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儒家管理思想重视对人的人文关怀,重视人的修身培训,重视在组织内部建立和谐有序的关系。这对我国高等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启发意义。目前我国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应借鉴儒家管理思想,优化薪酬结构,改善发展环境,做好职业设计,搞好组织建设,重视实绩考核。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各民族间的关系如何,至为重要,它关系到祖国能否统一和革命事业能否成功。因而,民族关系问题,历来为我国革命家所重视和关注。郭沫若对此虽然没有专门、系统的理论建树,但在他一生的社会活动和文学创作中,却始终体现出对民族关系的重视和对史弟民族的关怀,热爱和尊重。他为改善民族关系,为促进各民族的平等、团结,曾作过不懈的努力和可贵的贡献。 与少数民族文化人的 交往和友谊 郭沫若生前与少数民族文化人有过广泛的交往,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其中,与满族作家老舍,和维吾尔族历史学家翦伯赞,以及众…  相似文献   

3.
环保是中国古人很重视的问题,世上最早的“环保部”便诞生于中国。 不重视环保“不可以为天下王” 中国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了人与环境的关系,甚至将保护环境提到政治高度。世界上最早的“环保治国”理念,便是战国时期赵国著名思想家苟子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饮食文化与吃喝风上海大学唐友波中国人历来很重视饮食。诸如“民以食为天”、“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云云,深入人心。但是人们可能很少注意到,在中国,饮食和政治有着紧密的关系。中国饮食文化之所以发达,政治的参予和影响可以说是一个突出的原因。同时,由此也带...  相似文献   

5.
刘颖  邵龙宝 《前沿》2010,(7):39-42
人格的境界理论在中西方民族都备受重视,基于不同的经济生活方式形成不同的人格价值取向。在中国文化里,人格的主要内容是道义人格;西方人则更着力于“有用”。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过程中,中西方民族体现出在私德与公德,整体和谐与个性自由之间各有侧重的区别。在人格理想最终的旨归追求上有求真与向善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后勤服务劳动本质特性的研究,是后勤基础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后勤服务工作共性之中的个性,切实把握后勤服务劳动的本质属性显得十分必要。分析后勤服务劳动的本质特性,主要从后勤服务劳动的主体、客体、过程、手段、结果、属性等方面来进行。第一、服务对象是人。这是后勤服务劳动有别于其他劳动的显著特点之一。后勤服务劳动不同于第一、二产业(农业、工业及建筑业),它不仅体现了人与物的关系,更主要地体现了人与人的关系。所以,充分重视服务客体的主观感受与心理体验,充分认识与感知后勤服务对象的个性、人格、意志、…  相似文献   

7.
儒家与道家人学思想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祥 《求索》2005,(11):138-140
先秦儒家与道家的人学思想,以人为核心,包括了三个方面内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在这三个方面,两家思想各有侧重、各有异同、各有特色。在人与自然方面,先秦儒、道都主张“天人合一”;在人与社会方面,道家像儒家一样,非常重视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只是在政治原则与方法上与儒家有很大的区别。先秦儒家、道家都很重视人与自身关系,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强调从伦理道德角度重视人与自身关系,后者则从自然无为的角度加以阐述和发挥。  相似文献   

8.
宗教生态旅游与21世纪人类文明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旅游自古以来就与宗教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宗教生态旅游的提出,是人类跨入21世纪发展旅游业并对人类如何完善自身、创建新型文明思考的产物.与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发展,重视人类自我完善相适应,宗教生态旅游尤其是佛教生态旅游将成为21世纪的时尚旅游.  相似文献   

9.
戴茂堂 《求索》2014,(2):64-68
和谐问题的讨论基点在于人,而人总是从三个维面建立和发展各种关系。这三维关系分别是人与人之上的天(中国称天道、西方称上帝)的关系、人与人之下的地(事物)、人与人之中的他(她)的关系。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从人与天的关系对和谐提出宗教道德方面的诉求,从人与地的关系对和谐提出生态道德方面的诉求,从人与人的关系对和谐提出人际道德方面的诉求。  相似文献   

