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有的人担心:中国农村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会不会又回到贫富两极分化的老路上去?在烟台农村访问中,我们也一直在注意寻求这个答案. 责任制的特点烟台农村推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特点是:一统、专、包”三个字.“统”,即坚持统一经营为主.具体地说,就是统一计划,统一使用大型农业机械和水利设施,统一安排重大生产措施,统一平衡各业人员的报酬,等等.这个地区从一九四九年以来进行了长时期的卓有成效的农业机械化建设,到一九八一年,它的农用机械达到了三百八十五万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农业生产连续五年喜获丰收,农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不可否认,最主要是由于一九七九年以来,进行了一系列农村经济改革,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目前,以农民家庭经营为主的责任制已占农户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大大调动了八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一创举已经在中国大地上扎下了根,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但是,有的读者对中国农村新政策不很理解,有的还有一些疑问;比如,这种农村经济改革究竟属于什么性质?会不会导致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是否不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如何实现计划经济?等等. 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国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杜润生是农业问题专家,曾经在会见外国记者和来访外宾时解答了这方面的问题.现在征得他本人同意,将其中有共同兴趣的部份发表如下,以飨读者.欢迎读者继续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3.
什么最宝贵?     
当有人问“什么最宝贵”时,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回答,有的会说:“金子最宝贵!”也有的会说:“银子最宝贵!”……各抒己见。其实,这些答案都是不正确的。那么,到底什么最宝贵呢?“时间”就象长江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中国有句古语:“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们都知  相似文献   

4.
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和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长期不变,坚持农业集体经济实行生产责任制长期不变,是在一九八二年一月中共中央批转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中正式提出的,是我们党对农业的一项基本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广大农村破除“左”的路线的束缚,普遍实行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其中多数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责任制得到普遍实行,并且受到亿万农民的欢迎,其根本原因在于它适合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5.
调查报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实行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开始时,我对这个问题认识不太清楚。实行生产责任制,有的地方包干到户,把耕地包给各家各  相似文献   

6.
实行厂长负责制以后,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人们产生了某些疑惑。有的同志说:“实行厂长负责制,党委书记没有事”,担心党委的权力缩小了,不利于党委做思想政治工作;有的同志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空的,不能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实行包和奖,不必抓思想”,“经济效益靠承包,思想工作瞎吵吵”。更多的同志,则缺乏在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农村各项经济政策的落实,特别是实行了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林牧副渔五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村经济更趋活跃。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行,给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过去主要供应到队,现在有的地方已经供应到组、到户,供应对象增多,商品供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各地广大农村干部和亿万社员群众,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因地制宜地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实践已经证明,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是部分调整集体经济经营方式和生产关系的重大措施,已经显示出解放农业生产力的巨大作用。但是,在实行各种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过程中,有的人思想上还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疑虑,特别是对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疑虑更大一些,有的甚至还产生了严重的误解,说什么“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退到解放前”。为  相似文献   

9.
李钧德  林嵬 《半月谈》2004,(3):30-32
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村税费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制结构,又给农民创业带来诸多束缚:同样是在城里务工,农民工除了要办理种种证件,还有很多行业对他们实行禁入;有的农民进城务工多年,已办了厂子、买了房子、甚至解决了不少城里人的就业问题,却因为户口问题仍然是“外地人”……。近年来,农业大省河南取消了大量限制农民创业的政策性规定,为农民进城、创业提供了充足空间,从而大大激活了当地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出身农民,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他一生几乎都与农民紧密结合,领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他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毛泽东始终坚信:农民只有走集体化的道路,才能摆脱贫困,避免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因此,他十分担忧土改后农村出现两极分化,担心获得土地的农民重新失去土地,担心富裕了的农民不愿走社会主义道路。他曾经说过“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过份的担忧造成了不切实际的判断,因而把土改后农村两极分化的现象严重夸大,并上升演化为农村“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理论,造成了农业合作化步伐的不断加快,阻碍了…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春节一过,平遥县岳壁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四万五千农民,紧紧扭住“产前抓调整、产中抓科技、产后抓加工”三个环节不松手,环环紧扣,层层落实,使全乡的农业生产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一、产前抓调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相似文献   

12.
20年前,即人民公社体制晚期,农村大范围持续存在农民口粮紧张问题,可以说是农民“吃不上饭”。现在,一部分企业包括乡镇企业和国有企业,遇到了困难,有的下岗待业,有的发不起工资,是否可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吃不上饭”?当然我们还有社会保障。农民那次“吃不上饭”早已成为历史。从它的发生、发展到成功解决,思路和脉络现在已经看得很清楚了,对于今天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有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3.
在农村的贫穷落后地区实行大包干农业生产责任制,人们经历了一个由不习惯到习惯的过程,怀疑和非难的言论越来越少,谈“包”色变的情形确实没有了。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因此,就如何正确对待大包干农业生产责任制的问题谈一些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以便同大家一起讨论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大多数的村级党支部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率领群众向共同致富的目标迈进。但也有不少的村级党支部缺乏应有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还有的软弱涣散,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出现了“村级梗阻”。有的党员把自己混同于普通老百姓,“分了田,去抓钱,党员不党员,只差几分钱”;有的党员还没有完全摆脱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旧观念的束缚,缺乏改革开放意识,不适应商品经济的气候,存在着深沉的“失落感”和浓厚的怀旧心理。有的党员说:“五十年代带领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时扬眉吐气,六十年代带领群众度难关齐心协力,七十年代一元化领导顶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普遍推行了以家庭承包为主要形式的各种农业生产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经营的职极性,从而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的状况。我国农村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但是,对以家庭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的推行在生产关系上所引起的变化,即现阶段我国农村所有制关系的性质,则仃不同的看法。有的同志认为,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只是改变了“集中劳动、统一管理、统一分配”的单一的集体经济旧模式,改变的只是经营  相似文献   

16.
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如仍停留在划小生产单位、分散经营的水平上,其潜力的进一步发挥必定受到限制。去年春天以来,溧阳市从丘陵山区开发和农业结构调整入手,分步实施农业企业化开发,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拥护,在溧阳刮起了强劲的“绿色旋风”。市场经济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出了新课题十多年前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实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但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那种以一家一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建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生产责任制,实行多种经营,发展乡镇企业,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也为农村妇女施展聪明才智和提高社会地位,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条件。 在新的形势下,广大妇女逐渐认识到,传统的“贤妻良母”虽仍不失为高尚美德,但它并非是自身价值的真正所在,因为“贤妻”是属于丈夫的,“良母”是属于儿女的,唯独  相似文献   

18.
种子的力     
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的气力最大?回答纷纭得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子,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金刚有多少气力,当然大家全不知道。 结果,这一切答案完全不对,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一  相似文献   

19.
2004年,贵港市狠抓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把减轻农民负担的有关措施落到实处,为农民减轻负担7084万元。该市建立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责任制,全面落实“四项制度”,严格限制各项涉农收费。一是实行涉农价格、收费“公示制”;二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实行“一费制”;三是严格实行农村基层组织报刊征订“限额制”;四是执行涉农负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当前有些企业领导者或经营者的几种思想认识,严重阻碍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推行: (1)“无必要”论;认为现在国有企业都处于困难时期,没有什么东西可公开;有些正在改制或已改制的企业领导者推托说:实行改制后企业属股东、外商或个人经营了,没有必要向职工公开;有的说:企业是经济实体,实行公开会泄露商业秘密影响生产经营活动,不应该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