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爵世职承袭人择选,是清代一项重要的礼制,也是清代世爵世职制度的核心内容,它涉及到清代勋旧亲贵阶层的名爵、特权、利益继承的合法性问题。与清代世爵名称、序列、等阶的演变相同的是,世职承袭人择取制度的形成,深受女真八旗制度的影响,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后金立爵之初,从世爵世职承袭人的择选,看不到汉族王朝流传久远的宗法制度的影响。清入主中原以后,世职承袭人择选还表现为满汉习俗、文化的冲突,雍正以后才最终实现了爵位承袭与宗祧承袭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百纳 《今日广西》2008,(9):66-68
奢侈品品牌对外形包装的艺术设计和工业设计的讲究,已经达到了万般挑剔的地步。它不依赖于常规的媒体广告,甚至不太依赖于公关、事件行销,它对非常规的赛事活动有着独特偏好,也对零售终端的生动化情有独钟,它相信“好的产品自己会说话”,并且从不让盈利的欲望左右自己的选择,因为坚持会让品牌更“奢侈”。数年前,一个来自荷兰的超级跑车刚刚登陆中国,便开始迫不及待地作秀了。它有一个与法拉利同样高贵的中国名字——世爵。2004年6月8日下午,一辆底盘号为018的世爵C8 Spyder从北京德胜门沿二环路开往前门。这辆跑车由著名的华裔荷籍赛车手董荷斌驾驶,副座乘坐的是世爵CEO维克多·穆勒先生。在警车的引领下,与媒体和贵宾的车辆一同抵达庆祝酒会现场前门。随后的北京车展,世爵向中国车迷展出了全部四款车型,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人群中有一部分车迷突然记起,在1997年前,世爵就是在前门出发,途经德胜门,然后开始了一场漫长而艰苦的北京-巴黎拉力赛。光阴一瞬,这个产自荷兰的“奢侈”座驾几经岁月蹉跎,终于放心地着陆在中国。它的CEO维克多·穆勒先生前不久对媒体说,世爵在中国已经拥有了好几个车主。能够在短短时间内获得中国车主的青睐,并不惜付出“奢侈”的高价,世爵在中国的品牌运作,自然是有一套。  相似文献   

3.
张玉强 《春秋》2014,(4):58-58
正丛兰(1456-1523),文登城关人,明代著名的军国重臣,历任户科给事中、通政参议、通政使、户部右侍郎、右都御史、三边总制、漕运总督、江北巡抚、南京工部尚书等职。作为军国重臣,丛兰长期统兵,镇守边关,军功卓著,举朝称颂,死后谥赠"太子少保"封号,并禄增为一品职爵。  相似文献   

4.
《上海机关动态》2010,(3):11-11
2月5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集中开展“擦亮窗口”行动,全系统干部职丁以“洁、齐、美”为工作目标,通过各种类型的活动形式,开展美化窗口的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美化城市形象、喜迎世博宾客。  相似文献   

5.
张铮 《求索》2007,(12):212-214
“五等爵”制与“五服制”的存在,是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作者认为,西周时期的“爵制”与“服制”是分封的重要产物,有着相互的联系,是不能割裂开的。传世文献与地下出土材料中,关于周代诸侯爵称混乱,而服制文献中记载不一,这些不固定的情况,是由于后人对“爵制”与“服制”的适用范围和区别缺乏了解。所以本文拟就西周时期的“爵制”与“服制”的区别与联系及其适用的范围,作出新的界定。以便于我们重新认识周代五等爵制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6.
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人爵和天爵的观念。他在《孟子·告子上》中说:“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读罢不觉感慨万  相似文献   

7.
封爵制度是等级性极强的政治制度,隋唐以前,构成爵制等阶标志的爵称、爵序呈不断变动状态,隋唐时期,公、侯、伯、子、男五等爵逐渐发展为当时爵制的主体,两宋以后,五等爵成为封爵的核心等级,而且爵制相对稳定.不过,我们一旦细察清代五等爵的源流,爵称、爵序演变,五等爵升降之法,就会发现:清代爵制形成过程中浓郁的八旗制度特色.  相似文献   

8.
战国时期 ,孟子提出人爵和天爵的观念。他在《孟子·告子上》中说 :“有天爵者 ,有人爵者。仁义忠信 ,乐善不倦 ,此天爵也。公、卿、大夫 ,此人爵也。古之人 ,修其天爵 ,而人爵从之。今之人 ,修其天爵 ,以要人爵。既得人爵 ,而弃其天爵。”读罢不觉感慨万千。孟老夫子果然高见 ,数千年来 ,重“人爵”而不重“天爵” ,得“人爵”而失“天爵”的确实屡见不鲜。无怪乎孟子与孔子一道 ,被尊为圣人。“天爵”是道德品质的象征 ,是靠自身修炼和培养出来的 ,具有内在性和不可剥夺性。“人爵”是权力、地位的象征 ,是统治者或他人授予的 ,具有外在性…  相似文献   

9.
统一版图:台湾建省与近代化建设 中国历代政府在台湾先后建立了行政机构,行使管辖权。宋朝政府派兵驻守澎湖,“隶晋江县”;元朝政府在澎湖设置“巡检司”;明朝政府增兵澎湖,置“游击”职;郑成功在台湾设“承天府”。至清代,政府逐步在台湾扩增行政机构,加强对台湾的治理,  相似文献   