10.
论市场经济的伦理秩序杜承铭市场经济与社会伦理道德的关系,越来越成为学术界深人探讨的重要问题。在这些探讨中,市场经济的伦理性质格外受到重视与关注。本文试图从经济伦理的角度论述市场经济的伦理秩序,以期建构成合乎市场经济之本性的经济伦理秩序。在具体研究市场...  相似文献   

11.
重视建筑伦理,就是人性化的一种体现,使一个城市的建筑规划更加趋于合理和讲究,相近建筑更加协调自然,人与建筑的关系更加完美、和谐。 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已经习惯了对一栋建筑的认同、接纳和熟悉,但很少有人去关心一座建筑建在那个地方是否合理,是否讲理,是否符合礼仪,是否能满足公众的伦理需要。在人口众多的中国,更多的人首先关注的是有没有房子住,至于房子是否合乎礼仪,则很少受到关注。乃至在近期的一次建筑伦理会议上,一位从事建筑管理五十年的老者发出了诸多惊叹之声。其实建筑伦理并不是一个超然的事物。它研究的是建筑与人,建筑里的人与人,建筑与社会,建筑与规划,建筑与自然,乃至建筑与政治,建筑与未来的关系。它关心建筑的宜人化、人性化和自然化,它倾向于把建筑当作有生命的东西来看,让建筑与人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2.
俞风流 《台声》2011,(4):87-89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为清朝平定台湾,统一全国立了大功。施琅原是郑氏部将,顺治年问归顺清朝,康熙二十年被复授为福建水师提督,专征台湾,这与康熙慧眼识人、知人善任有很人关系。康熙一贯重视用人之道,深知正确的决策要由“贤能”的官员来执行,认为“从来有治人,无治法,为政全在得人”;“得一人则事治,失一人则事败”。他在多年听政中认识到,  相似文献   

13.
搞好县级政务信息工作要处理好三种关系江高梦如何搞好县级政务信息工作,笔者认为,应处理好如下三种关系:一、积极争取领导重视与主动搞好信息工作的关系搞好政务信息,领导重视是关键。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政府领导如果不...  相似文献   

14.
王宗凡  徐续红 《前沿》2008,(8):168-171
柏扬和鲁迅思想中有惊人的相似点:鲁迅提出“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而柏扬亦强调“只要人民幸福”。柏扬继承的是来自“五四”的脉动,那就是对人的关注,对人的权利的重视。在国家与人民的关系上,柏扬和鲁迅都强调人民幸福高于国家强大,不能以牺牲人民幸福为代价去追求虚幻的强盛。而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与当前世界潮流是相符的,与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宋成一 《理论月刊》2001,1(1):18-20
人以现实的、感性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改造自然,与外部世界发生着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价值关系以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为基础,在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中实现,是实践关系、认识关系的目的和核心,统摄着人与外部世界的一切活动,是人与外部世界的最高关系范畴。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人与人之问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一) 公平,就是人与人的利益关系问题。生产关系也即经济关系作为人与人关系的基础和主要部分,当然也是整个社会公平问题的基础和主要内容。因此可以说,公平问题就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和主要内容的人与人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8.
陈友放 《前沿》2008,(8):132-134
伴随人的一生有四对基本矛盾:一是人与自我的矛盾,二是人与他人的矛盾,三是人与社会的矛盾,四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创造和谐的人生环境,就是要协调好自我身心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要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乃至于人与动物的关系。处理这些关系的前提是人的心态是否和谐。试想一个心态不平衡的人,总觉得别人有负于他、社会有负于他,他能以和谐的心态去应对他人、处理社会关系吗?  相似文献   

20.
善待邻居,也是善待自己○沈判庭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世界太小,决定了我们只能拥挤在一起———你是我的邻居,我是你的街坊;世界又太大,决定了只有一部分人能够相邻。重视、珍惜并妥善处理相邻关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很多人都十分珍惜邻里情,认为远亲不如近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