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三十年的改革实践充分证明,民营企业在农村改革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期民营企业的参与和支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活力源泉。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目前政府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者都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德州市"希森现象"是民营企业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梁希森现象"在处理土地置换、民营产业资本与村庄建设结合的运作方式等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提出了民营企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地方政府如何定位问题以及如何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力量,但是民营企业发展也受到传统模式的制约,其经营理念、文化模式、思维习惯等都日益受到现代企业经营方式的挑战,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显得日益重要。本文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玉环县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以及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立足企业个性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立足人本精神开展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加强对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引导等措施来推进民营企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民营企业诚信建设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民营企业诚信建设的助推器。推进民营企业诚信建设,要在夯实民营企业诚信文化,加强民营企业内部治理,健全民营企业信用服务评价法制体系方面下功夫,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索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5.
民营企业应该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也能够成功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新时期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应当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塑造和完善民营企业精神、建立民营企业行为文化管理机制、建立民营企业文化激励和管理机制、注重民营企业家文化培育,只有这样,才能构建符合民营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6.
民营企业文化是以明礼守信、义利兼顾为特点的新的社会阶层信义文化,是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健康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中共南京市委统战部和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就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调研.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有: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状况良莠不齐;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形式主义仍普遍存在;老板文化亟待提升到企业家文化;企业管理层文化与员工文化脱节.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路径有: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要与贯彻科学发展观、践行“同心思想”有机结合;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日益成为新时期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载体;鼓励倡导新时期“创业创新创先创优”的企业精神成为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动力;把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7.
由于企业在所有制、规模、行业、企龄等方面的不同,企业和谐建设的内容、方法也不尽相同。民营企业与非民营企业最大的区别是所有制不同,由此形成了与非民营企业不同的内部人际关系。民营企业的内部人际关系是以资产所有者与非资产所有者之间的雇佣关系为基础的。如果说国有企业和谐建设的关键是企业民主的话,民营企业和谐建设的关键则是员工权益保护制度。当前,民营企业的员工权益保护制度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和谐建设。针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准确的把握,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对于民营企业的和谐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抓住机遇。合作互惠。安陆市开展了“民企联村、携手共进”活动,引导民营企业依托联系村丰富资源,发挥产业带领作用.在互惠双赢中助推新农村建设。共建企业抓住联系村发展机遇,合资合作进行旧村改造、公共设施、专业市场、物流中心等建设,在发展壮大自己的同时,改变了农村落后面貌。安陆市金运石材公司与雷公镇大安村结成对子后,  相似文献   

9.
品牌建设对推动民营企业发展的作用日益彰显,它对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提升民营企业的竞争力以及推进民营企业走向现代化、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民营企业在品牌建设实践中,还存在着品牌意识不够强、品牌定位不够准、品牌推广策略选择不当等问题。民营企业要从制定科学的品牌规划、打造品牌的核心价值、提升品牌的竞争活力等方面着手,积极推进企业品牌建设,以品牌建设的价值影响力促进企业自身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从两方面入手,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为天下第一村,美丽的华西村是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面旗帜,是吴仁宝带领华西人奋斗几十年的结果。有奇特的人创造出了有特色的华西。其精神值得学习和坚持。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城镇化的内涵就是在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或农村转变为城镇的过程中,必须实现生产方式和文化观念向城镇现代化水平转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城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所在,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利于城镇化发展,制定发展战略应把它们联系起来考虑,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要与时俱进,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认识。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进行了科学的预测,描绘出未来社会的三大基本经济特征是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20世纪中叶,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实践,因忽视了现实社会主义的前提和基础,导致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走了弯路;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坚持了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开拓创新,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习贯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过程中,必须澄清理论上的一些模糊认识。认清构建和谐社会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新的社会实践的重大成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必然性; 和谐社会理论继承和发展了人类文明以及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认清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科学社会主义的命题。  相似文献   

15.
回顾和掌握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科学审视并深刻理解当代中国问题。结合当代中国发展境遇,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的中国问题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指导中国实践的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问题;苏联解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冲击问题以及中国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社会主义关系问题。回顾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理清这些问题,才能始终做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理论问题的最新、最科学的判断,但现在对他的研究还很不够,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弄清社会主义特征论、社会主义模式论和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相互关系。这三者既是历史的统一,也是逻辑的统一,这种统一能够科学地说明今天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实践之间的反差,并能使社会主义本质论在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理论问题的同时,对社会主义实践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村规民约在社会秩序的构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一项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文化传统。认真分析研究村规民约,有利于进一步了解、熟悉滨海新区农村的乡民社会,有利于构建和谐乡村社会的法治环境,有利于加强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必须不断改革与完善村规民约,在规范村规民约的基础上推进依法治村。  相似文献   

18.
自由与社会主义是不可分离、不可分割的,自由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价值目标。背离自由是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一大弊端,对此,要从中吸取历史教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自由和社会主义民主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要从中国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好自由与民主、经济自由与政治自由、自由与自由主义、自由与法治的关系,从而加快发展社会主义自由。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讨论,首先应该很好地探讨一下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究竟是什么,这对于解决当前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表述问题上的分歧和纷争,或许大有助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张可以归结为"解放、自由、民主、平等、改革"五个基本理念。这五个基本理念,虽然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前,其中一些理念也曾经被提出或强调过,但只有马克思、恩格斯从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出发,把它们同社会主义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使它们的内涵才获得了极大的开拓、深化,达到高度的阐释,成为真正属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我们要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安排创新不断地得到解决,要正确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坚持僵化体制长期不变的内在深层原因,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制度安排创新的重要性和社会环境及其主要内容,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制度安排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