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1 毫秒
1.
现代评论派是192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一个政治派别,对当时的中国外交问题给予了密切关注。关注的原因,一是出于成员自身的经历和知识背景;二是中外间频繁的外交活动为其关注外交问题提供了客观基础;三是出于自由主义者自身利益的考量。其外交主张一是对中国外部环境的认知;二是所推崇的外交方针;三是在中外交涉方面倾向的外交策略和手段等。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现代评论派的外交主张未能实现。通过上述内容,我们一方面了解了自由主义者对中国外交的态度,另一方面其政治主张的失落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选择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现代信息手段如手机、互联网等成为广大民众获取文化信息的又一重要载体,也对新形势下主流文化的传播和广大民众的文化认同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现代信息手段以自身独特的优势,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党和国家也不断加强对如何利用和规范这些现代信息手段的关注和指导。要注重发挥现代信息手段在主流文化传播中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打造现代信息手段中正面舆论的强势、即时互动功能的有效发挥、专业化的现代传播队伍等推动广大民众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主流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中后期,海峡两岸相继形成了现代派文学创作热潮,而二者对于人的关注和思考却存在着明显差异:前者侧重表现现实性较强的现代人的某种异化和悲怆感,不乏对美好人性人情的展示;后者则侧重抽象化地表现人性中残忍、丑陋、冷漠、窥视欲等负面因素.另外,台湾与大陆都有对传统小说叙事艺术手法的超越,较多注重叙事延展的内在逻辑、对横向移植与纵向继承关系的适度处理,是台湾现代派整体艺术成就较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汉代民众对地方官的评价主要有口头评论、立碑祠祭、离任挽留和以姓名子等形式.循吏、良吏、能吏等通过自己的作为在民众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得到民众的爱戴和怀念.民众对官员的评价作为一种政治现象,反映的是民心的向背,成为政府考察官员德行与政绩的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需要高度关注公司高管的信托责任问题.公司高管的信托责任问题大致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利用职务便利故意侵害、非法获取公司或其他股东的利益;二是出于私心从事高风险的经营活动导致公司利益受损;三是疏忽大意造成公司利益受损.通过制度建设和舆论强化,可以有效减弱信托责任问题对中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困扰.  相似文献   

6.
<独立评论>知识分子对民众的生存状况给予了高度关注并阐发了各自的观点和主张.他们对如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如何防御灾荒、如何改善农民、劳工的生存境况,如何解决"毕业即失业"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建议.<独立评论>的民生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民党当局的一些决策.对这群知识分子的民生思想进行梳理并加以探讨,无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蕴.  相似文献   

7.
备受瞩目的《八人漫画联展》 在跌宕起伏的大后方抗战漫画运动中,1945年3、4月在重庆举行的《八人漫画联展》,是一次备受社会关注,民众欢迎,以及在中国现代文艺史上影响深远的展览。  相似文献   

8.
林芊 《当代贵州》2011,(15):65-65
著名历史学家李剑农对促动清末社会转型的新政评论为“不过‘废科举、设学校,派游学’九个字”,对国家发生“实际影响的也不过这九个字”。更有史家称,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主要就是由新式学堂培养出来的学生发动。他们指出了现代教育在中国社会转型中的重要性。贵州现代教育整体发展水平显然落后于国内发达地区,但是,落后的贵州也在发展现代教育的潮流中,为自身社会转型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为指导,从历史的维度出发,对法兰克福学派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批判理论进行评析,该理论有合理之处和积极意义,同时也存在错误和缺陷.前者是从技术的渗透层面、机制层面和人性层面来揭露科学技术在发达工业社会中所发挥的消极的社会政治效应,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后者是从两个方面来评析该派理论自身存在的问题:一是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概念的等同化;二是该派陷入了自身无法解决的矛盾之中.  相似文献   

10.
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为指导,从历史的维度出发,对法兰克福学派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批判理论进行评析,该理论有合理之处和积极意义,同时也存在错误和缺陷.前者是从技术的渗透层面、机制层面和人性层面来揭露科学技术在发达工业社会中所发挥的消极的社会政治效应,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后者是从两个方面来评析该派理论自身存在的问题:一是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概念的等同化;二是该派陷入了自身无法解决的矛盾之中.  相似文献   

11.
思想变革是一切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的解放是实践的进步。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兴于党的十七大之后举国上下澎湃汹涌的继续解放思想浪潮,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深广天地的开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发展进程中,继续解放思想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当务之急,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12.
列宁、斯大林时期苏共基本代表和保持了先进性。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逐渐丧失了先进性。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彻底丧失了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从苏共执政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看出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谭光定 《探索》2005,(2):181-183
我国的司法改革已进入了攻坚阶段,设计者和实施者都面临共同的困惑:在共产党执政前提下怎样构建司法独立体制。法官独立作为司法独立的核心内容,自然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正是对这一被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提出了在共产党执政前提下如何构建法官独立机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论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社区养老服务已成为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必然选择。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特征,无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理论研究,还是对社区养老服务的实践指导,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贫困问题是令人十分担忧的重大问题之一,而贫困的消除是各级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因此,扶贫方式的选择是我国政府财政面对的重大课题。在当前,政府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财政分配制度,加大对基础教育投入,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等措施,来逐步消除贫困。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党的建设的创新,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要有新理念和新思路;必须“胆子要大一些”,要有敢闯敢冒的精神;必须坚持辩证思维,要有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科学世界观 ,决定了我们党必须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党是否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最高检验标准 ,就看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执政的基础是群众。民心所向 ,是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党员干部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讲正气的中心内容 ,在实践党的宗旨上 ,真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建构法治化的党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政不分的弊病很大。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正确处理党政关系,实现党政职能的科学分开。建构法治化的党政关系,必须坚持依法治国方略,理顺党与人大、政府、司法机关等之间的关系,以期实现党的领导和发挥国家政权机关职能作用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9.
党内选举失真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党内选举中存在种种失真现象 ,由此构成对干部权力合法性的严重挑战。要提高党内选举质量 ,应该以改革和完善党内权力结构为前提 ,以构建科学严密的制度体系为关键 ,以实施“城市带动农村”战略为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20.
党政关系是我国发展民主政治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虽经长期探索,至今没有彻底解决.思考我国的党政关系必须从新的视角注入新的理念.从政党比较的视角,通过与自己历史比较、与本国现实比较、与苏共比较、与西方政党比较,进一步认清我国党政关系特点、本质和基本思路,是研究我国党政关系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