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4 毫秒
1.
词义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由政府出面对城市贫困人口按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差额救助的新型社会救济制度。它是对传统社会救济制度的重大改革,是目前条件下有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后,由于救济标准统一,救济范围扩大、救济水平提高、救济行为规范,我国的社会救济工作开始进入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轨道。 社会保障安全网:一般泛指政府主导形成的社会安全保障系统。由于涵盖内容非常广泛,没有特定和严密的法律概念,在政策法规的制定中极少使用;现较多提到“社会保障安全网”,它是社会安全网的一个部分。党的十四届三  相似文献   

2.
杨烨 《新湘评论》2005,(8):45-45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一种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它承担了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生存所需基本条件的责任,是维护农村困难群体基本生存权力的迫切需要,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性保障措施。是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有效途径,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对整个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起到了“兜底”的作用。当前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把握下述几个重点。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琪  成志刚 《学习论坛》2007,23(1):53-56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既有必要性,也有其可行性。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注意合理界定保障对象,科学厘定保障标准,切实完善资金筹措机制,适时出台相关的配套措施等。  相似文献   

4.
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根据十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和今年5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研究部署,今年年底前,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国农村困难家庭今后都将逐步被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努力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一种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它承担了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生存所需基本条件的责任,是维护农村困难群体基本生存权力的迫切需要,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性保障措施,是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有效途径,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对整个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起到了“兜底”的作用。当前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把握下述几个重点。一要确立正确的工作指导原则。一是保障基本生活原则,二是保障金由政府保障原则,三是属地管理原则,四是公平公开公正原则,五是低标准起步、逐…  相似文献   

6.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农村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标准进行差额或全额救助,以满足其最低生活需求的社会救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促进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各级党委政府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低保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保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救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建立之初到现在,各个地区基本上都建立了有自己特色的低保制度.目前我国的低保制度还存在着准入制度过于死板、对低保户要求过于苛刻等方面的问题.必须在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层面和实施规范层面进一步完善我国低保制度.  相似文献   

8.
《新长征》2001,(6)
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维护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现阶段城市“低保”对象主要包括哪几类人员 ?  答: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面向所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根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国发 [1997]29号 ),现阶段“低保”对象主要包括三类人员:一是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城市居民;二是领取失业救济金期…  相似文献   

9.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对保障城市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山东省自 1994年开始在部分地区推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颁布后,山东省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 1997— 2000年全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预算内支出平均每年以 50%的速度递增。   一、山东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财政部门的强力支持下,山东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得到快速发展。早在 1…  相似文献   

10.
⒈国务院《关于辽宁省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国函[2001]79号)。主要政策:调整和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⒉国家建设部《关于推进东北地区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建住房[2005]178号)。  相似文献   

11.
试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养老保障、医疗保障与生活保障三部分。养老保障应采取家庭保障与社会保障相结合的模式;医疗保障宜建立大病费用统筹的新型医疗制度;生活保障可仿照城市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2.
朱春龙 《奋斗》2010,(7):23-23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盾,它帮助人们降低生活和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增强他们的生活安全感。如今,社会保障已经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我们应加快建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编织起惠及民生的、发展型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相似文献   

13.
申长永 《世纪桥》2007,(8):39-40
农民工是指拥有农村户口却离开农村,在城镇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劳动者,它具有过渡性和边缘性的特征。建立、健全农民工保障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防范市场经济风险、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的需要。将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城乡一体、一元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的最终目标。但是,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农民工保障制度必须循序渐进、逐步完善,当前应建立全民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4.
汪柱旺 《求实》2013,(5):50-53
公平与效率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无法分割、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维护社会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天然使命,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标定位来看,实现社会公平、增进社会稳定是其本质属性;而在最低生活保障范畴内,良好的制度安排也必然会促进效率的提高,其实质在于以公平促进效率。因此,倡导"公平优先,以公平促进效率"的价值取向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合理选择,也是建立稳定、规范、有效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孟戈 《实事求是》2008,(5):37-39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新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近年来新疆农村社会保障已取得很大成绩,但也存在着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较窄等问题。要加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落实力度,进一步发展完善新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社会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6.
1、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的三条保障线是什么了第一条保障线是以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为基础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在未实现就业的特定期间内的基本生活提供保障;第二条保障线是失业保险制度,对劳动者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提供保障;第三条保障线是国家财政支持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因种种原因导致的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提供保障。三条保障线相互衔接、相互补充,形成当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2、为什么在有下岗职工的国有企业要普遍建立再就业服…  相似文献   

17.
略论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我国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1.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3.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8.
建立统筹城乡发展下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社会公平、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应从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人口医疗保障制度、农村青少年教育保障制度入手,加大农村社会保障的政策扶持体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律体系,建立合理的保障基金筹措体系。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已初步建立起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但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与城市相比还比较薄弱,需进一步完善.逐步完善北京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有序接轨,是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刘元福  邹震远 《奋斗》2005,(5):22-23
近年来我省扶持弱势群体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初步形成了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了党委政府重视、各相关部门负责、层层有人抓的工作机制;基本上解决了弱势群体在吃饭、住房、供暖、就业、就医及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困难。但是,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