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批评具有自身的特点,媒体在进行新闻批评的时候,要注意对批评的"度"的把握.按照新闻报道的采写流程,具体来说,要把握好事实选择、报道方式、报道时间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通常人们认为97<刑法>已经对"罪刑法定原则"进行了确认.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于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则有了越来越多的质疑的声音.97<刑法>的双向规定确实是对罪刑法定原则的偏离.同时,只有剔除当前所谓的"积极的罪刑法定原则",才能真正实现刑事法治.  相似文献   

3.
随着手机的影像采集能力越来越强,手机摄影与自媒体的结合使新闻的大众生产日趋增多。手机摄影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具有便利性强、信源多样化、传播多元化的优势,但在影像质量、专业性、真实性等方面也存在明显不足。手机摄影使突发事件的报道更加平民化,提高了报道的时效性、公众媒介素养及媒介参与度,实现了"把关人"角色的转移,但是由于新闻报道的非专业化,也可能导致媒体公信力的削弱。  相似文献   

4.
经济报道原本是给专业人士看的,有较多的专业术语和数字统计.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广大群众越来越关心国家经济的发展与自身利益的关系,参与投资理财的普通人更是把经济报道当作风向标,这为经济报道创造了广阔的市场,同时也要求媒体在为专业人士写作的前提下,兼顾非专业人群,尽量使经济报道更通俗、更形象.  相似文献   

5.
<史记>篇目问题较多,而又以"八书"为甚.学界虽然对"八书"总体的看法没有什么分歧,但有三点需要注意:其一是<史记>缺少<礼书>、<乐书>和<兵书>,八篇中就有三篇有问题;其二是对<太史公自序>的几句话该怎么理解,<律书>和<兵书>的关系应是怎样的;其三是在司马迁创作"八书"的大前提下,上述三篇中是否还有后人搀入的部分.  相似文献   

6.
民法基本原则是以实现民法既定任务和特定功能为目的的基本法律思想,非为裁判规范,但<德国民法典>之后的大陆法各国民法典均对之有明确表述,并超越了学说就<法国民法典>总结出来的三大原则,使之到达抽象程度更强、概括范围更大的高度.在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民法基本原则的基础之上,民法典官方草案及主要学者建议稿对于民法基本原则采用了有所差异的不同表达,但将"平等"、"意思自治"、"诚实信用"、"公序良俗"和"权利不得滥用"确定为我国民法基本原则,较为妥当.  相似文献   

7.
据<参考消息>报道,2月23日台湾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表示:民进党主张台湾发展和中国关系,两岸必须维持"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关系.独派首领忽然求和、求同了,未免滑稽,笔者试作如下评论.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妇女>与<时尚>杂志的比较研究入手,探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官方背景的主流女性杂志与市场化的消费类女性杂志,可以揭示其对"女性人才发展"这一主题的呈现与表达状况.<中国妇女>在女性人才观领域内贯穿着浓厚的国家主导的社会性别价值观,其报道对象层次丰富多元、报道涉及的题材兼顾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时尚>虽然也有一定的正面表现与引导,比如对成功女性的报道与推崇、对性别分工模式的挑战等颇有社会性别色彩,但一是由于其在报道女性人才时在很大程度上窄化了"女性人才"的丰富性,二是其表述的内在逻辑也时常落入消费主义话语的怪圈,因此削弱了其在社会性别价值观引导上的积极程度.因此,在目前受众自费阅读市场占主导地位的大背景下,扩大以前者为代表的主流严肃媒体的影响力是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9.
2004年新加坡竞争法颁布后,随即颁布两项指引性规制,即<关于竞争法第34务的过渡时期规章>和<竞争法过渡时期安排指引>,统称"过渡制度"."过渡制度"在适用范围安排上颇为合理;并且其减轻了<竞争法>颁布对市场的冲击,维护了交易安全;对于竞争执法也有促进作用.然而,对政府行为的"姑息"却成为这一制度的一大缺陷.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与<杂志>之间的亲密合作是上海沦陷时期其他文学期刊无法企及的.相对于<万象>有意规训张爱玲创作之路而言,<杂志>则是精心呵护与培育作为新星的张爱玲,这在一定意义上给了张爱玲更大的文学空间.<杂志>的"热捧"与顺畅的传播渠道是张爱玲"经典化"过程中的重要力量,作家与期刊之间的良性互动达到了令人羡慕的地步.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典文化典籍中,就目前所知,"信"字最早见于<尚书>.<尚书>中的"信"思想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重视"信"是上古帝王以来的普遍做法,他们把"信"看做是国之大事,关乎国家兴亡,人民康乐.第二,"信"思想与"天"、"帝"思想紧密相连.<尚书>中的信思想产生于人神交通的遗存,带有早期宗教的神秘光环,存留有神灵崇拜的影子,为研究中国古代"信"思想的起源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2.
从<楚辞>尤其是<离骚>篇的中心思想和写作艺术的探讨中不难发现,<楚辞>的一个重要写作特点就是"发愤抒情".我们通过考察先秦时期<楚辞>中的中心思想和写作艺术,着重透视其"发愤抒情"的文学特色.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分析了新<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终生禁驾"的不合理性.作为一项处罚方式,笔者认为不能只侧重惩罚,也应采取鼓励的手段来遏制危害结果的发生,特别是针对逃逸行为.因此,文章建议修改或废止这项处罚,这是基于以人为本的宗旨和法的公平原则提出的.  相似文献   

