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作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两大构成要素,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两者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沉淀和凝凝练,是大学文化精髓和核心的集中表现,在大学发展中,它以其特有功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现代大学管理:从制度规范到文化浸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大学管理需要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因此按现代大学制度的理念进行制度创新是现代大学发展的重要保障,但现代大学由于其功能的特殊性,知识的产出和学生的教化.不仅要靠制度支撑,更需要有大学精神来维系,要靠文化浸润,因此当代大学既要加强制度建设又要在此基础上加强精神文化建设,以催生知识的生产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大学之道     
《周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据此,道当是脱于物外又凌驾其上的精神与理念。道即精神。大学之道,即大学之精神。唐代崔憬释道云:“言有妙理之用以扶其外,即道是也。”可见,道在扶外,道对事物的发展有着导向与支配的功能。由此,大学之道于大学之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然“道可道,非常道”,故探讨大学之道实非易事,笔者不揣浅陋勉强为之,发表一筅之见。  相似文献   

4.
从历史的角度梳理现代大学精神发展的轨迹,指出中国现代大学精神危机的表现,提出构建现代大学精神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5.
大学精神是大学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稳定而有特色,并为大学成员所认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及生活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群体意识。传统的大学精神正逐渐丧失,因而重构大学精神是当务之急。其重点在于培养广博知识与综合能力,塑造独立人格,陶冶人文情怀,激发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6.
大学精神:大学生命的灵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孕育的自由精神、宽容精神、求实精神、创新精神、道德精神和时代精神构成了大学生命的灵魂。大学精神对大学的发展起到了激发、凝聚、定向和涵化作用。树立先进教育理念,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文化氛围,是形成大学精神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回归本真文化:构建中国现代大学制度之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学是典型的文化研发中心,是先进文化、特别是创新文化的主要策源地。相对于大学在推动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大学的文化功能、精神功能可能更为根本。因此,回归大学的本真文化精神,是构建中国现代大学制度之魂。  相似文献   

8.
创业型大学是近年来兴起的大学办学新模式,它以提高国家竞争力、生产率以及国家和民族的创业精神为已任,以提高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实力和水平为目标。创业型大学的“社会服务”意识不仅改造和提升了大学第三功能的形式与内容。而且改造了传统大学的精神和面貌。创业型大学的建设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同时营造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9.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积淀中逐渐形成的符合其内在逻辑和规律的相对稳定的一种价值观念、心理状态和整体风貌。大学精神包括大学的共性精神和个性精神。共性的大学精神是自由精神、博雅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集成。大学责任是大学有用性的表现,包括教育和学术的核心责任、无限服务的拓展责任和不可推卸的文化责任。由于中国大学是非主体性的,移植过程中没有遵循大学的共性精神,没接地气和实现本土化生长,从而没有真正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精神。培育中国大学精神,履行好大学责任,需要解好"李约瑟难题"、"钱学森之问"、"黄炎培历史周期律"三个问题,增强中国特色大学发展自信。  相似文献   

10.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风骨和灵魂,培养人才、发展知识是大学的使命和功能。一所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乃至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要想站在时代的高峰,首先必须站在同时代的文化高峰。大学文化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中逐步沉淀积累而形成的;而一旦形成,就再也不是虚无缥缈之物,犹如“场”的存在,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1.
大学精神是大学发展的灵魂,大学职能是大学进步的支柱。大学精神与大学职能共同推动大学的进步,二者存在以下关系:大学精神与大学职能同时产生,共同存在大学办学之中;大学职能是大学精神的载体,大学精神是大学职能的导向;大学精神与大学职能一一对应,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2.
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基地,经过历代师生员工的传承与创造,所形成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体现大学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的意识氛围,是反映大学本质特色的内涵精神与外在形态的统一形象,是维系大学团体、支撑大学发展的精神力量。一、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1.正确的导向作用。大学文化必须体现社会的主流文化,体现社会发展本质的先进思想,并以此作为选择评判的标准,区分进步与倒退、正义与反动、科学与愚昧,给师生员工指明追求的方向,引导师生员工追求科学与进步。当代中国,大学文化必须以科学理论为灵魂,坚…  相似文献   

13.
大学的运行机制是一套有形和无形的规则和意识,能够牵引大学趋向目标、整合与协调不同的人与任务。不同的大学及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其运行机制会有较大的差异。但有形的大学制度与无形的大学精神是大学运行机制的基本要素。大学精神是大学活动的特质性要求,大学制度是大学活动的现代性要求,二者相伴相生、相互倚靠。好的大学制度一定是有精神的大学制度,而卓尔不群、历久弥坚的大学精神也一定是有制度的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广义的课程文化,还是狭义的课程文化,都体现着为政者的文化价值取向,代表着为政者的根本利益,实现着为政者的意志。我国古代大学课程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征,并为后世大学课程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资源和样板。解读我国古代大学课程文化特征,对现代大学课程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并有利于其社会功能与政治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文化结构分析及其建设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文化是由大学精神文化、大学物质文化、大学制度文化、大学行为文化和大学媒介文化共同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大学文化的各构成部分尽管功能各异,但又相辅相成、紧密关联、不可分割。当代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路径是:以和谐大学的建设为目标,在精神文化层面上要继承经典的大学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注重民族、民主和创新精神的培育;在物质文化层面上要把重点放在现代化的图书馆、实验室(实践基地)和校园网的建设上;在制度文化层面上要首重学科建设和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在行为文化层面上要加强优良校风的培养;在媒介文化层面上要注重"把关人"队伍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发展变革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以大学为载体,以继承文化、传播文化、创新文化和引领文化为主要内容,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规范功能、熏陶功能、识别功能等五大功能。在文化建设中,它具有促进文化认同、蕴含文化选择、推动文化创新、引领文化潮流等作用。其实践路径是提高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学会文化选择,强化文化自觉;推进文化创新,打造文化精品;坚持文化引领,促进文化和谐。  相似文献   

17.
优秀的大学文化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石,是全面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前提,而大学精神则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大学文化修改的具体体现,校园文化建设是对大学精神的弘扬和实践,是大学精神的物质依托.本文在分析大学文化,校园文化,大学精神三者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应以高雅,先进,文明的校园文化为载体,大力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提升办学理念,培育富有特色的大学精神,以此推动大学的发展,使高等学校真正成为人类文明的高地.  相似文献   

18.
大学精神的缺失将影响高等院校的长远发展,中医院校作为传承中医国粹的重要阵地,应该突出大学精神的重塑,本文旨在讨论中医特色环境下高校的大学精神的发扬和传承。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大学精神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文化和古希腊文化蕴含着现代大学精神的胚芽。纽曼、洪堡、蔡元培、梅贻琦等人阐发的大学理念,影响了现代大学的精神追求。现代大学精神主体内容包括:人文精神、创新精神、批判精神、科学精神、自由精神与独立精神。我国高校的精神缺失表现在过度的行政化与功利化,学术失范与学术腐败和人才培养观念的偏误。安分随时、守中守旧、经世致用、政教不分与社会变迁是大学精神缺失的思想与社会原因。重建大学精神,应准确为大学定性定位,推进大学制度改革创新,增加经费投入,同时正确把握传统与发展、共性与个性、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培育优良校风并深化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0.
大学文化是大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而大学精神则构成了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作为大学校训 ,应当是对大学文化的的理性抽象和认同 ,是对大学精神的凝结。“崇德明法、弘毅致公”的新校训反映了新时期甘肃政法学院办学理念、办学精神和办学风格 ,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共性传承与个性张扬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