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与社会治安相辅相成、相映相成、相反相成。以前的社会治安防控,过多地开展人与己斗、人与人斗、人与自然斗、人与虚幻的敌人斗,既影响了社会治安,又影响了生态平衡。和谐社会大治安,一定要实行"绿色防控",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即天人和谐。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架构,大数据具有全新的思维模式和应用维度。社会治安精准化防控的目标,就是依托大数据技术,通过对治安大数据的收集、整合、分析、研判,进行更加精准的风险预测、量化、评估,进而提升公安机关的治安预警水平,加强公安机关对犯罪行为的精准发现、精准识别、精准监控和精准打击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履行职能,更加有力地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大数据技术是社会治安精准化防控的关键,社会治安精准化防控应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完善,从而构建适应时代发展、满足现代治安秩序需求的"智慧+"、"精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3.
乐山市公安机关开展"三基"工程建设,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主要抓突出信息化建设成果的转化、突出侦查破案"三大支柱"建设成果的转化、突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成果的转化、突出公安行政管理建设成果的转化。全面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为民能力,注重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工作,突出和谐安定的社会效果;注重精确打击,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社会效果;注重数字化警务建设,突出提升驾驭社会治安形势的社会效果;注重队伍整体素质提升,突出公平正义的社会效果;应注重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突出提高服务质量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4.
治安"黑点"治理就是借鉴道路交通事故"黑点"路段治理做法,将疏于防范、发生案件、治安混乱或管理不到位、存在隐患等治安问题的部位列为治安"黑点",组织排查,立项挂牌,运用"1+N"机制协调整合各方力量,开展打防管建综合治理的一种模式。具有前提性、挂牌性、机制性、推进性特点,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的一项突破和创新,融入了项目化与机制化、专业化与社会化等创新元素,形成了有机的、整体的、渐进的、有形的打防管建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各种治安防控要素相互藕合而构成的打、防、管、控一体的警务工作系统。也是新时期公安机关践行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应对复杂治安局势,实现社会治安良性循环的新战略。本文结合开展“三基”工程建设的有力契机,就如何强化抓好“六防”工作这个关键进行了调整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治安动态防控体系是一项复杂的警务运行系统,是新形势下城市公安机关应对复杂社会治安局势的新战略,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与构建和谐城市的重要举措。当前城市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着力点主要体现在:一是以信息化警务建设为平台,打造城市巡逻防控和监控体系;二是以积极警务建设为抓手,提升驾驭治安局势的主动性;三是以动态警务建设为中心,完善...  相似文献   

7.
公安机关作为党和政府的一支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担负着维护和谐社会持续稳定的艰苦使命,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方针,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公安机关“三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公安工作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也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治安稳定,着力构建平安和谐社会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党的政策的正确指引下,河南省永城市社会治安状况不断好转,治安方面的相关数据以及永城各界群众的声音印证了永城社会治安与防控状况的变化。在永城人民的不懈努力与创新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永城治安模式,在未来前进的道路上对现行治安模式进行一定的完善,永城必定会收获大融合、大和谐的稳定态势。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永城市经过三年多改革创新,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引起了学界的普遍关注。永城经验是什么?永城经验是否具有可复制性和可持续性?犯罪学教授专家团队为此进行了实地调研。结论是:永城经验的核心是区域特点定位准确条件下的治安手段管理创新;观念变革先行推动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建立以"治安卡口堵控网"为主要特色的立体治安防控网络体系;推进警务机制改革,向管理要警力;争取财政投入,迅速推进"科技强警;"构建新型警民关系等。永城经验既有地域的特殊性,也有跨区域的普遍性,为全国社会治安管理创新提供了新思路。而进一步探索社会治安管理创新的长效机制;"科技强警"中的硬件到位和软件跟进;警务评价体系变革中的调查技术手段科学化等仍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面对新型社会安全隐患而创新提出的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社会和谐的治安策略,而贪污贿赂犯罪侵犯国家廉政建设制度、公共财产所有权,损害政府形象,社会危害性更大,亟需全方位、一体化实施防控。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启发,贪污贿赂犯罪的防控可分别从防控主体和防控网建设两个方面加以完善和改进。在扩大贪污贿赂犯罪防控主体基础上,从空间、技术和制度三个方面加强防控网建设,以此作为主体实施防控的平台和渠道。  相似文献   

