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中国,群际心理冲突主要表现在群际认知偏差、群际情感疏离和群际言行冲突等方面。不同群体的类别化对立,优势群体的负面形象和弱势群体利益诉求不畅,群际封闭和内群互动所致的群体极化等是心理冲突生成和持续存在的主要原因。需要从降低群际威胁,交叉类别化和导入共同内群,增进群际接触和群际流动,合理疏导公共情绪等方面缓解群际心理冲突,促进群际和谐。  相似文献   

2.
金萍 《长江论坛》2010,(5):67-72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群际融合度在逐年提高。主要表现在:农民工的市民角色期望度和身份认同度的提高、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肯定态度的提高、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社会距离的缩小、农民工的城市生活满意度的提高等。但在群际融合道路上依然存在着不少障碍因素。本文着重分析了其中的认知障碍因素并指出,我们仍需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群际融合。这些措施包括:重新分类使“农民工”成为历史名词;加强农民工的市民角色学习使之完成角色转换;提高市民道德素质促进群际融合;打造群际接触平台,提高群际接触的频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3.
从"富士康事件"看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备受关注的"富士康自杀事件"是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生存、心理现状的缩影和集中反映.从心理需求方面来说,与其父辈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有更多的精神和情感诉求,渴望融入城市、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然而,异化、碎片化生存、社会支持缺失、合法权益受损等社会因素,使这一群体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和生存困境.要弥合这一社会创伤,政府、企业与社会应从心理、制度、文化、法律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与关怀,帮助他们实现由孤独的漂泊者向自立、自信的强者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金萍 《学习与实践》2008,(7):149-153
本文以武汉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为调查对象,以该课题组2005年的调查结果为参照,对现阶段武汉农民工和城市居民的关系强度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调查与研究,并根据群际接触理论,就进一步改善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关系,推动群际交往,实现群际和谐,构建和谐武汉,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跃进"时期群众特殊社会心理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跃进"时期广泛存在着"急于求成"、"攀比竞赛"、"‘左'比右好"、"妄自尊大"、"盲目崇拜"等群众特殊社会心理.这些群众社会心理对"大跃进"运动的发生、发展和持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社会心理的延续性,这些社会心理的急剧发展,对"文革"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大跃进"时期群众社会心理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现状、社会体制,传统文化的心理定势,自然经济的状态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知识素养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网络同居"模拟现实婚姻生活的场景,在互动时由于匿名而具有神秘性,带来新鲜感,以心理体验为主,迎合了多方心理需求.对于"网络同居"热不能封堵,只能疏导.要规范"网络同居"网站的经营和管理,对于青少年应劝其退出游戏,加强业余时间的教育,某些特定身份者参与游戏要慎重.  相似文献   

7.
入城市务工的"90后"女农民工,她们既有农民工的共同特征,又具有90后的共同特点,还有女性的特殊身份.关心"90后"女农民工,关注她们的就业和生活环境,了解她们的心理状态与价值观,提供教育和培训,帮助她们适应、融入城市,培养他们对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消除各种犯罪诱因.  相似文献   

8.
孙朝阳 《长白学刊》2014,(6):103-107
近年来,随着社会认同理论被引入国内,农民工社会认同问题成为学界研究的新焦点。从相关研究成果来看,进城农民工社会认同建构可归纳为被动式、主动式和交互式三种模式。城乡二元制度是造成进城农民工社会认同困境和群体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社会认同—群际和谐范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案。社会认同和群际和谐研究应从社会制度公平化、操纵社会范畴化和群际接触合作目标化等方面探索实现路径,从根本上弱化和消除社会排斥产生根源,为社会认同问题的解决和群际和谐关系的实现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9.
王亚新 《思想战线》2005,31(4):46-51
将"司法腐败"置于严格限定对象和语境之内,并引入"司法腐败发生于其中的小环境"作为辅助性的概念工具进行解读,它包含着因"个人利益"与"对审判的影响"之间的相关性程度上的差异而形成的不同的类型,被看作是特定主体之间的一种社会互动过程和展开的博弈,其中内在地包含着抑制其恶性增殖蔓延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基于民族交往心理,民族成员采取一定的文化适应策略所进行的群际接触和社会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民族成员的民族认知、民族情感和民族行为将发生积极变化。基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心理机制分析,文章认为社会互动过程、民族交往心理结构、文化适应策略和群际接触理论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心理基础。文章提出构建新型民族关系,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需要基于民族交往的社会心理机制,加强民汉双语教育,搭建有效沟通桥梁,促进人际吸引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加强民族交往认知,强化情感联结纽带,促进民族交往意向向民族交往行为的转化;加强民族文化适应策略引导,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多元一体格局构建;加强民族接触与互动,增进民族理解和消除民族偏见,促进民族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