10.
《新东方》2006,(5):40-40
清代的汤斌曾任江苏巡抚, 史书称赞他:“澄清吏治,江南北无一物不得其所。”当地曾广为流传的“一钱落职”的故事, 事情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1.
姚同发 《黄埔》2008,(1):50-52
中国历代政府在台湾先后建立了行政机构,行使管辖权。宋朝政府派兵驻守澎湖,“隶晋江县”;元朝政府在澎湖设置“巡检司”;明朝政府增兵澎湖,置“游击”职;郑成功在台湾设“承天府”。至清代,政府逐步在台湾扩增行政机构,加强对台湾的治理,1684年设“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下设三县,隶属福建省管辖;1721年增设“巡视台湾监察御史”,  相似文献   

12.
马加爵犯罪心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加爵的犯罪属于因仇恨引发的犯罪行为。这种类型不同于一般的侵财犯罪和性犯罪,不是为了获取享受而犯罪,而是为了表达、为了发泄某种情绪而犯罪。那种将“贫穷”归结为犯罪动机起点的归因并不全面,也并非真实的问题起点。如果以这种归因解释马加爵的犯罪动机,很容易以“一般的社会理由”遮掩“个性中的问题”,进而误导人们对于马加爵犯罪心理原因中重要因素的判断。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的心理问题是他强烈但压抑的情绪特点、扭曲的人生观及“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同时,他的犯罪心理、犯罪方式与手段又与他的智力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王传明 《求索》2010,(1):157-159
实录精神和直笔手法是清代“事俱按实”文学的创作特色。除了这种追求历史真实的实录手法,清代文学对史学传统的继承还体现为“为尊者讳”的春秋笔法。清代剧作家表现出的“为尊者讳”手法既是基于封建社会文人重视教化的史学传统,又与清代特有的实学风气不谋而合。以《桃花扇》为代表的清代文学采用“为尊者讳”等春秋笔法,淡化儿女风情,探讨兴亡规律,体现了当时文坛风潮转向内敛的趋向。这种写作手法使清代文学具备有更高的学术品位,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作品的价值,有助于我们窥视当时的时代风潮。  相似文献   

14.
普陀区检察院围绕迎世博600天行动和世博先锋行动的要求,以“迎世博党员活动日”、“迎世博团员活动日”为载体,组织党员、团员和干警积极参与迎世博“三五”集中行动的市容环境卫生和道路交通整治志愿者活动、“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招募活动。  相似文献   

15.
为纪念迎世博400天的重要节点,静安区委组织部、区社会工作党工委在全区“两新”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及员工中开展“吹响先锋号,精彩迎世博”主题实践系列活动,进一步发挥“两新”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迎世博,我心我秀”、“迎世博,我形我秀”、“迎世博,我新我秀”、“迎世博,我型我秀”、“迎世博,我行我秀”等系列活动,搭建“两新”党组织和党员服务世博、发挥作用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阿成  茼子 《中国保安》2004,(8):20-24
马加爵1981年5月出生于广西宾阳县宾州镇马二村一个普通的农户家庭。父亲马建夫和母亲李凤英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生育了四个儿女,马加爵是“老幺”。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马家或许太渴望家族将来出一个“秀才”,祈盼最小的儿子有朝一日能“加官晋爵”,特意给他起了一个很显眼的名字:马加爵。因为马加爵是“超生”,被罚款500元,直到马加爵上高中时家里才还清了超生借款。但令马建夫夫妇高兴的是,“超生娃”从小特别乖,不像其他小孩那样顽皮、耍闹,他显得文静而又懂事。在马加爵五岁时的一天,马建夫和李凤英干完农活一脸汗水地回到家,穿着…  相似文献   

17.
2013年,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紧紧同绕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爵”的决策部署,强化改革创新,“稳增长、凋结构、促转型、惠民生、保稳定”,  相似文献   

18.
“普世价值”何以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利益的共同性是“普世价值”得以存在的前提。阶级存在和社会主体利益多元化的事实决定了“普世价值”只能存在于主体自然属性领域。而在主体的社会属性领域,“普世价值”基本上是一种“虚幻价值”。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全球化的深化,“普世价值”将逐渐从虚幻走向现实,但这是有条件的、极为有限的。真正的“普世价值”有待于世界大同,即阶级的消灭、国家的消亡,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但即使到了世界大同实现之时,也不能消除价值主体的多元化,也就是说,“普世价值”在那时也不能囊括价值的全部。同时,不能把“价值共性”简单等同于“普世价值”。在国内,那些热衷于传播“普世价值”的人,是旨在自由、民主、人权、平等的旗号下,推销西式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在国际上,对“普世价值”的吹嘘往往是某种强权政治的代言辞,是价值观的“强制认同”与“引诱认同”。  相似文献   

19.
如何治理屡禁不止的乱设摊.叫人烦心的跨门营业等“点点雀斑”,是一道难题,更是一道无法回避的命题。地处三林世博功能区的东明路街道以难能可贵的激情、勇气和责任心,在迎世博期间,以科学发展观为动力,迎难而上、主动出击,以“三化一合”探索长效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高考要增加奖励分了!就是有的考生的品德、精神、名分、称号、功绩以及其它获奖,都可以折合成分数计入高考成绩。甚至这类奖励分的发放范围已经超出了考生本人,如有的地方父母遵循了计划生育,便可获得20分的高考奖励分由其独生子女继承。对此,笔者的“忧患意识”是:奖励分是不是问题分?这个问题,首先是由中国的人才史提出的。中国的人才选拔任用的历史,实际是一部探索实验的历史,颇为曲折复杂。最早是公举制,如部落首长。之后是荐举制,美名曰禅让,从尧经舜到禹。后来便成了世袭制。下面还有分封制、军功爵制,等等。但暴露的弊端越来越多,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