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法制与社会》2011,(8):24-25
2011年,房地产调控序幕再次拉开,未来目标非常明确,即抑制投资性购房、建设商品与保障房双轨机制。随着第三轮房地产调控政策“新国八条”出炉,对个人房贷空前严厉的约束让房地产投资金融杠杆几近消失,限购政策则让本地居民不可能购买两套以上的住房,没有缴税或者社会保险证明的,失去在异地投资的资格。  相似文献   

2.
缤纷语丝     
《江淮法治》2011,(21):6-6
“过于严厉的限购政策影响形成更多的市场化出租房屋。调控房价应抑制对房屋的过度投机。而不是抑制老百姓的投资性购房。没有多余的投资房。租赁房市场就全由政府背起来.这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个月,房地产调控政策频出,包括房地产贷款的"两道红线"。为抑制楼市"虚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带队赴上海、深圳等地调研督导房地产市场情况。机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年内累计房地产调控政策次数已达97次。一些人担心,楼市会陷入越上涨越调控、越调控越上涨的"老怪圈"。  相似文献   

4.
浅析经济适用房政策的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房价连连看涨,让中低收入家庭望而生畏的时候,政府出台了经济适用房政策,以解燃眉之急。但从种种迹象来看,这并非权宜之计,政府显然是想通过经济适用房政策让更多的中低收入家庭买得起房。不可否认的是,经济适用房政策确实让一些中低收入家庭获得了实惠,但同样不可能忽视的问题是,经济适用房政策对相关各方的确是最有效率的政策吗?  相似文献   

5.
来到澳大利亚。给我最大的一个惊奇就是这里的住房观念与国内截然不同导游专门让我们看两个建筑.并指着一个公寓告诉我们,现在市中心的地已很少,所以地价很高,为了能住更多的住户,所以盖得也高。里面的装修很豪华的,价格也极高。所以,城里所有公寓楼都只有富人买得起、而普通中产阶级(老百姓)一般是购买城市周边  相似文献   

6.
对住宅市场开征保有环节房地产税是抑制房地产泡沫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第一手资料,分析现阶段以完善税收法律制度为核心,在西宁市住宅市场开征保有环节房地产税可以实现的抑制商品房投机,缓和购房压力,优化住房结构的调控目标。  相似文献   

7.
媒体反馈     
《中国公证》2012,(9):62-63
筠连公证监督为民生97户廉租房申请户园住房梦(等5则)海珠公证处为二手房交易当"证婚人"2012年7月25日羊城晚报羊城晚报讯(记者温建敏实习生邱妍)时下楼市余热未消,但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层出不穷的陷阱,却让有房出手和有意购房的市民都"心惊惊"。海珠公证处通过在房地产交易市场推广"二手房"交易公证,希望以此重建二手房市场信用体系和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8.
周俊生 《检察风云》2010,(21):63-63
从9月26日开始,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监察部、银监会、央行分别出台措施,收紧市场调控的政策。这些政策主要有:一是各地要加大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力度,二是要完善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三是调整住房交易环节的契税和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9.
从2010年底到2011年初,房地产调控力度不断加强,延续多年的房改路径面临结构性调整,与调控政策相对应的是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保障性住房建设在2011年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房地产市场化改革10余年后,“保障归保障、市场归市场”的双轨模式重新成为公认的发展方向。但是在明确政策的前提下。如何确保此项任务真正得到落实.关键一点还是在住房建设的投融资保障上。  相似文献   

10.
日前,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亮出重庆调控房价目标:一个正常就业的普通家庭,6.5年的家庭收入可买得起一套中低档商品房。同时,黄奇帆对“如何让房价停留在合理区间”作出说明,政府“要控制地产投资总额,以免大量热钱涌人地产业,导致房地产泡沫”。  相似文献   