14.
目前故事化报道策略在各电视台新闻节目中的广泛运用有着多重原因,如观众的收视喜好的变化、媒体竞争的加剧、故事化报道策略本身具备的独特魅力以及电视事业自身发展带来的传播观念的变化等。但故事化报道的不当运用也导致了时效性问题、真实性问题和流于肤浅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新闻的质量和水准。因此,故事化报道策略的运用要求新闻工作者们必须严格把关、适度“故事化”,并在故事化过程中牢记新闻的本质和使命。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国报业正在积极转型和纷纷"变脸".新闻采写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必须以采写方式的"新理念、新视角、新手段、新语言"来配合促进报纸转型.  相似文献   

16.
<镜花缘>小说主要情节组成部分有百花齐放、海外游历、酒色财气阵等,李汝珍以乾嘉学者投身小说创作时采用"奇不入幻"的叙事选择,<镜花缘>不仅有对才学的展示,还有对以往小说传统的借鉴和创新,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7.
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一次明确规定了我国民事诉讼证明要求为"法律真实",从而实现了从"客观真实"到"法律真实"的演进.但是,"法律真实"的证明要求绝不是对"客观真实"全然否定,"法律真实"和"客观真实"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客观真实"是民事诉讼证明活动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法律真实"是实现"客观真实",从而实现法律的程序正义乃至实体正义的手段.而要通过以"法律真实"的证明要求去实现"客观真实",则要求证据采信制度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即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和现代自由心证原则.  相似文献   

18.
<大公报>是近代中国最为出色的报纸之一,它的成功与其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发言、议论始终以民族大义、人民利益为重的民生观有很大关系.<大公报>无论是在报纸的版面布局、报道风格、报道方式还是报道的角度方面无不彰显着民生观的办报风格,其"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办报方针正是这种理念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9.
<侵权责任法>第69条作为高度危险责任的一般条款,采取了与<民法通则>第123条不同的立法方式,避免了不完全列举方式所产生的弊端,但仍存在着明显的局限.在设置高度危险责任的一般条款时,明确"高度危险"内涵已经成为现代侵权法的一大发展趋向.对此应考虑三方面的因素:风险导致损害后果的严重性和风险发生的极大可能性,通过合理的注意义务仍不能避免风险产生,须导致"典型风险"的损害.  相似文献   

20.
对<人民日报>等六家有代表性的党报2005年以来科技报道定量研究显示,党报对科技领域的关注程度普遍不高,报道比重大多呈下降趋势,深度报道很少,信息来源主要集中在政府及科研机构,报道相对集中于动态性、实用性信息,有关部门应该予以重视,应扶持以社会效益为中心的科技报道,应改革科技新闻政府发布体系及科研机构宣传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