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校园暴力产生原因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校园暴力的特殊性所决定,学校对校园暴力的产生负有首要责任。教育模式的明显功利性、教师权威的传统性以及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漏洞均是校园暴力得以产生的重要原因。而家庭和社会对校因暴力亦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无论是家庭教育的失败、家庭结构的缺陷,还是暴力文化的泛滥、大众传媒的影响等,都是校园暴力的重要致因。此外,主体自身生理、心理素质,对于决定其能否抵御外界各种不良影响,从而实施暴行具有根本意义。因此,防治校园暴力,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协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校园暴力的法益侵害性、故意性、普遍性、传染性、近因性、网络化等特征决定其必然是一个全球性共同难题。校园暴力现象是政治、经济、文化、法治、法律认知、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上述影响因素归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法治化路径是对校园暴力进行风险规制,以期实现权利保障。  相似文献   

3.
中学校园暴力的成因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列举校园暴力的类型,指出了校园暴力的危害,分析了产生的四个原因是:青少年身心发展中消极因素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误,家庭不良环境的影响,不良社会现象的误导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列举校园暴力的类型,指出了校园暴力的危害,分析了产生的四个原因是:青少年身心发展中消极因素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误,家庭不良环境的影响,不良社会现象的误导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校园暴力与学校社会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园暴力的发生原因可从学生个人特质、家庭背景和学校有关教育缺失等几个因素去寻找。而在诸多应对校园暴力问题的思路中,学校社会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专业优势。因此,学校社会工作应该积极介入学生、家庭和学校,以缓解校园暴力。  相似文献   

6.
校园暴力的频频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控制理论认为个人与社会的联系薄弱,个人就会无约束地随意进行犯罪行为,校园暴力就是个人与社会联系薄弱的结果。因此,要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必须加强家庭、学校等方面的社会控制。  相似文献   

7.
校园暴力的频频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控制理论认为个人与社会的联系薄弱,个人就会无约束地随意进行犯罪行为,校园暴力就是个人与社会联系薄弱的结果.因此,要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必须加强家庭、学校等方面的社会控制.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媒体对校园暴力事件的频繁曝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热议这类校园安全问题,校园暴力不仅危害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更威胁着校园的安全与稳定。引发校园暴力的原因既有学生个人因素、学校因素也有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公安机关是处置校园暴力的重要机关,但它通常的干预手段就是调节、行政及刑事处罚,而且在治理中也存在着思想僵化、处理不及时、警力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建立程序化的处理方案、有效的联动和处理机制,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来提高公安机关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个体反社会型校园暴力是社会不特定个体因其在社会进程中受挫而产生反社会心理后针对在校年幼个体所进行的暴力发泄,具有入侵性、突发性、非理性等特征。个体反社会型校园暴力的形成具有多个层面的原因,并且逐层递进。应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建立一套针对此类校园暴力的长效应对机制,建立校园周边地区社会紧张情绪的评估预警机制,减少校园周边矛盾,改变媒体报道视角,对校园周边地区进行治安调整和治安承包。  相似文献   

10.
在今日美国中学校园里,一些青少年学生存在有吸毒、酗酒、少女怀孕、暴力等行为,而且这些现象愈演愈烈,引起了社会及公众的关注。这些问题与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念、社会阶级分化、种族矛盾、家庭问题、大众传媒、学校教育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高校校园暴力犯罪诱因解析及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高校校园暴力犯罪日趋严重,对家庭、高校造成压力,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分析高校校园暴力犯罪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是解决高校校园暴力犯罪问题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但在当前中国,许多家庭中男女两性并未达到真正的平等与和谐。男性对女性的家庭暴力及其所引发的女性犯罪就是这种两性冲突的极端反映。制止家庭暴力、预防女性犯罪、建构和谐家庭,是我们成功建构和谐社会的基石。  相似文献   

13.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警察的心理应激问题比其他职业显得尤为突出,警察心理应激有长期性、危险性、工作性、高度性特点,其来源包括社会、工作、家庭、自身等方面,要克服心理应激对警察的消极影响,不仅要提高警察自身的心理应激承受能力,还要整个社会、家庭及警察机构都要携手关爱这个群体,形成多维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14.
家庭暴力对社会危害极其严重,它不仅严重侵犯人权,破坏家庭的稳定与和谐,甚至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以暴抗暴",进而导致伤害、杀人犯罪。同时,家庭暴力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丑恶现象紧密相关,使社会不稳定因素大量增加。解决家庭暴力既要依靠法律途径,更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努力。为了使家庭暴力受害者能够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要建立健全反家庭暴力的法律体系,同时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建立起完善的家庭暴力干预体系,从而有效地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类文明。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违法犯罪原因及遏制对策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 ,大学生违法犯罪有所抬头 ,呈现出性质暴力化、成员群体化、类型多样化和手段智能化等特点 ,给社会、学校、家庭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导致当代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因素主要包括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 ,但外部因素的影响似乎更为关键。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应齐抓共管。  相似文献   

16.
家庭暴力是古今中外家庭中常见的一种带有普遍性的丑恶现象,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中的一方对另一方施暴的行为,在我国有渐次多发的趋势,给正常的家庭关系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现已成为社会稳定的重要杀手.在对家庭暴力行为进行道德上的谴责与法律上的防治、惩戒之外,我们应制定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纳入刑法体系,以期在预防、制止和惩治家庭暴力,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是对狭义的校园暴力即在校学生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进行的研究与探索.通过对暴力文化的社会学分析及其与校园暴力关系的剖析,重点研究了暴力文化环境对青少年潜移默化的影响,得出暴力文化泛滥是校园暴力愈演愈烈的内在动因,同时以"马加爵案"为例在社会文化环境层面分析了暴力文化的负面作用.最后借鉴国外一些校园暴力的预防理论,提出了我国校园暴力主、客观双向预防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夫妻间暴力侵权婚内赔偿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间因实施家庭暴力导致离婚时,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暴力损害赔偿,但当事人不起诉离婚则不能向法院单独提起暴力侵权损害赔偿诉讼。实践中夫妻间发生的暴力侵权行为,并不必然导致夫妻离婚,若因此而剥夺受损害方要求对方承担民事责任的诉权,既不符合我国法律精神,也对婚姻家庭的稳定与和谐不利。故本文针对婚内夫妻间暴力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及婚内暴力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行使进行探析,以期对制裁和预防家庭暴力行为、保护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关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家庭暴力的主体范围的界定,既不可过于狭窄,也不可无限制地延伸扩大,应符合我国法律体系的逻辑,并且考虑到公众的理解与接受程度。以婚姻、血缘为基础的包括姻亲关系在内的亲属关系,以及以一般家庭的生活状态相处,能够表现出彼此的情感信任与依赖的类似家庭关系,如同居关系等,他们之间发生的暴力,无论异性还是同性,均构成对家庭关系网中个体之间亲密关系的破坏,就可以认定为家庭暴力,应该纳入反家暴法的防治范围,给予受害者充分的保护,达到全方位防治家庭暴力的目的,实现家庭领域内的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