11.
房地产市场上存在着大量"无房族"、"求房族"的同时也存在着数量惊人的空置房。本文根据武汉市居民住房消费的现状,找出影响住房供求矛盾的关键因素,并结合政府相关政策给出问题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投资过热已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更是关系到广大老百姓的生存问题,为了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不少有关房地产方面的政策,但收效甚微。所以,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国家便频频动用了税收这个经济杠杆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干预,房产保有税这个税种也就在这种背景下重新成为争论的焦点。本文主要从我国目前税收制度改革的角度出发,阐述房产保有税和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的关系以及房产保有税的开征在我国今后税收制度改革过程中所应承担的责任与角色。  相似文献   

13.
刘兴成 《法人》2010,(8):30-31
在房地产调控方式上,应多用法律而慎用政策。慎用政策可以减少急功近利,避免房地产业大起大落;多用法律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让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获得平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郑渝川 《法人》2008,(10):95-95
<正>内容简介.本书分为上、下两编共58篇文章。上编回顾了1999~2008年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状况,对历年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及相关法规进行审视和解读,并提出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下编收录了任志强近几年来对房地产"泡沫""拐点""炒房"等热点话题的评论文章,并对现行房地产政策、房价未来走势等老百姓最为关心的话题进行深度分析。  相似文献   

15.
叶嘉雯 《法制与社会》2013,(11):176+178
"新国五条"出台后,投机性购房就一直是社会各界热议的高频词。近几年政府希图通过一系列限贷、限购、增税的政策给房地产业降温,抑制投机性购房盛行的现象,但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房价久高不下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因素,税收和土地政策又是怎样影响着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就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我国房地产业自改革开放以后开始高速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暴露了不少问题.本文拟就目前房地产市场的状况,结合中央政府出台的对应政策,意在探究近期我国房地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过热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房产新政中房地产金融政策调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政”实施以来的一段时间来看,效果似乎很明显,很多地区的消费者开始持币待购,市场需求大幅降温,长期以来一直让政府“头疼”的房价快速上涨问题得到了缓解;但成绩背后的问题应引起大家重视。通过重新审视和反思过去一段时间运用房地产金融政策调控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试图为改善下一阶段的金融政策调控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过去几十年东亚住房自有的增长,是由包括日益增长的财富、政府政策、置业文化,以及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良好资本积累在内的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论文以香港和新加坡的经验作为案例,讨论住房政策、住房自有、社会政策、社会保障和风险之间的复杂关系。论文的中心论点是:考虑到在全球经济日益增长和不稳定的背景下住房自有的良性潜能和房地产市场的潜在风险,政府应依据"以资产为本"的社会政策原则,重新考虑住房政策的作用。这一论点的依据在于,住房政策可被视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核心,"以资产为本"的住房政策是抵消新自由主义住房政策负面影响的一种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CFPS 2012—2018年四次微观家庭调查数据,从住房资产和购房负担两个维度,检验了住房影响家庭多孩生育的财富效应和挤出效应。研究发现:(1)家庭住房资产及投资性房产对其多孩生育几率具有显著的正向财富效应。家庭总房产净值增加1%,则多孩生育几率显著提高6.5%;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的家庭相较于单套房家庭,其多孩生育几率提高了24%。(2)购房负担对于无房家庭的多孩生育几率具有显著的负向挤出效应,房价收入比提高1%,多孩生育几率将下降16.8%。(3)“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并未从总体上改变住房与多孩生育之间的关系。(4)对于妻子上过大学的群组、多孩生育率较低的区域,住房资产并不是影响家庭多孩生育的关键因素。研究结论为制定更具包容性的生育政策以及更有针对性的住房保障政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姚洋 《法人》2013,(6):72-74
政府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既不符合市场规律、没有达到限制价格的目的,也没有提高民众的福利,而且还引起了中产阶级极大的恐慌保持房地产价格的稳定,是中央政府的重要政策目标之一,中央政府为此在过去十年间出台了一系列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政策的收效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