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生态问题的突出,党和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并摆在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高度来论述,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生态文明建设旨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其理论依据可追溯至《周易》"天人合一"观。"天人合一"观蕴含着对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认识,挖掘其内在思想价值,尤其是整体的思维方式,对我们推进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并能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内在的文化支撑与引导。  相似文献   

2.
老子是中国道家哲学思想的创始者,也是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老子所著《道德经》中凸显和谐的哲学精神,体现于形而上的天道与形而下的人道的统一,即"天人合一"。老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我们今天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渊源;"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与老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本质上是辩证统一的;要求我们倡导天人合一,弘扬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3.
五大发展理念中主要蕴涵了儒家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内容。儒家思想倡导"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格局,而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解",作为中西方有着重要代表意义的两大理论,在创建生态文明社会问题上有不谋而合之处。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为出发点,对比分析儒家和马克思主义在生态思想问题上的协同性,能够为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提供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蕴涵着"天人合一""敬畏生命""取用有节"的思想智慧,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来源。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和吸收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蕴涵的思想智慧,创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文明思想。推进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汲取"天人合一"智慧,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敬畏生命",尊重自然,坚持走保护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必须"取用有节",珍惜自然资源,坚持走节约优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在对人与自然关系上与现代环境伦理学有许多相似之处。两者的契合点就是对自然界系统性、规律性及生命价值的肯定。对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进行环境伦理学的思考,对处理人类与自然关系问题及树立科学发展观问题,能提供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创建生态文明是全球当代必然选择的发展之路,创建生态文明应当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其最高的价值取向是"和谐",这种和谐包括天地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天人合一"思想包含着天人一体、天人和谐、天人相爱等理念,它是创建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富矿。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激化,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全球生态危机的日趋严重,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自然对人类影响的重大性以及自然保持相对独立的重要性.尊重自然,才会尊重自己,只有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才会使人类与自然共同发展,使人类社会真正进步.那么人与自然的和谐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现代大部分中西方哲学家都比较赞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能比较准确地表达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的状态,要真正了解这种状态,就有必要对"天人合一"的内涵进行解读."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一个重要命题,它有其传统意义,但"天人合一"也是一个有着广阔意义的哲学命题,在现代哲学领域中更应该有其发挥作用的天地,因此就有必要在符合现代的人与自然和谐精神的意义上对其内涵进行现代性的更深入的拓展,本文就是尝试从现代意义上对其进行解读,同时也就不再对其传统意义进行过多的赘述.  相似文献   

8.
试论社会主义生态伦理建设及其价值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令十 《理论前沿》2009,(11):22-23
社会主义生态伦理建设是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向度,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和谐”是社会主义生态伦理的基本价值诉求,它在人际关系领域体现为代内和代际公正,在人与自然关系领域追求生态平等、强调人类的生态义务。  相似文献   

9.
在康德的《宇宙发展史概论》等著作中,我们可以窥视并解读出他的天人合一思想。他的这一思想主要包括人类在自然界中所处的位置及理性生物特征与外部自然环境的关系两个方面。从中揭示出人类与其他生物在生物进化中的同等作用,人类与无机界、有机界和各种形式的生命的紧密联系,人类与整个自然界相互统一的关系。这一思想对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使人们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建立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是建立在以“道”为核心的、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整体观念之上 ,并以自然的原则为导向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主张热爱自然 ,尊重自然秩序 ,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 ,消除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它的生态伦理思想是透过“知常曰明”、“知和曰常”、“知止知足”三个命题加以彰显的。其中蕴涵着建构现代生态伦理所值得开掘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人文思想中的核心命题。这一命题不仅有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内涵,从整体上看,还包含着丰富的人文道德精神内涵,本文认为“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核心命题,并从诉求社会与人生价值,充满着扬主体意识以及追求通过内心修养达致尽显社会责任的人文道德精神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2.
儒家学派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资源环境保护的生态思想。在“天人合一”的哲学理论基础上,以“仁爱万物”为生态价值取向,提出了保护资源环境的“圣王之制”,并在社会生活中充分体现“节用爱物’’钓实践理性,是我国古代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3.
生态问题是当今人类共同关心的世界性问题,环境的日益恶化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反思人类活动给自然带来的负面结果。中国传统的和谐法律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内涵。发现“和谐”法律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契合点,有助于我们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中营造自由的生态氛围,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中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公平价值理念,在爱护自然、保护自然中塑造人与自然的良性发展秩序,以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新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传统生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因和精神血脉。走绿色发展之路,在理念上应继承和汲取我国传统优秀的生态思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继承"天人合一"的思想,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新理念。在发展方式上,继承绿色富国、绿色富民的思想,树立和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生活方式上,继承绿色消费的思想,树立和践行勤俭节约消费、绿色低碳消费、文明健康消费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观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历史继承与理性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可持续发展观是对“天人合一”生态观的历史继承首先 ,“天人合一”的思想阐述了中国古代哲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乐相融的关系 ,它认为人的社会活动与自然条件相对应 ,有共同的运动周期 ;人的自然机体和人的社会功能属性与自然界有统一的结构 ,有对应性的联系。人和自然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庄子》所谓“人 ,天也 ;天 ,亦天也”,可以说是天人之间的自然联系与自然统一的一种表述。总之 ,人与自然是紧密地相联系的 ,是处于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的。因此 ,社会应与自然相和谐 ,不仅要实现社会系统内部的协调 ,而且要达到社会系统与其外…  相似文献   

16.
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是当今社会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不但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而且揭露了异化是人与自然关系对立的原因。在改革开放中,我国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相继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致力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了人与自然的真正统一。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位一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在于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条件,也在于为全球生态安全承担应尽的责任。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关于人与自然关系长期而深邃的思考和见解,其核心在于"天人合一"。挖掘本土传统思想资源,有助于我国在现代化过程中,创造适合本国道路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均衡的新型模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自然生态的日渐恶化 ,生态伦理学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理性反思生态伦理学研究中的扩大道德对象范围、自然生态的价值与权利、人与自然生态的平等观等焦点问题的基础上 ,生态伦理学的核心始终是人的思想观念与行为 ,结合自然生态因素来思考人的伦理道德问题是其根本特征 ,以人的发展为前导 ,人与自然生态和谐持续发展是其根本追求。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对生态文明建设所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包含了尊重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关系、探寻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价值追求和发展理念,习近平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探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有利于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有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20.
刘海龙在2008年第2期《江西社会科学》撰文指出,要对儒家的生态思想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1、天人合一的整体自然观。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人对宇宙和人生及其关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