11.
海峡两岸同胞连根同源、血缘相亲,相互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加强海峡两岸旅游合作是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需要。实现两岸直接"三通",为海峡两岸旅游合作带来新的契机,但海峡两岸旅游合作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必须建立两岸旅游合作机制,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开创海峡两岸旅游合作新局面,推进海峡两岸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末,海峡两岸开启互通交流之门后,大陆与台湾的毒品犯罪进入了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状态,尤其在两岸分别加入WTO以及开放“小三通”之后,毒品犯罪伴随着更为频繁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呈现增长加剧之势,给两岸的社会稳定和治安带来更大的威胁。海峡两岸警方为打击跨境毒品犯罪网络积极寻求合作的途径与方式,并取得了一定的合作成果,但由于缺少直接快速的合作通道和可循的长期合作机制,共同打击毒品犯罪行动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13.
为了遏制犯罪,维护"一国两制"下的社会繁荣与稳定,有必要建立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和区际司法协助制度,就跨法域犯罪的特定对象的情报通报、交换,代为取证,代为送达刑事法律文书,协助缉捕移交案犯,代为执行相互请求的刑事裁决.根据海峡两岸刑事犯罪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对待两地犯罪的执行,应当坚持我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所应当遵循的原则,坚持和发展依靠民间组织的中介作用推动两地犯罪执行程序建设的做法,探索判决裁定的互相承认问题.并从有利于被判刑人的改造、减少司法成本、保障被判刑人的合法权益等角度,探索已决犯的移管问题和执行完毕的通报.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治安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工程,因此社会各方面都要做出努力:首先,必须彻底消除在农村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维权意识,实现由族群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变。其次,必须逐步淡化村规民约的作用,在农村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再次,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制结构所造成的对农村和农民的漠视与掠夺的现实。最后,必须使农村的治安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社会治安系统防控是由主体的元素、措施的元素和客体的元素构成的。在具备相应的社会治安防控元素的基础上,可以建立“一二三四式”、“三三三式”的有机社会治安防控系统。  相似文献   

16.
关于区际冲突法上的公共秩序保留,理论上存在不同的观点,各复合法域国家的实践也不尽相同。两地间的国内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存在广泛的协调空间,海峡两岸区际冲突法中应当谨慎地适用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从司法程序的角度严格限制公共秩序保留的适用,在需要援用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时,应首先寻求平等协商的方式加以解决,而不轻易地适用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更不能使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成为保护地方利益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传统的救助行为将吸毒者当成病人和罪犯,恰好忽略了吸毒者社会身份这一重要方面。即吸毒者首先是公民。作为公民的吸毒者应该享有国家社会政策赋予公民的有关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公共医疗救助、社会关怀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权力。从目前的情况看,不管是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对吸毒者的救助主要集中于探讨病人和罪犯这两个层面,对社会救助这个层面的关注比较少。因些,本文着重论述吸毒者的社会救助。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的社会流动既是一种经济活动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新的社会关系的产生、发展、演变过程。宁波市针对外来农民工在流入初期的社会排斥现象进行了制度改革,使外来农民工获得了平等的社会地位,外来农民工与本地居民的关系得到了健康发展。宁波的实践说明:外来农民工社会关系嬗变,既需要制度设置、政策安排等社会外置性条件的改革,也需要外来农民工的主体后致性因素的提高,双方良性互动,才能较好地达到社会融洽。  相似文献   

19.
我国重刑轻民,公法优位的观念导致追赃活动中司法自治功能缺失。赃物有限制地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是世界多数国家的做法,并不违背价值冲突规则,是物权公示公信原则的客观要求,能实现较好的社会效果和交易成本的可控与节约。其中,善意标准应从价格和交易环境两个方面客观考量,善意证明责任应公平分配,并应设立特定物有偿赎回和特殊物品不得回复的限制性规定,以便真正衡平原所有权人与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冲突。宜设立善意第三人的补偿制度和国家对被害人的救助机制。在立法完善之前,可以通过法律解释方法和漏洞补充方式进行法律适用。  相似文献   

20.
西方道德文化遗产的精华与糟粕糅合在一起,瑕瑜互见,良莠混杂。批判地继承西方道德文化遗产,不仅是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的要求,更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时,应正确对待西方道德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促使其向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