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民众面对“中国大陆崛起”产生了一些矛盾而复杂的心态.本文认为主要的心态是:承认或不承认“崛起”的事实,既看到机遇又感受挑战,挫折感与自尊需求,参与与疑惧等,并对此加以概括性的描述.在提出矛盾与复杂心态的基础上,探讨它对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的态度,特别是对身份认同的影响,指出“强化自我认同,维持两岸现状”仍然是当前的主流民意.因此,如何面对这种心态及其影响才能有利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应当是两岸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台湾新当局上台之后,大力推行“软性台独”,一方面发表“四不一没有”、“统合论”等言论,另一方面在拒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同时,利用“文化台独”割断台湾与祖国的文化联系,进而改变台湾民众国家认同和“统独”心态,扩大分裂主张在岛内民众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1945年以来的集体记忆与台湾民众的复杂心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45年以来,生活在台湾的民众基本上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本省人”,一是外省人,他们由于经历不同,同样在“中华民国”统治下,却存在不同的感受。本文以详细的资料描绘和分析这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对民众心态的不同影响,希望对于大陆同胞了解台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石稼  李立 《台声》2006,(10):32-33
自施明德宣布9月9日为百万人“倒扁”静坐的开始日后,岛内外围绕“倒扁”与“挺扁”结果及影响的讨论也日趋激烈。以陈水扁的流氓本性和对权力的极尽贪婪而言,无论施明德率领的百万民众静坐到何时,无论有多少人静坐,只要没有人、没有武装的力量把他从“总统”大位上强制赶下来,陈水扁是不会主动离开的,这不能不说是台湾社会的悲哀。如倒扁不成,败在哪里呢?恐怕非单纯的“倒扁”事件和运动本身所能讲清楚的,要从台湾社会发展的根源上探询答案。其一,“历史悲情”和族群撕裂下形成的台湾民众的特殊心态,是“倒扁”难成的根本原因。台湾社会的…  相似文献   

5.
海峡两岸统一的过程是一项极其复杂的政治行为,它需要两岸整合各方面的力量,调整双方的关系和利益.从某种意义上讲,两岸的统一是一种共同意识和利益力量推动的结果.所以,台湾二千万民众的心态和前途取向,是攸关祖国统一与两岸关系发展的关键因素.一要研究台湾民众对统一的态度,必须首先了解台湾民众构成的基本情况及特征.1、台湾地区民众的基本情况“民众”是一泛指性概念,泛指人民大众.台湾民众从概念上讲应是不同民族、不同省籍、不同阶层的集合体.  相似文献   

6.
“反腐败、反黑金”曾是民进党攻击国民党的口号。2000年台湾“大选”时,很多选民正是在对国民党的贪腐不满的心态下,将票投给了打着“清廉”招牌的民进党候选人。然而五年下来,台湾民众却看到,执政后的民进党以惊人的速度走向了腐化。从前痛批“金权政治”的民进党快速地建构起庞大而复杂的政商关系网,大批“绿色金主”坐上了“资政”和“顾问”的宝座。  相似文献   

7.
国家认同是构建现代国家合法性的前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国家统一的重要挑战之一是台湾民众中国认同的弱化。从文化和政治属性两个面向来对既有的民调数据进行梳理与诠释,发现两岸长期分隔的历史导致多数台湾民众虽然认同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但又以所谓的“台湾人”自居。两岸制度差异影响了台湾民众统“独”立场。台湾社会有关国家认同的民意充满内部分歧和变数。鉴于中华文化对岛内的持续影响力,台湾经济发展对大陆的依赖性以及岛内多数民众偏好维持现状,大陆方面在台湾地区重构国家认同上存在积极作为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当前,受各种复杂的历史与现实因素的影响,台湾民众的政治认同呈现出若干种认同并存的复杂分布。其中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民众"台湾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而对大陆的认同感则在逐渐弱化。当前台湾民众政治认同的现状,是岛内局势、两岸关系和国际关系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与现实因素。台湾当局长期的"本土化"与"去中国化"宣传、海峡两岸政治体制的差异、两岸实力对比的变化以及台湾社会"统消独涨"的媒介生态以及美日因素对于台湾独立势力的勾连等,都是台湾民众政治认同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进一步扩大两岸交流与共识,我们应当在两岸关系中提倡"双边思维"而非"单边思维",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并建构大陆在台湾社会内部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9.
不同时期的文人对台湾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描写,呈现出不同的台湾形象。地景书写是文学作品书写的重要面向。本文主要选取那些与文化认同密切相关的地景书写,以不同历史时段的文学作品为基础,阐述地景的变迁对叙事者书写文字符码的影响,叙事者的文化认同所影响的台湾地景书写变化的复杂路径,近20年来地景书写与台湾人的集体记忆和认同变迁存在的关系等问题,并经由对地景书写的美学符号分析,展演出文化关怀与认同的复杂变貌。  相似文献   

10.
浅议台湾知识分子心态刘以籁,马心仪台湾知识分子历来对台湾的思想传播、舆论导向、民众情绪等产生独特的影响,从而对海峡两岸互动、联系和推动和平统一进程,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试对台湾社会进入转型期后的知识分子心态,特别是对统一和两岸关系问题的心态作一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