴定体制建设这一战略性措施,主张以建立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鉴定机构(实验室)命名为宜。  相似文献   

17.
作者通过考察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及实践,认为存在着管理混乱、经费短缺、人员匮乏等问题,主张要对法律援助进行专门的立法,建立最低经费保障制度,将社团法律援助工作纳入政府法律援助工作体系,以保障法律援助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弱势群体经济上的低收入性与诉讼的高成本之间、文化上的低水平和诉讼的专业化之间以及心理上的脆弱性和诉讼的高风险之间存在一系列的矛盾,而ADR以其低廉的通常化程序设计和纠纷解决双赢的结果,为弱势群体带来实现权利的捷径。因此,作者主张发展ADR,对诉讼补偏救弊,以更好的实现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 ,无限申诉和再审制度 ,存在着不科学、降低法律和司法权威的缺陷 ,应当改革 ,并提出了作者的主张。  相似文献   

20.
当前,对"道统"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从理论深度和视野广度上来看还远远不够.学界从"道统"的视角阐释宋元明清学者思想新的一面,进而寻找儒学发展的新脉胳;探讨日本儒学、韩国儒学在近代化过程中"道统"观念的变化,进而理清文化从"一元独尊"到"多元齐放"的变化轨迹;比较研究中国文化中正统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体系中正统文化的表述形态的异同,进而寻找文化发展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等等,这些课题都将是颇具学术价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