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刍议恢复性司法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恢复性司法的由来和概念,并根据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和特点,阐述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中引入恢复性司法的必要性,论述了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希望通过对话,调解,协商的方式来处理未成年人的犯罪问题,以修复受损的社会关系,使未成年犯罪人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2.
落实全面综合司法保护,要遵循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从主体、法律、制度、责任四个方面理解其基本要素。针对涉未“四大检察”融合度不高、办案与帮教工作脱节、社会支持体系不健全、遏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要树立现代化全面综合司法保护理念,推动“四大检察”有机融合,促进帮教工作案件化办理,健全未成年人司法社会支持体系,挖掘全面综合司法保护降低发案率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论刑事诉讼中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世聪 《政法学刊》2002,19(5):69-70
国家立法对未成年人加强保护,是世界各国的共识。我国在刑事方面的立法,对未成年人立足挽救,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但在刑事诉讼程序上,立法稍嫌不足,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对未成年人诉讼权利的司法保护时常陷入两难的尴尬境地。司法保护条款的不确定性使未成年人在刑事诉讼不同阶段面临适用法律上的不平等,对未成年人刑事诉讼权利的保护条款,立法采用了选择性的关键词。立法用语不准确,司法保护范围有缩小的危险。司法保护条款未完全摆脱“有罪推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立足审判实际和案例,介绍了我国未成年人民事权益司法保护的情况。所用案例多具有代表性或一定疑难性,有些案例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文中贯穿了未成年人民事权益司法审判的价值,并对未成年人民事权益司法保护做了前瞻。  相似文献   

5.
杨颖 《法制与社会》2013,(15):48+58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也是社会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是近年来,未成年人的犯罪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性质上都呈现恶性发展趋势。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感化和挽救未成年犯罪人,将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制度纳入国家的司法制度中,将它的完善提高到衡量国家司法保障制度水平的标准之一。本文以我国目前的未成年人犯罪司法保护制度为研究对象,通过几点建议以期推动未成年人犯罪司法保护制度的完善,有效的整合各方有利资源,改善未成年人司法环境,提高未成年人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了刑事司法保护的方针和原则是: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就是刑事司法保护的体现。我国之所以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主要是因为  相似文献   

7.
受地缘的特殊性、经济发展状况和民族文化特点等因素的影响,云南省边境地区德宏等地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呈现新的特点,如毒品犯罪严重、家庭涉毒和未成年人吸毒引发次生犯罪问题突出,犯罪治理难度大。检察机关在办案中面临法律适用、证据认定、特殊制度落实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应推进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建设,探索建立适合边境未成年人案件特点的协作机制,推动完善多部门联动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和犯罪预防配套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8.
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部门将以加快推进未成年人检察(以下简称“未检”)业务统一集中办理为契机,以深人落实“一号检察建议”为牵引,夯实基层组织专业保障、突出基础工作特殊要求、狠抓基本能力综合提升,更加有力扛起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主导责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优质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9.
未成年人犯罪司法保护机制研究一直是基层司法机关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对于这一问题,应当依据系统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与和谐司法原则而确立,通过延伸办案触角、吸收多元参与,创新办案机制,形成覆盖批捕、起诉、刑罚执行全过程的司法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0.
袁汝中 《法制与社会》2013,(18):135-137
未成年人由于其身心的不成熟性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同时由于未成年人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未成年人司法具有其自身的特征,即对象的特殊性、目的的保护性、依据的特别性、主体的专门性和活动的外延性;未成年人司法应该具有与成年人不同的专门化要求,需要形成较为完善的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体系、未成年人保护的司法体系、未成年人保护的社会支持体系。因此,未成年人司法专门化的构建,必须进一步深化完善未成年人法律体系,进一步深化建设未成年人司法体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在刑事诉讼法方面确立了对未成年人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政策。本文针对实施了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在接受审讯时,人民法院对于其权益保护措施的不足以及如何完善措施进行浅述。  相似文献   

12.
所谓无人照管、疏于管教未成年人,是指因父母放弃监护职责,而处于无人教养、无人保护状态的未成年人。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披露,中国流浪未成年人数量在100~150万人左右,①无人照管、疏于管教未成年人绝对数不少。另一方面,无人照管、疏于管教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但青少年在整个社会当中处于一种弱势地位,因此,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就成为全社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司法保护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恢复性司法在国外刑事司法改革中获得了较大发展,我国也开始进行恢复性司法本土化尝试。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引入恢复性司法有助于未成年人的社会化,有助于社会秩序稳定,也有助于被害人的权益保护。本文分析了恢复性司法在国外的兴起以及恢复性司法的内涵,接着分析了我国目前未成年案件处理存在的弊端,最后提出了我国未成年案件引入恢复性司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佳轩 《中国审判》2013,(5):49-49
正4月11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揭牌,这标志着该院成为全国首家成立有编制、有职数、有职责范围的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的高级法院,标志着北京市未成年人审判工作朝着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的方向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据了解,新成立的审判庭主要职责是:审理二审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及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二审民事、行政案件;对下级法院  相似文献   

16.
由于铁路司法体制自身的原因,加上铁路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性等多方面因素,整个铁路未成年犯罪人司法保护体制尚不健全,铁路司法机关对未成年犯罪人的司法保护明显滞后。铁路检察机关应针对铁路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通过行使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出庭公诉、诉讼监督以及参与综合治理等检察职能,切实履行好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职责, 建立和健全铁路未成年犯罪人的司法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中国检察官》2021,(12):F0002-F0002
江苏省兴化市是农业大市,常年外出务工人员在30万以上,现有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23.2万,困境、留守、边缘儿童基数较大。2020年以来,兴化市检察院以《未成年人保护法》修改出台为契机,积极参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全过程,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支持体系建设,推动成立全省首家事业单位编制的市未成年人保护机构,探索打造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兴化样板。  相似文献   

18.
品格证据是指证明诉讼参与人的品格或品格特征的证据,即专属和区分不同个体的道德品质总和.由于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的适用对象、启动和强化都需要品格证据的支持.因此,有必要在未成年人司法中引入品格证据,以期完善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在具体的设计中,品格证据的调查主体应由基层司法行政机构来承担;品格证据的调查内容应包括:身心方面、家庭方面、社会交往方面、成长经历和案发后的表现.同时,为了保证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品格证据应贯穿于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的启动、协商和后续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9.
张京文 《人民检察》2023,(16):53-56
随着网络的普及应用,未成年人触网低龄化日趋明显。利用网络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方式不断翻新、手段复杂多样,“隔空猥亵”“网络性引诱、性胁迫”等新型犯罪行为层出不穷、隐蔽性强、打击难度大,给未成年被害人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危害。检察机关作为唯一参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全过程的司法机关,应当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运用检察建议、公益诉讼、刑行衔接等方式,联合相关责任部门从事前预防、事中应对、事后报告上综合发力,加强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综合司法保护,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