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湘民 《广东民政》2011,(5):10-11
最近,一股质疑陈光标“高调慈善”的风暴席卷全同舆论界。据说是《中国经营报》首先发难,该报发文说陈光标向记者晒的慈善账单经核实有不太符合实际的地方,要么有些受捐机构不对,要么有的捐赠金额不符。意在告诉读者,“高调”的中国首善陈光标其实也虚假。接着《南方都市报》等媒体连篇累牍发出质疑文章,或认为陈光标的“高调慈善”并不透明(因为他不能晒出全部捐赠票据),  相似文献   

2.
这是迄今为止,陈光标遭遇的最严重的一场形象危机。当盈江灾民与“中国首善”一起高举钞票的照片出现在公众面前,引起的反响之大,远超陈光标本人的意料。而此前他的台湾、日本之行,也颇受争议。事实上,公众围绕“暴力慈善”的争论,不过是对近年来曝光频频的“陈光标争议”的一次集中爆发。  相似文献   

3.
以“道德的力量”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大会,9月20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全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中国首善”、“最具号召力中国慈善家”——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荣获了“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模范”荣誉称号。陈光标说:“道德模范是我最看重的称号。就像温家宝总理说的,企业家不能光流淌着利润的血液,更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相似文献   

4.
从围绕比尔·盖茨、巴菲特在华的慈善晚宴展开的社会讨论,到陈光标“裸捐”引发的社会关注,以及媒体对个别公益慈善组织一些捐赠项目和行为的质疑与批评,再到对李连杰壹基金管理体制的聚焦……公益慈善领域诸多热点话题频出,真实地反映了社会公众对公益慈善事业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5.
甲子 《今日广西》2010,(22):63-63
走进深圳彭年酒店,香港富商、88岁董事长余彭年在他那町以远眺香港的办公室里,道出他作为“中国裸捐第一人”既骄傲又孤独的心情。  相似文献   

6.
《上海支部生活》2011,(5):56-56
述评:中国的慈善事业还处于一个摸索起步阶段,出现任何不成熟的慈善机制和不成熟的慈善家都情有可原。关于“中国首善”,笔者愿意这样解释:陈光标是中国第一个在慈善领域引起广泛争议的人物。这说明我国的慈善事业和慈善人物正在获取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是好事。  相似文献   

7.
近期,不少人在茶余饭后谈论陈光标在台湾高调慈善捐款的事。有媒体报道称,号称大陆“首善”的富商陈光标赴台捐款行善,却因行善风格与方式过于高调引发争议,台湾不少县市政府都对此不以为然,甚至婉拒其前来捐款。  相似文献   

8.
顾骏 《民主与法制》2011,(18):19-20
近年来,陈光标以其高调慈善引来社会极大争议,今年初以来,他又提出争当“世界首善”,为中华民族争光的说法。为民族争光的名头不小,但真要到国际社会上如此宣称,恐怕首善称号没拿到,倒给中国人大大丢了一把脸。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的观念里面,大概有两种人轻易质疑不得:一种是做善事的人,另一种是刚去世的人——所谓“人死为大”,人才刚死,质疑或批评的话以后再说也不迟。陈光标属于前一种,而且他还是个做大善事的人,  相似文献   

10.
冯昭 《台声》2011,(3):35-35
大陆“首善”陈光标春节前带了几十箱的钱,到台湾行善“让钞票飞”。这场“感恩之旅”、“高调之旅”,陈光标除了带来红包,还有什么?  相似文献   

11.
近期,一媒体掀起对陈光标慈善行为的调查探访,并对陈光标的某些慈善“成绩单”表示质疑,由此引发了更多的对陈光标其人、其事的调查和讨论。面对媒体的质疑,陈光标的回应从高调走向低调。在一些媒体和人士表示质疑的同时,另一些媒体和人士呼吁,不妨对行善之人、慈善事业多一点宽容和理解。透过这次陈光标事件,我们感到  相似文献   

12.
高调与低调 2009年3月,陈光标以全国政协特邀委员的身份出席了“两会”。他向会议提交提案,呼吁向富人征收遗产税,至少应为60%。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放言:“我捐得越多,得到的越多。我回报社会,现在也看到了社会对我的无形回报。我认为富人更应该回报社会,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相似文献   

13.
《精神文明导刊》2006,(9):55-56
今年4月19日,《2006年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发布。在这个号称“官方版”的慈善家排行榜中,江苏黄埔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以2005年捐赠3392.4万元、累计捐赠超亿元,名列第10位。  相似文献   

14.
他一坐定便开始讲自己所做的事:汶川地震救援,募集上亿元善款给西部发红包,高调向社会公布捐赠成绩单……他给我们读当天报纸上报道他的文章标题——“一个陈光标太少”。他憨厚地笑着。  相似文献   

15.
1978年,年仅10岁的陈光标用卖水赚来的微薄收入帮助邻家小伙伴交齐了书本费;1998年,掘得第一桶金的陈光标,拿出全部利润的七分之一——3万元捐资给了安徽芜湖一个身患重病的小姑娘;2008年5月,陈光标率领120人的工程队赴四川地震一线,冒险挽救了上百条生命,并累计向灾区捐款捐物1.3亿元。至今,刚及不惑的他已经累计向慈善事业捐款超过10亿元,被称为"中国首善"。  相似文献   

16.
毛磊 《民主与法制》2011,(17):28-30
对于陈光标式慈善。评论各异.赞誉肯定的多,批评质疑的也不少。难怪有人说:“陈光标,不过是转型期中国慈善摸着石头过河的典型标本而已。”慈善需要一种境界,是一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况味。它不单是有钱人的事业,更是全社会每个人的共同事业。  相似文献   

17.
汉牛 《人权》2007,(2):60-60,59
2007年2月1日下午,著名慈善家陈光标先生走进坐落在江苏句容市的江苏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参加在这里举行的“共同的阳光”慈善捐赠仪式。2点30分,未管所礼堂。400余名少年犯在民警的带领下,整齐有序地分坐在礼堂两侧。“共同的阳光”慈  相似文献   

18.
话题/微评     
《创造》2012,(8):13-13
▲8月11日.“奥运万里行有我中国棒”南京站现场,中国首善陈光标不但举起锤子砸电动车,而且透露,自己将于9月17日在北上广设立流动专卖店售卖新鲜空气,每瓶售价4元至5元,  相似文献   

19.
在众多的民营企业家之中,有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从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亿万富豪;他执着于企业社会责任和慈善文化,以捐资过亿的慈善之举,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创业轨迹;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作为政协委员的他,更因一句“大学可高额收富家子弟”的言论而成为新的焦点。他,就是全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  相似文献   

20.
6月23日,一则名为《盖茨"裸捐"退休,580亿不留一分给子女》的新闻占据了中国各家新闻媒体的重要版面,其大致意思是这位美国的世界首富近日宣布将把580亿美元的财产全部捐赠给自己名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